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柴红霞 《神州》2012,(10):215-215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李季红 《神州》2012,(6):76-76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可见语文教学关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获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卢艳红 《神州》2011,(8X):136-136
生活本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把学生的生活引入到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就有了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生活中有活生生的语文存在,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生活就成了语文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王红叶 《神州》2013,(34):117-117
把语文学习仅仅局限在课本、课堂之中,那是苍白、没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相信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能力是在语文生活和语文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课本和课堂之外存在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语文生活。语文学习应该“跳”出僵化的模式和狭小的天地,投入到“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中,从而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生命的成长,获得其未来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姬利微 《神州》2012,(10):268-268
语文来源于生活,把语文由课堂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更新语文,又用语文理解生活、感受生活、装扮生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本文从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挖掘生活因素;培养实践能力三方面论述了如何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6.
马建芳 《神州》2012,(7):39-39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向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亚兰 《神州》2012,(13):107-107
数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数学实践,不宜刻意追求数学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数学材料,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掌握运用数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贾艳红 《神州》2012,(24):167-167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9.
毕雪梅 《神州》2013,(9):69-69
生活本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把学生的生活引入到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就有了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生活中有活生生的语文存在,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生活就成了语文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10.
李明元 《神州》2012,(7):222-222
教会学生阅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也能够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语文在学生整个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有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索艳军 《神州》2012,(6):108-10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2.
高兴巍 《神州》2020,(4):245-24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加深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秉持“教科书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拓宽语文学习渠道,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要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语文、用语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杨晓娟 《神州》2020,(1):121-121
朗读,是学生们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现代阅读和学习文章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通过目前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的过程结合,对“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运用进行探讨,了解关于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大的教学运用作用。配合利用激励语言来指导学生进行有声朗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语文之美     
其实,在枯燥无味的学习之中,也蕴藏着美。——题记我轻轻地问语文:“你是什么?”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语文……”我谨慎地问语文:“美是什么?”语文告诉我:“秋日蔚蓝的天空是一种美;清晨出海捕鱼,傍晚收获满舱鱼虾是一种美;放弃安逸舒适而笑傲霜雪的菊梅是一种美。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小心地问语文:“精神是什么?”语文告诉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一种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  相似文献   

15.
张金红 《神州》2012,(6):143-144
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不难看出“好”“乐”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体现,如无情感,“好”“乐”无从谈起。在学习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6.
王鹏 《神州》2013,(20):128-128
语文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这么多科教学中,语文是最难出成绩的。因为语文作为一个非专业性的基础性、综合性学科,其涉及的知识容量和知识面极广,而且学生普遍感到很难从中获得成就感、成功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语文练习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环节,不仅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就感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是测试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及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较有效的检测途径。可见如何更好地利用“练习”这一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职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索和探讨的问题。而“题海战术”似乎早已成为高三学习生活的代名词。我们深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很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高考语文复习模式:教师费尽心思出题,学生绞尽脑汁做题;教师出题越出越多,学生做题越来越累。久而久之,教师成为出题的“圣人”,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教师越教越厌,学生越学越烦。这种题海式反复进行的大运动机械式重复训练,对于原本基础就不够扎实、学习积极性不高的职高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长此下去,教学终究会“步履维艰”,走入一个死胡同。针对这一状况,我结合09级计算机专业班学生的实际学情,尝试了让我班学生自主出题的这一方法来激发高考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避免并缓解了上述高三语文复习尴尬困窘的“死机”局面。  相似文献   

17.
岳育红 《神州》2011,(9S):104-104
处于信息时代,对我们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语文老师,更应当有大语文教学观,不但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注重语文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缤纷的社会生活之中,能够捕捉到有用的学习资源,发展能力,拓展视野,开阔思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作为语文老师,我常告诉学生,语文不只是课本上的,它更应该是一门生活的课程,把课堂放大到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生活处处皆语文:人们之间的对话,电视上的广告,门店招牌,看电视,上网,聊天等都可以进行语文学习。我培养学生树立这样的语文知识观的同时,也是用这样的观点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应当时时注意用各种方式积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素材,积少成多,去丰富拓展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孟文玲 《神州》2012,(15):255-255
改变传统的语文教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指导学法。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它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授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的系统性、完整性、实践性,使学生学习语文有兴趣,乐意学、肯学,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金花 《神州》2013,(36):72-72
语文必须植根于生活。语文教学的原则是遵循"生活化"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满足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学习提高的互动过程,课堂上必须是学生的真正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孩子成为幸福之人。抓住语文学科特点,在课堂中走进生活,才不失去"语文味"。  相似文献   

20.
马志昆 《神州》2012,(10):64-64
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根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