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认为人区别于禽兽的只是“人性善”,它源于人类共有的同情之心。因为人特有理性精神——反思能力,人人可以发现自己的“本心”,人人也可以成为“尧舜”。“人性善”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石。然而把“人性善”作为“平天下”功业的起点,也使其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巨大的消极意义。可是,现代人视人性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等等所决定,也使人类为了从精神家园逃离,失去了生存的终极意义。把“人性善”作为终极的价值理性或许可以拯救这一现代病。  相似文献   

2.
面孔     
《南方人物周刊》2010,(10):14-15
总统“被死亡” 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体验了一把“死亡”的滋味。日前,格鲁吉亚“形象”电视台新闻主持人在日常新闻播报时说:“俄罗斯军队入侵,轰炸了机场和海港,总统萨卡什维利死亡。”尽管节目说明这是“编出来的”.但还是引起同民恐慌,很多地方电话网络和手机因负荷过重而瘫痪,很多人因“心脏病”突发呼救护车。  相似文献   

3.
高艳丽 《神州》2012,(31):8-8
余华在他小说里,无尽地展示人类生存的困境的同时,找到了在人类最基本的的生存状态下,人性中潜藏着的一种基本素质:“富于同情心、自我牺牲和忍耐的精神”以及人间的伦理亲情,以此寻求人类生存困境的突围。  相似文献   

4.
公共行政伦理的建构是基于人性假设的,解读公共行政领域的伦理困境必须分析公共行政人员人性中“经济人”与“公共人”的双重特性。由此,可以引伸出建构公共行政伦理的两重维度:制度约束与德性激励。制度约束是基于“经济人”假设的伦理规制,是防止人性的向下堕落,是抑“恶”;德性激励是对“公共人”假设的理性张扬,是实现人性的向上提升,是扬“善”。  相似文献   

5.
齐经民  景楠 《神州》2011,(2):99-99
人是在自然界中生存的一种动物,有多方面的生活现象,对人的认识也就需要多维的考察研究。人性即是人的特质赋予的本性或品性,存在多个方面,共同反映人的特性,概括起来可分为基本人性、高级人性、低级人性与潜在人性,见图1的多维人性模型。  相似文献   

6.
杨茂文  闫续瑞 《沧桑》2011,(2):146-147,150
童年经验作为一个最初的意向结构对作家创作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80年代的先锋作家余华,他非常重视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而且坦言自己的小说创作很大程度上与童年经验有关。余华童年时期胆小的性格,导致他对暴力充满了渴望,长期生活在医院周围使他对死亡持有一种绝对的冷静,文革时期的社会大环境让他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不可消除的阴影。这些童年经验无疑对余华的小说创作有着重大影响,在他的小说《现实一种》中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7.
扈巧雪 《神州》2011,(10):6-6
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荒诞怪异的叙述手法,进行了一场悲剧的想象,由此来揭示人类两种生存维度的状况:泯灭自我与追求自我的纠结,以痛苦地走向死亡为结局,呼吁人类重新审视人性,最大限度地拥有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将“人性”范畴界定为人的自然性,但这种自然性不同于庄子的“自然性”,董仲舒把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也论证为人的自然本性。善恶等人伦观念作为一种莱布尼茨意义上的“预定和谐”先在性地包容于人性范畴中,而后又展现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因此,将董仲舒的人性论概括为“天赋善恶论”,似乎更符合其原意。重视人的自我创造性与自我超越性,是中国古代人性理论一大特点,而这一点又恰恰正是中西人性学说的会通之处。  相似文献   

9.
“死亡”是沈从文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意象,频频出现的死亡描写源于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体验。文章试从自卑情结不能释然、“希腊小庙”难以建构、美好人性无法延续三个方面来探究沈从文小说中死亡意识的现实溯源。  相似文献   

10.
余华在《活着》中通过福贵一家的生存困境表达了人生即苦的观念,但同时在死亡中赋予了"活着"的信念,即在苦难中复活了人,重新发现了人生困境中许多温暖的善良的人性,他用忍耐和亲情给予人"活着"的精神力量,表现了他生之坚韧和生之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1.
从悖论浅议人地关系中的人性内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岱夫 《人文地理》2005,20(2):124-128
从哲学意义上说,不先研究人的秘密而想洞察自然的秘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从人的"二律背反"本性内涵的表现出发去探寻人与地的关系。在探讨和分析了人地关系中人性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人与地的关系、人类自身的矛盾性、生存态度所决定的人性特征、忽略人性研究的严重后果等4个方面认知了人地关系中的人性内涵。最后在分析了技术与人性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指出了人性的本质内涵是内省式的"自己创造自己",而不是在对"地"的无限度索取中迷失自我,并提出人性内涵重新塑造和回归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荀子与霍布斯都从现实性上也即“人情论”的立场上来观察和把握了“人性恶”的事实,都意识到人性恶的肆意膨胀和发展会导致社会乃至整个世界体系的无序和混乱。然而,在如何限制人性之恶进而去构筑良好社会秩序的对策上,荀子强调“礼教”,霍布斯注重“理法”。荀子要达到的是“王道社会”,霍布斯欲建立的是“理性和正义的国家”,虽理想有别,但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作为公共事件的“死亡” 在我们的生活中,死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死都属于“公共事件”。对大部分人来说,死亡仅仅是一种自然生命的终结,它的影响局限在其“相识”或“相关”者的范围里,如亲友、同事等。与此相对,作为“公共事件”的死亡,例如著名政治家的死亡、战争、自然灾害引起的大规模的死亡等。  相似文献   

14.
梁爽 《神州》2011,(27):96-97
自古以来,无数的中国人便在关于"人性"的价值与意义观点上争论不休,无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是对人类价值体系与生存本质的追问与探寻。作为姜文导演的第四部电影,《让子弹飞》以一场发生在北洋年间革命的开始与发展、高潮与结束为  相似文献   

15.
在苏童建构的小说世界中,苏童始终关注的命题是人,一直有着对人性的思考和叩问。对于人和人性的关注贯穿了苏童的创作。他的小说体现出一种发人深省的反思力量,其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黄雀记》似乎也不例外,它贯穿了苏童创作的一贯特色,将时代变化和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对人如何生存、生活、人怎么存在、怎么面对过去与内心、怎么解决人性的困惑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拷问。  相似文献   

16.
作为“自然之子”,沈从文身上表现出极富意味的文化质素。从其童年人格,文学观念,对现世生活的关注,建构自然人性的价值维度以及艺术表现等等方面来看,都可见到他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与亲和。  相似文献   

17.
李兵 《丝绸之路》2014,(2):61-62
对人性幽暗的探寻与剖析,一直是余华早期作品中乐此不疲的审美追求。作为余华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之一,《现实一种》以冷酷、残忍的叙述震惊了当时的文坛。作者通过描述一家几代人之间相互算计、残杀的故事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暴力和血腥的“现实”世界,并对人性的幽暗面进行了深人的剖析。小说中的暴力与血腥无处不在,而其中所体现的“人性恶”具有成长『生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18.
朗县这几年发生了引人注目变化。在外地工作的朗县人回乡探亲,非常感慨地说:“母亲啊,我不认识您啦!”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深居山沟里的老年人这样说:“现在朗县变成泽当啦。”朗县的天还是那个天,朗县的地还是那块地,朗县的人还是世世代代生活和生产在这块土地上的人...  相似文献   

19.
王忠荣 《神州》2020,(5):93-93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需要掌握一些生活必备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口语交际能力。目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度不高、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口语交际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和学生学习口语交际能力的积极性较低等。而对于农村小学而言,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最明显的问题是严重缺乏口语交际素材。为解决严重缺乏口语交际素材这一问题,本论文以贴近农村小学生生活经历的“童年”为主题,以“难忘童年”教学设计为例,从课文《童年的发现》入手引出“童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难忘童年”的兴趣和选定情景表达自己的“难忘童年”这些有效策略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都是一个月亮,他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任何人看见。——[美]马克·吐温人在童年总是努力睁大眼睛,人到老年总是努力眯小眼睛,不知是生活的原因还是生理的原因。——原野一个人的实质,不在于他向你显露的那一面,而在他不能向你显露的那一面。——[黎巴嫩]纪伯伦人类有禽兽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