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三辅黄图》等文献,秦都咸阳存在"象天设都"思想,并依托其建立起咸阳宫(紫微垣)、横桥(阁道星)这一由北向南的天地空间对应格局。对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营造信宫作为"天极"、修阿房前殿"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学界也多将此二者视作佐证《三辅黄图》象天体系之材料。经对秦汉相关史料爬梳,此二者既然也象征天极,那么只能属于另外的都城"象天"体系。其中,修建阿房宫,最终形成的是阿房宫(紫微垣)、复道(阁道星)、渭水(天汉)、咸阳宫(营室宿)这一由南向北、天地对应的空间格局,与《三辅黄图》的象天格局完全不同。秦代凡此三种"象天设都"理论对紫微垣方位的比附存在明显差异,实际反映的就是帝王所在的政治中心的变化,因此这些文献资料应予以区分对待,避免力图糅合而造成解释上的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2.
张萌 《南方文物》2012,(1):124-131
本文将1987年以来的中国环境考古研究称为"现代中国环境考古研究",并将之归纳为"考古地理的环境考古研究模式"、"文化历史环境考古研究模式"和"资源环境考古研究模式"。本文对这三种研究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接下来,从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出发,指出环境考古学、文化历史考古学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继承关系,中国环境考古研究的最大问题是核心概念的不匹配。最后,通过考察西方环境考古研究和考古学史,本文提出应该用文化适应,即"考古学中的文化"取代考古学文化而将之作为核心概念进行环境考古研究,让中国环境考古摆脱文化历史考古学概念体系的束缚。  相似文献   

3.
论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秦文化研究中,秦咸阳城布局形制是个重要课题,七十年代以来,在秦都咸阳遗址考古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秦咸阳城布局形制问题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并为学术界越来越重视。本文想就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一、秦咸阳城问题目前关于秦咸阳城的研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咸阳都城南靠渭水,因为渭水不断北移,故城遗址受到冲决,目前已看不到城址的踪迹。因此,关于秦咸阳城的布局形  相似文献   

4.
秦都雍城城址区西北部自上世纪以来相继发现并发掘出一批重要文化遗存,如铜质建筑构件窖藏、凌阴、建筑基址和陶质建材作坊等,被划为姚家岗遗址区。早先曾有学者将该区域认定为秦都雍城的三大"宫区"之一,并判定这里即为文献中的"雍高寝"之所在。近年随着大遗址考古工作的展开,有了诸多考古新发现,据此我们对该"宫区"的文化属性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它应是一处专业作坊区,其产品专供雍城相关宫区使用。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为了解沈阳市重点文物勘探区域"方城地区文化遗存"地下文物的保存状况,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汗王宫建筑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汗王宫遗址由宫门与宫墙、前院及高台基址三部分组成,出土了大量遗物,有琉璃瓦、青瓦、陶器、瓷器、石器等,器形有板瓦、筒瓦、瓦当、滴水、瓷碗、碑刻等,另有少量铜钱。汗王宫与同时期的建筑"大政殿",构成了"汗王之家"(宫)与"处理政务的衙门"(殿)独立建造、南北呼应的格局,这延续了其自佛阿拉城以来一贯的宫殿制度。汗王宫的考古发掘为清前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6月16日,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西藏拉萨·阿里象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拉萨,共同研究、保护、传承象雄文化。会议中,专家学者从"一带一路"与社会经济发展、语言与文宇、考古与艺术、历史与文献、宗教与文化、藏医药与历算等方面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涉及到历史文献、岩画、原始苯教、古藏文、象雄语、丧葬习俗、象雄"宣"舞等研究成果,会场还展出了与象雄文化有关的相关珍贵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7.
"中国"一词的涵义主要有五种,各有其存在的基础。探讨何为"最早的中国",应具备位于黄河流域、进入早期国家、文化地位占据优势等三项基本条件。依据较为可信的文献和考古材料判断,地域意义上"最早的中国"主要是西周初期的伊洛地区,都城意义上"最早的中国"是西周王朝的都邑,族群文明意义上"最早的中国"应为春秋早中期之交的华夏诸侯分布区,国家意义上"最早的中国"是西汉帝国以后,而考古学文化意义上"最早的中国"当为陶寺文化之邦国。二里头文明应为"最早的王国",可谓当时的"中国",但不应是"最早的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尚未进入文明社会和早期国家阶段,庙底沟时期形成的"文化圈"或"相互作用圈"不应被视作是"最初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文物》2014,(5)
文献记录和图像遗存都说明中国上古社会存在"猴"与"马"形成特殊神秘组合的认识。这种文化存在及其观念背景影响相当久远,其内在的文化象征意义以及形成和流布的空间特征都值得深入探讨。南北朝时期存留有关"猿骑"的记录,应当与之属于同一文化主题。通过对相关汉代画像资料的分析,可知这种文化现象在汉代就已经发生。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应当有益于对古代游艺生活的认识,也有益于对古代人与动物的关系、兽医学与巫术的关系乃至交通文化范畴中若干神秘主义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破解中国历史上两大疑案。其一,何为中国?其二,尧都何在?关于尧都的地点历来众说纷纭,唯有考古侦探与相关文献记载系统对比,方能得出可靠结论。根据陶寺都城遗址的考古证据及考古指证的证据链,可知现有考古资料多角度指证陶寺乃"尧都平阳"。陶寺中期王墓出土圭尺,其地中刻度,从物证的角度说明最初"中国"的含义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国。陶寺是最初的"中国"。"尧舜禹传说时代"不是传说,是真实存在的信史;中国最早的国家社会不是夏朝,而是"帝尧邦国",甚至更早。  相似文献   

10.
<正>以构建人地和谐关系为宗旨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最强音,而"环境考古"也成为其中的积极参与者。中国考古界高度重视"环境考古"工作,许多大学、考古院所及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参与其中。1990年,周昆叔、巩启明先生等发起召开了"中国环境考古学讨论会",后主编有《环境考古研究》辑刊,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当时提出:"环境考古之所以被提出,是社会与考古学科发展的需要,在自然与人的关系方面给以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偃师商城之宫城即桐宫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方 《考古与文物》2006,(1):50-52,94
史籍记载:商汤“剪伐夏祀”,“设都于禹之绩”,“作宫邑于下洛之阳。”汤灭夏而兴建的这座新都即考古发现的偃师商城。这座商早期城址乃古毫之一,汉以来学者习称之为西毫。自偃师商城发现以来,学术界有言其为桐宫者。笔者认为,桐宫之说确有其据。但桐宫却不能概指偃师商城,因为桐宫应仅系偃师商城的宫城。本文主要依据考古资料并结合文献记载,申述偃师商城之宫城即桐宫的五点理由。  相似文献   

12.
贺云翱 《东南文化》2016,(4):59-65,127,128
有关"六朝都城"建业及建康的研究成果,一直只能依靠文献进行,其主要原因是"六朝都城"遗址基本上都被叠压在现代南京城的地下,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以田野工作为特征的"六朝都城考古",开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其大规模考古发掘始于南京老虎桥工地对六朝"台城"的考古探索。近20年来,"六朝都城考古"收获巨大,不仅发现了都城中心区和石头城、确认了"西州城"的位置、发现了佛教寺庙遗存及礼制建筑遗存,还出土了大量可以揭示六朝都城文化内涵的珍贵遗物,如瓦当、陶瓷器等。这些成果对今后六朝都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有着重要的参考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的发展演变,是一个继承传统、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尤其两汉到隋唐时期的都城形制变化极为明显。本文以近年来曹魏至北魏洛阳宫城的考古发现为重要突破点,结合文献和考古勘察资料,对两汉至隋唐时期的各个重要都城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中国古代都城从两汉时期的多宫形制,到魏晋南朝时期的居北居中单一宫城形制,再到北朝时期的三重城圈形制,最后形成隋唐时期中轴对称的坊市制新型国际商贸大都市,为向以后更繁盛的开放式商业都市发展奠定了基础。其都城形制和格局的变化轨迹清晰,发展演变具有延续性和开创性,既沿承了传统的汉地都城制度,又有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状况的创造。总之,隋大兴唐长安城作为这个时期都城的鼎盛之作,其都城形制产生的源头源自曹魏洛阳城,对汉唐时期的都城形制进行研究,探索其中的各种渊源和汉化因素,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及整个东亚地区古代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双凤“维新遗址”考古显示,太仓文化的源头已经前伸至4500年前。当今郑和航海文化在太仓,已被视为太仓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与郑和航海关系密切的妈祖文化在太仓,至今尚未被认识到同样是太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浏河天妃宫为核心代表的太仓妈祖文化,应该而且无疑是太仓市文化建设中当之无愧的“重头戏”。如何认识并演好这部大戏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条析与整合--读水涛的《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毋庸讳言,西北边疆地区考古一直未能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其学术地位也不言而喻地被认为在中原考古之下——尽管从来没有谁这么直露地说过。这直接导致了西北地区考古研究的落后状态:新疆地区从旧石器到历史时期和甘、青、宁地区的青铜时代到历史时期许多考古文化的内涵、时代、分期、特征、分布范围等都是模糊不清的,遑论其文化问相互影响和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杨海鹏 《收藏家》2010,(4):48-48
虎,是世界上最漂亮、最雄壮、最威猛的野生动物,人称"百兽之王"。中国上古时期称君主为"王",其基本概念就来源于虎在自然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考古的实际情况看,中国的虎文化由来已久,1987年河南濮阳县西水坡出土的著名的龙虎蚌塑可以证明,早在7000年前,中原地区就已有了  相似文献   

17.
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考古志是考古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对实物材料的整理、分析和共时性阐释;第二层次的考古学是将实物资料与人类行为模式、思想观念的联接,是对文化进程的历时性阐释。中国历史考古研究走过了以证史为目的的考古志阶段,也通过分区与分期研究奠定了基本的时空框架,但离综合性的文化阐释还有一定距离;在墓葬的"晋制"讨论中,研究者开始以考古材料阐释丧葬行为和丧葬观念的进程,将墓葬研究从物质文化推进到了精神文化层面,迈出了从考古志向考古学研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政府为了保障漕运畅通,以"治河、导淮、济运"为基本思路,在今淮安市码头镇和杨庄镇一带进行了一系列治水活动,从而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清口水利枢纽工程。其中,里运河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河道变迁、运口移位及相关附属设施的建设都是治河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京杭大运河申遗之际,我们在码头镇对里运河的一段进行了考古发掘,了解了其基本规模和相关的堤防设施,以及与其他水利设施的关系,对研究明清时期运河沿革、运河与黄淮的关系、运河与漕运文化、宗教祭祀活动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考古志是考古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对实物材料的整理、分析和共时性阐释;第二层次的考古学是将实物资料与人类行为模式、思想观念的联接,是对文化进程的历时性阐释。中国历史考古研究走过了以证史为目的的考古志阶段,也通过分区与分期研究奠定了基本的时空框架,但离综合性的文化阐释还有一定距离;在墓葬的"晋制"讨论中,研究者开始以考古材料阐释丧葬行为和丧葬观念的进程,将墓葬研究从物质文化推进到了精神文化层面,迈出了从考古志向考古学研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考古学经过了近一百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其理论与实践均取得了长足进步。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先生认为,考古学要与文献史学、社会学组成三个认知系统,考古学文化研究要将区域研究与长时段研究结合起来,要重视考古遗存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更全面地研究、复原古代社会;考古学研究要掌握地层学、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其中地层学在使用中应该与埋藏学相结合,而文化因素分析则是从考古学研究过渡到历史学研究的桥梁;江苏的商周考古研究应该把握江北徐淮夷文化和江南吴文化两条主线;要正确处理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考古学的作用,使考古真正成为人民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