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超  马人杰  郑胜娜  王琨  刘红  尹博才 《神州》2014,(9):127-127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歌作为文学精华,节奏感强、韵味十足、形式多样,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也反应社会文化。诗歌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进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然而,由于高中教师只重视语言点的讲解和知识点的反复练习,对于诗歌没有足够的重视。没能充分利用英文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英文诗歌的学习来提高学生在语音、语调,词汇,写作等方面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吴忠湘 《神州》2014,(3):120-120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的实施,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鉴赏也有了新的教学任务和要求,诗歌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也是最为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性情,丰富学生情感,而诗歌鉴赏作为诗歌教学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已经逐渐成为了高中语文课堂诗歌教学的重点。本文将以诗歌教学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要求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多年的诗歌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赵玲芳 《神州》2011,(6X):82-82
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既抓住诗歌特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又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我认为,诗歌教学乃至整个文学教育,不能单纯看作是学生就一篇篇单个作品的学习积累。教材所选作品仅是范例,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这些范例的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诗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带有音乐性的思想"。诗词作为一种最集中、最精炼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语言艺术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因此,"读诗难,写诗难,译诗更难。"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探讨了诗歌翻译艺术美再现的问题,即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如何再现原作的艺术美,也即如何传达原作的"意美"、"形美"和"音美"。  相似文献   

5.
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对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影响和贡献,极其显著。苗族文学可分口头文学(民间文学)和书面文学(文字文学)两大类。民间文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诗歌,一是故事,两者皆兼有说唱。诗歌在群众中运用广泛,影响深远,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素有“苗家是诗歌的海洋”之称。散文式的传说故事,在苗族文学中也很普遍。书面文学也有两种形式,即诗歌和故事,古代  相似文献   

6.
潘泽宇 《神州》2012,(34):201
诗歌是艺术的一种,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它更具有含蓄的美,诗是诗人在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之后再创造意境、最后以语言形式将具体而真切的表达出来的一种文学形式。英文诗歌也是如此,英文诗歌由于用词典雅、句法精炼、形式别致以及意象丰富等等的缘故,英文诗歌的学习很是难的。在学习英文诗歌的时候不解诗味,也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情,在读诗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深入探究诗人借助于诗歌所要抒发的思想情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中去;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借助于自身的艺术修养、人生体验、并通过想像加以再创造来丰富诗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徐会娟 《文史月刊》2012,(Z3):223-223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教学中可运用美读法、专题法、活动法等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马莉 《神州》2013,(3):4-4
艾米丽·迪金森是美国19世纪的天才女诗人,她神秘的身世、独特的创作理念、深刻的思想一直倍受文学界和读者的关注。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生态文学研究更受重视。本文从生态文学的两种文学形式来解读艾米丽·迪金森几首极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从而体会其诗歌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其作用不仅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还能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0.
正写作,是一项关于发现和表现的艺术。其根本的核心在于,你发现了什么,并意图如何去表现你的发现。这个所谓的"什么",就是文章的主题。一轮明月,一般人的"发现",就是"月亮"而已。但在诗人的眼里,这一轮明月,照见的全是浓浓的乡愁。诗人发现了"月亮"蕴含的愁味,于是便会用诗歌的形式去表现长夜无眠的乡愁。如李白的《静夜思》,"思"便是全诗的主题所在。"床前明月光",引出"思";"疑是地上霜",物化"思";"举头望明月",动态"思";"低头思故乡",明确"思"。可谓,句句有思。因此,发现主题,并以主题统领表达,是写作的一种基本概念。这种基本概念,在考场作文中,更是体现得淋漓。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在晋察冀边区曾掀起过一个蓬蓬勃勃、卓有成就的诗歌运动,它在解放区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应。这次诗歌运动的范围较为广泛,涌现出一大批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诗人,如田间、邵子甫、魏巍、陈辉、曼晴、方冰、丹辉、孙犁、章长石、林采、林山、徐明、陈陇、流笳、邢野、商展思等。在诗歌运动中产生的作品,更如雨后繁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就已  相似文献   

12.
于越时期(?——公元前222年)是浙江文学史上第一个初步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文学样式主要有诗歌、铭文、颂词和散文等,其中以诗歌成就最大,然而铭文、颂词和散文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于越时期的铭文、颂词和散文三种文学形式,在先秦浙江文学史上有着它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颜延亮 《丝绸之路》2012,(22):35-45
归义军张氏初期敦煌僧界与长安僧界的多次交往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大中五年(851)五月间悟真及其所率敦煌僧界使团的京城之行.到达后,在“诏人丹墀,面奉龙颜”并受敕封外,还被“诏许巡礼左右街诸寺”,因得与京城朝官及诸大德相过从并互有诗歌酬答.这次诗歌酬答既是归义军设立前夕两地僧界唯一的一次文学交往,也是整个归义军张氏时期两地间的第一次文学交往,在敦煌文学史上颇具史料意义和文学意义.其所留下的作品既是敦煌文学千年史中一批史籍无载的重要文学资料,表达了敦煌人的心声,又最早奏响了整个归义军时期敦煌文学的主旋律,为之后长时期敦煌文学主旋律作品的大量出现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4.
杨静 《丝绸之路》2013,(24):38-39
李商隐的“无题诗”所描绘的画面唯美、感情真挚、逻辑跳跃、意蕴含蓄,为其增添了许多朦胧之美、悲怆之美、生命之美。诗句中含蓄、蕴藉、多义的艺术表达特点,不仅使之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放射出绮丽的光芒,而且对后来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无题诗”也无愧于“诗迷”称号。本文以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为例,阐释新批评复义理论在诗歌中建构的构建过程,分析其如何突出诗歌所蕴含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歌谣体"成为新诗创作的重要来源,作为一种新诗实践,它在丰富诗歌表现形式的同时,还承载了启蒙主体的"平民化"诉求。三十年代在左翼文学"大众化"口号下,中国诗歌会倡导的"新诗歌谣化"又赋予了歌谣体以新兴阶级话语,在左翼主流话语逐步建构之下,四十年代"歌谣体"新诗渐趋圆熟。通过考察现代文学历程中"歌谣体"新诗的建构和发展,可以看到左翼文学"场域"对文学话语形式的决定作用和新诗建设中的得失,也会进一步引发对现代汉语诗歌发展方向的有益思索。  相似文献   

16.
正杭州,这座美丽的华贵之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忆江南,最忆是杭州"等传世之作,让文人们在此找到了表达的出口。他们通过建筑、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表达着自我,思考着世界。一种利用文字、刀笔在石头上雕刻的艺术,也生长在其中。  相似文献   

17.
张炜轩 《神州》2020,(1):74-74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据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在初中语文中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扎实学生的语文功底,学习到语文中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树立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归属感。有利于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顺利。汉语言文学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对培养我创设有趣形镜提高课堂趣味性国优秀人才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汉语言文学教育,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8.
王琨  马人杰  刘红  郑胜娜  邢超  尹博才 《神州》2014,(9):116-116
<正>诗歌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其语言之精炼,语汇之丰富,表达形势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学英文而不懂英文诗歌,从审美角度看是个遗憾,从语言学习角度看,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如果读一点英文诗,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入本主义精神,丰富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使他们的英语更上一层楼,改变英语枯燥难学的偏见,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英语诗歌美则美矣,但对于学生们来说,太过幽远深邃,晦涩难懂。本文通过结合诗歌的音韵、文辞、意象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9.
何敏 《神州》2012,(9):43-44
圣经不仅具有宗教意义,更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本文通过对圣经的文体进行初步探讨,从其筒约又繁复的文风、箴言的诗歌形式、句法结构、修辞手法上等方面分析圣经的文体特点,并阐述了其对后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郑凯 《沧桑》2010,(5):250-251,255
希腊神话是希腊上古时期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它通过史诗、戏剧、诗歌、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流传至今。希腊神话,作为希腊最早的文学形式,在其简朴的外表之下同样反映出希腊人对外在自然和人类内在自然的观察、探索和解释,流露出希腊人特有的观察模式和思维经验,反映着希腊人特有的思想和情感,反映了希腊人那种既不失天性本色,又执著于更高境界的一种生活理想。希腊的诸神反映希腊人的思想,同时,希腊神话也反映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方人的思想。西方人的自我意识在希腊神话中得以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