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文章认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应始于明代弘治年间,最早应兴起于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一带;就其所建书院数量而言,整个明代云南各地所建书院大致可确定为78所。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当时全国各地书院建设大致同步,书院建设地域集中,书院一般由各地方官员动议而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王学入滇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肖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25(2):168-179,183
文章认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应始于明代弘治年间,最早应兴起于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一带;就其所建书院数量而言,整个明代云南各地所建书院大致可确定为78所。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当时全国各地书院建设大致同步,书院建设地域集中,书院一般由各地方官员动议而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王学入滇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续上期)(三)明清时期,福建经济和教育事业发达,书院创办如雨后春笋,获得蓬勃发展。明代福建新建的书院有170所以上,其数量超过了唐宋元三代的总和,在福建开发较迟的闽西各县都普遍建有书院。至清代,新建的书院有470所,数量又超过前面四代的总和,在经济发达县,还有不少乡族书院,全省性的书院也达到5所。明清时期,福建境内知名的书院有:  相似文献   

4.
孔祥龙 《神州》2013,(24):249-250
明代广东书院的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形成了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四个发展程度不同的书院分布区,其地域分布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政治、学术和民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禹玉环  罗进 《沧桑》2011,(1):55-56
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贵州书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规章制度的完善与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都远非明代所能比。书院繁荣发展,在培育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文化、端正民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明代是广东书院发展史上一个上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其发展轨迹经历了沉寂—上升—鼎盛—回落四个时期,且与朝廷的文教政策、政治斗争、官学的盛衰和王湛之学的兴盛和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一明代中叶以后,以王守仁、湛若水为代表的大批学者展开了对官学化的程朱理学的反思,形成了与之对峙的"心学",并且风靡一时。理学门徒到处倡设书院,奉祀先师、先贤和讲明正学。肇庆也兴起了创设书院的热潮,从宣德六年(1431年)到万历四十年(1612年),先后创办了崧台等10所书院。其中,广东佥事李材于万历元年(1573年)创办的端溪书院在清代得到重修和扩建,并一直存续至清末。  相似文献   

8.
明代河南书院的地域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明代是河南书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虽然依然有 4 7个县 (州 )一片空白 ,但先后存在的 12 6所书院已分布于省内的大部分地区 ,初步呈现出片状的地域分布特征 ,开封府成为书院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 ,全省书院形成斜十字状的分布格局。运用数项指标的参数值积法 ,各府 (州 )书院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基本划定 ,大名府、开封府、汝州及南阳府成为明代河南书院较为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书院始建于唐代,约有5所。宋元时期,达156所,著名的有金华丽泽书院、慈溪慈湖书院、杭州西湖书院、婺州正学书院等。明代浙江书院有170余所,其中较著名的有杭州万松书院、绍兴甬上证人书院、余姚姚江书院等。清代浙江书院更多达400余所,著名的有杭州崇文书院、紫阳书院、求是书院、诂经精舍等。浙江书院对浙江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曾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著名学者吕祖谦、陈亮、叶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8月9—11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组、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明清史重点学科共同主办的"明清书院文献与书院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会议围绕书院文献编纂与考订、明清书院相关史实考证、明清书院与学术及政治之关系等议题进行探讨与对话。陈时龙共考证了明代96种书院志,对其记载对象、作者、卷数、编纂时间、体例等均进行了详尽考察,呈现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明代书院志专题目录。刘艳伟通过分  相似文献   

11.
江西地区的书院教育源远流长,十分发达。宋、明二代更是盛况空前,书院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祭把与讲学活动频繁。江西书院教育的发展,固然是江西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产物,但与历代地方官宦、学术名流的扶持与倡导也是密不可分的。明代中叶来自浙江余姚的心学大师王守仁便是一位对江西书院教育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本文拟就王守仁对江西书院教育的影响作一阐述。一、王守仁其人王守仁,字伯安,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因尝筑室于故乡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他生于明宪宗成化几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82…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2012,(12):88-89
最美书院万松书院杭州万松书院它曾经孕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传说,现在依然有很多年轻男女来这儿寻求良缘。这是一个将美丽爱情演绎成经典风景的地方。最美书院五峰书院永康五峰书院它是南宋永康学派发祥地,朱熹、陈亮的讲学处,明代王阳明的倡道所。它曾经名流荟萃,士子云集。它守着满满一院子的书香,所以它从不寂寞。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是书院出现较早的地区。攸县光石山书院创建于唐开元以前,为中国最早的民间书院。随后书院文化在这方土地得到大的发展和繁荣,曾经的三湘四水、城镇乡村,皆见书院。湖南书院声名之大,得于湘水之滨的石鼓、岳麓书院。宋初有天下三大书院、四大书院、五大书院之说,岳麓、石鼓皆名列其中。南宋时期,二书院同为朱熹、张栻讲学之地,是理学研究与传播的大本营。明代王  相似文献   

14.
(一)明代书院复兴与王学之关系明代初期,书院教育不及宋、元两代发达,原因主要是朝廷把兴建官学,提倡科举作为办教育的重点,对书院未予重视。自洪武至成化近一百年间,书院一直处于沉寂状态;加上一般士子因官学待遇优厚,可从多种途径获得士进之机,故并不热衷于书院。然而自成化(1465—1487年)以后才开始有所发展,至嘉靖年间(1522  相似文献   

15.
《风景名胜》2012,(12):92-93
最美书院五峰书院它是南宋永康学派发祥地,朱熹、陈亮的讲学处,明代王阳明的倡道所。它曾经名流荟萃,士子云集。它守着满满一院子的书香,所以它从不寂寞。独树一帜的石洞建筑风格五峰书院的建筑多是"因势而建",正所谓"天人合一",古人对于大道至简、顺应自然的理解在这儿有了最完美  相似文献   

16.
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教学形式,不但在学问研究上填补了官学留下的空白,更以其自由独立的学术风气培养了大批人才。贵州在明代建省,在政治经济有了较好的基础以后,文化教育也随之发展起来,书院教育呈现出鼎盛之势,并因应贵州省情而别具特色,书院的发展也对贵州地域文化贡献颇大,提高了士人文化水平,丰富了地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明代海防卫所聚落是明朝为应对严峻的海防形势而建,北起辽东,南至广东,规模宏大。以大规模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海防史料,对明代海防卫所聚落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分析。在对明代海防卫所聚落的分布数量、沿海分布线密度、区域面密度和卫所间距做了详细的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海防卫所聚落的分布情况与防区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区域环境和微观环境等多个因素相关,地理位置越重要、经济水平越发达、区域环境越易于被侵犯、微观环境越易攻难守,卫所聚落分布就越密集。分析表明,浙江防区是明代海防的最核心区域,南直隶、福建、广东防区是重点区域,山东是北方海防的重点地区,辽东其次,北直隶防区由于深入内海而处于更为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刘霞 《中国地方志》2020,(1):88-101,M0006,M0007
明清时期重庆书院记是记录、书写和见证书院历史的文献,其数量、分布、撰写时代和作者群对重庆书院文化有生动的展示。从学术意义而言,它是重庆书院微观发展史的"档案",是地方士人文化活动的见证,揭示了巴渝地区的山川地理和人文精神;从当代价值看,深入研究书院记,还可以对校园文化建设、书院文化遗存重建和旅游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东书院     
正山西运城市位于黄河东岸,历史上曾设置河东郡,习称河东。这里是明代理学大师薛瑄的故乡,也是薛瑄创立的在明清学术史上极有声望的河东学派的大本营,因而明清时期文教兴盛,不仅各县遍设书院,而且府级书院就有河东书院、正学书院、弘运书院3所,规模宏大、财力雄厚、名师荟萃,驰名三晋。其中,河东书院创办最早,办学时间最长,名声最著,是河东地区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山西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20.
《沧桑》1994,(3)
在晋祠难老泉不远处,有一座古雅的庭院式建筑,青砖门楼上的匾额告诉游人,这里是晋溪书院。书院为什么以“晋溪”命名?这便要谈到明代的一位历史人物——王琼了。 王琼(1459—1532),字生华,号晋溪,太原人。自幼天资聪颖,5岁举神童,8岁通《尚书》,22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以后历任工部主事,河南右市政使,右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并以功加授过太子太师。他活了74岁,为官48年,历事明代四个皇帝,任过三个部的尚书。出将入相,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都表现了不凡的才能,做了不少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百姓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