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新民 《南方文物》2000,(1):80-84,88
历史巨人,自盘古开天地起就在无限的时空中向前迈进,由一个时代走向另一个时代,由一种社会进入另一种社会,永不停息。这里不是简单的时空变换,日月轮回,而是不断地前进和发展,由荒蛮的原始人群到高度发展的文明世界,创造了丰富多采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历史留下了前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同的历史实践,生产生活环境等背景,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在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文学、艺术成果也不尽相同。中西美学思想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艺术土壤,各有独特的美学思想。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中潜存着一个前提,即把美当做一种实体,这是西方实体思维的呈现;中国并没有采用西方的实体思维去探讨美之本质,而是另辟蹊径,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与内心、人与外界的关系,将天地万物的内外和谐视为美,这显然是受到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影响。从哲学的影子出发,即从美学出发,我们可以追本溯源,窥见中西思维方式的些许差异。  相似文献   

3.
地理环境、特定的历史经历和社会发展进程对文化的选择,是民族精神形成的自然因素;杰出人物、宗教和国家的作用是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社会因素,其中国家的作用又是主导性因素;民族精神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和传统,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累加进步的过程之中,它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孙家正 《神州》2011,(24):6-11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句话很经典,体现了文化的本质。这里的"总和",并非是量的概括,而是质的表述。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与文化相对应的词汇,惟"造化"而已。造化就是自然。人是自然之子,人创造了文化,从而最终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并使人从一种自在的状态逐步走向一个自为的状态。简而言之,文化从何而来?由人化文;文化是干什么的?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宗教园林的文化意义中国宗教园林是中国宗教文化与中国造园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自然风光和人工山水相结合的文化产品.虽然,由于地理、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的不同;由于民族、信仰、风俗等社会背景的区别,使中国宗教园林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貌,可是,作为一种独具特征的文化形态,中国宗教园林不仅表现了中国人的宗教精神、宗教观  相似文献   

6.
邯郸市郊农村文化背景考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谭维宁 《人文地理》1993,8(1):28-29
文化是一复杂的整体。广义的文化概念把人所创造的一切看成文化,不仅包括物质、精神发展所取得的一切成果,而且包括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过程及社会事物。因此,邯郸市郊农村背景文化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农村与城市共同构造的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一是作为社会文化大系统中一种独立的亚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7.
从西班牙历史看"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界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族国家"是一种国家形式,同时也是近代以来形成的一种政治属性的民族,可称为"近代民族"。它与其他那些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属性的民族有明显区别,主要特征在于:其规模相当于一个主权国家,而不像自然属性的民族那样不是大于一个国家就是小于一个国家;其主权属于人民,而不能属于任何个人或其家族。它诞生的标志不是"国家统一"而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19世纪以前,国家统一之后所产生的往往是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国家,而不是民族国家,它们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西班牙国家统一后,立即通过海外征服和王室联姻等途径迅速膨胀成为一个超级庞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人成为它的"主体民族",但国家主权却属于来自外族的君主。它那时不是民族国家,而是封建王朝国家。直到19世纪初,随着反抗拿破仑占领的独立战争,西班牙的近代民族意识才被唤醒,才成为一个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8.
亚东民居     
建筑,作为一种空间的象征表现艺术,无不凝聚着世界上每一个民族最高的文化情韵。人们总是刻意地为自身营造一个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舒适空间并使之成为精神的物态化体现。民居,作为建筑的一种特殊样式,更是与一个民族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确把握“实践”的科学内涵,有利于我们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及其在哲学发展中的人类历史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实践”进行再探讨。一、实践的科学内涵及其结构对于一个哲学范畴的内涵来说,我们可以从多层面进行揭示。我们对“实践”范畴的认识,也应如此。(l)从实践概念的定义及其本质讲,实践即社会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本身属于“关系”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不是一种简单地自然联系,而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关系,即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运动。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  相似文献   

10.
赖建泓 《南方文物》2010,(2):152-153
<正>风水,产生于农耕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是一种朴素的古代地理环境学,它体现了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渴望将自身统一于自然的一种手段。按现代科学来诠释,它包含气象学、地质学、水文学、建筑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类。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社会、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有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土族、撒拉族作为青海特有的世居少数民族,在与周边民族长期交往过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青海高原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汉文化的辐射与侗族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一出现,就在两种背景中生存和发展,一是自然,一是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而人又是文化的产物。在这种互动的关系中,人类在发展着。衡量人类进步的标志就是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化。文化是人类能力的体现。人类凭藉文化,从自然中走来,和自然比肩而立。人类的强人,不在于体质的壮大,而在于它的文化,而在于它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力量。从广义方面来说,文化就是人类生活的诸方面,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建筑、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习俗等,是人类的生存样式系统,是人类为适应自然而创造的一种机制。文化是发展的,是一…  相似文献   

13.
舞蹈,做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和劳动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且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可以说,舞蹈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一个民族历史的足迹,尽管由于自然的和社会的种种原因,在舞蹈内容上有科学与愚昧,健康与迷信,精华与糟粕等等之分,但我们仍可从“推陈出新”中获得益处,弘扬优秀的传统,创造新的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关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特点,从黑格尔到德里达,西方学界形成了一种偏见,认为中国没有理性,没有哲学。前辈中国学者在物质、制度和思想层面上都发现了中西文化存在着若干异同,但忽略了理性在中西文明中起到的作用。理性有不同的内容和类别。不同的理性类别组成不同的理性结构。虽然理性的爆发是轴心时代中西文明的共同特点,但它们表现出来的理性结构却不尽相同。古代西方的理性结构包括逻辑理性、自然理性、实践理性/道德理  相似文献   

15.
覃华 《文物天地》2021,(3):25-27
<正>中国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作为广大先民在漫长的时间和经验积累过程中创造出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再到建筑装饰,无不承载着各地区各民族大量珍贵的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社会、习俗、生活、生产、科学、艺术等信息资源,是镌刻并见证各地区各民族社会状况、自然条件、风俗习惯、乡规民约、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的"活态"遗产[1],也是人类社会最基层的、动态的、立体的单位。  相似文献   

16.
胡芳 《中国土族》2001,(1):51-53
土族婚礼歌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着非常广泛的文化内容。首先,从意识形态来说,土族婚礼歌中蕴含着土族早期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观念,间接而形象地反映了土族先民对世界和自然的稚拙、原始的认识和解释,多方位、多层次地体现了其民族意识丰富的内蕴和特质。 人类早期的哲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系统的哲学,而是一种哲学的闪光,只能算是一种哲学萌芽。原始人类的各种崇拜意识、神话传说和史诗中关于宇宙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积极成果,而人类实践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成的。实践首先发生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和改造自然以获得生存资料。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创造了自然物质文化。在此劳动的基础上才有社会生活文化的生成和人的精神心理文化的完善、发展。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地域、种族的文化传统。本地域名称既有种族性名称的主线,也存在一条自然一人文名称的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18.
李普者 《神州》2011,(6X):11-13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民族地区保持良性生态环境的思想根基,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发展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主要包括弘扬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确立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创建人与自然界共生、共存、共荣的生产方式,创建顺应自然、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9.
西部有一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漫长的丝绸之路从岁月深处走来,穿越了遍布平原、河谷、雪山、沙漠、绿洲的亚欧大陆而常被人誉为中西交通的大动脉,其实,它更是一条由无数的跋涉者开掘的联结不同国家、民族、语言、宗教、风俗,横贯古今的文化运河。这条运河上承载过灿若星河的古老文明,也低吟过文明衰落的悲凉,但兼收并蓄的文化心态和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是它恒久的主题,仍旧长存在今人栖居的大地之上。西部奇异的风情和悠远的历史尘封着一?民族的记忆,历史必须传承,文化必须深耕,生命必须尊重,面对西部厚的文化资源和壮美的自然…  相似文献   

20.
<正>思想文化史研究一语中的核心词组"思想文化"应该如何理解?我以为它不是联合结构,而是偏正结构。即不是"思想"与"文化",而是强调区别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另一类别的文化,即思想文化。其意义是将思想研究置于民族的与时代的文化大格局、大框架、大背景、大生命有机体之中,而不是将其孤悬于精神世界的冷寂夜空。那里固然星汉灿烂,但毕竟远离人间烟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