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庆柱 《东南文化》2013,(1):81-86,127,128,142
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是汉代诸侯王墓的一次重大发现。此墓陵园为"大陵园",且保存完整、布局清晰,平面近正方形的形制反映了汉代帝陵与诸侯王墓的差异;经过精心设计与规划的后妃陪葬墓区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和等级,有助于确认和研究汉代帝王陵墓中的嫔妃陪葬墓;出土的金银器等域外文物应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反映了西汉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以及长三角地区文化与中原地区主体文化的一致性。不仅如此,该墓的墓葬布局、陵园门址、车马坑的位置以及漆器的金银平脱工艺等均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严家沟秦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街办严家沟村北侧,陵区由陵园和陪葬墓区两部分组成.陵园平面为南北向长方形,由双重陵园、陵墓、陪葬坑、祔葬墓、建筑遗址、道路、陪葬墓等遗迹组成.内陵园中除南、北陵墓外,还有少量的建筑遗址、陪葬坑及大量祔葬墓.陪葬墓区位于陵园西部、南部.严家沟陵园叠压在汉成帝延陵陵园之下.根据叠压关系以及陵园、墓葬形制、陪葬坑、采集遗物等分析,严家沟陵园应为战国晚期秦陵.  相似文献   

3.
李则斌  王会峰  齐军  田长有  白继  陈刚 《东南文化》2013,(1):51-69,127,128,130,141
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为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西汉诸侯王陵园,M9与M10为陵园内规模最大的两座陪葬墓,均为竖穴岩坑墓,出土大量铜器、铁器、金器、漆器、玉器、琉璃器、石器、陶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可推测两座墓的墓主人应为江都王刘非的妃嫔,其中M10的墓主人应为文献记载中的淖姬。这两座墓的发掘将为汉代诸侯王陵陪葬墓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并将进一步推动汉代诸侯王陵陪葬制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秦俑三号坑西侧一百米处发现一座古墓.两次铲探的结果知道此墓的规模远大于目前发现的始皇陵园所有的陪葬墓,墓主人应是一个地位相当高的秦王朝的重要人物.因为如果是早于秦王朝的人物,修建骊山陵园时定会搬除掉;如果晚于秦王朝,这样高等级的墓地不会选在以前别人的陵园里.至于墓道北向,这在始皇陵园也不是独自一个,在整个陵园的布局规则尚未完全清晰之前,陪葬墓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交错的现象只能成为我们研究秦陵形制的一个问题.从这一陪葬墓的形制、规模、方位多方面考  相似文献   

5.
张蕴 《考古与文物》2012,(3):102-104
唐高祖献陵位于陕西三原县,但陪葬墓区却分布于其身后东北方的富平县境内,本文从考古资料入手,结合文献记载,就唐高祖献陵陵园选址、陵园布局、陪葬墓位置等方面与秦汉帝陵相对照,阐述了献陵的主要特点、陵区布局及陵制承袭脉络,并附上富平县文管会陵区调查所得陪葬墓分布草图。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茂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茂陵是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策村南。茂陵陵区由茂陵陵园、茂陵邑、陪葬墓区及修陵人墓地四大部分组成,茂陵陵园位于陵区的中央,茂陵邑位于陵区的东北部,陪葬墓分布在茂陵陵园的周围。茂陵陵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具有完备的道路系统。  相似文献   

7.
王学理 《文博》2012,(4):11-18
咸阳原上的毕陌陵区,是秦都咸阳早期城市规划中的一处秦王陵墓区。《史记》载明葬有秦惠文王与武王,但自宋代以来混称为周文王与周武王陵。虽经历史代学者辨正,特别是近年在这一地域探测出几座秦陵墓以来,对墓主的定位分歧更大。本文考证的结果是:Ⅱ号陵园为"公陵",葬秦惠文王;Ⅳ号陵园为"永陵",葬秦武王;Ⅰ号陵园葬孝文王公子子傒,Ⅲ号是陪葬墓。这里没有秦献公父子之墓,汉平帝的王皇后陵也绝不是"秦孝文王的寿陵"。  相似文献   

8.
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二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则斌  齐军  田长有  白继  陈刚 《文物》2013,(1):25-66,1
江都王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的山顶,南距汉代东阳城遗址1公里。2009~2012年,南京博物院在大云山揭露出一处西汉诸侯王的陵园,在陵园内发现主墓3座、陪葬墓11座、车马陪葬坑2座、兵器陪葬坑2座,此外还有陵园建筑设施。本文为M2的发掘简报。M2位于陵园内东南,竖穴岩坑墓,平面呈"中"字形,与M1为同茔异穴。M2虽遭盗扰,仍出土文物218件(组),包括铜、铁、金、漆、玉、陶器等。M2的下葬时代约为公元前129年至前127年,墓主人是第一代江都国的王后,其姓氏可能是"连"。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历年来的考古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探讨了雍城秦公陵园的墓主及排序,认为每一座陵园只对应一位国君,一座陵园内的多座大墓,反映了一代秦公与其夫人、次夫人的并穴合葬关系,同时确定了陵园的布局规律,秦公墓在陵园内西南,秦公夫人、次夫人在陵园内东北,而陪葬墓区则分布在陵园外东北。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6,(5)
正昭陵博物馆编昭陵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是中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陪葬墓等级之高、代表性之强、墓志与随葬器物制作之精美亦属罕见。本书是对昭陵陪葬墓出土墓志全面、系统的介绍,不仅提供了清晰的墓志盖、底拓片和每合墓志的等比例线描图,还通过文字、表格等作了具体翔实的描述和分析。涉及的墓志以  相似文献   

11.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二十五公里的九峻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有陪葬墓188座,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昭陵博物馆20多年来先后发掘清理了30余座陪葬墓,出土了不少壁画精品。  相似文献   

12.
大云山江都王陵北区陪葬墓现存9座墓葬,为陵园内部的陪葬墓。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岩坑墓,出土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陶器等遗物。从埋葬位置、墓葬形制、随葬品等方面看,墓主人皆为第一代江都王刘非的妃嫔。这9座墓葬的发掘,为深入研究汉代诸侯国妃嫔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文博》2005,(1)
陵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 占地30余万亩, 周长60公里, 海拔1224米, 由北向南呈扇形分布。陪葬墓190余座, 已发掘贵族陪葬墓37座, 出土各类珍贵文物5000余件, 壁画400余幅……  相似文献   

14.
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园,通过对陵园遗址开展考古勘探,了解了陵园下宫遗址的总体布局和陪葬墓的数量、分布及墓园形制。在对陵园南门门址、南门西侧门阙、西侧番酋殿遗址进行发掘后,对唐代帝陵陵园建筑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江苏盱眙县大云山汉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则斌  陈刚  盛之翰 《考古》2012,(7):53-59,105,109,2
大云山汉墓区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陵园。陵园内共发现主墓3座、陪葬墓11座、车马陪葬坑2座、兵器陪葬坑2座以及陵园建筑设施等遗迹。其中,M1与M2出土了包括玉棺、金缕玉衣等在内的漆器、铜器、金银器、玉器等精美遗物。结合文献和出土资料,M1墓主人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刘非。  相似文献   

16.
揭开江都王陵 盱眙大云山汉墓发掘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云山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缘起于2009年1月发生的盗墓案件。三年以来,考古队揭露出完整的西汉诸侯王陵园,发掘遗迹5处,主墓3座,陪葬墓12座,陪葬坑9座,出土玉棺,金缕玉衣等在内的大量漆器铜器、金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10000余件,文献和出土资料证实,大云山汉墓区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陵园,一号墓墓主人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刘非。  相似文献   

17.
昭陵发现陪葬宫人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年来,陕西昭陵博物馆在昭陵陵园附近东侧的山坡上先后发现陪葬宫人墓六座(图一)。这些墓葬没有封土的痕迹,墓室小而矮平,随葬品极少,墓志制作粗糙,志文也很简略。尽管如此,这些墓志文等也能提供一些有用的史料,对研究唐代葬制还是很有价值的。现将新发现的昭陵陪葬宫人墓作一简要介绍,并对墓志中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昭容一品韦氏墓(韦尼子墓)  相似文献   

18.
义陵是汉哀帝与傅皇后的合葬陵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办南贺村东南。经考古勘探发现,义陵有双重陵园,即义陵陵园和其内的汉哀帝、傅皇后各自的陵园。帝陵的墓葬形制为带四条墓道的"亞"字形,后陵为只有一条南向墓道的"甲"字形。另外,还发现了6处建筑遗址,17座外藏坑,23座陪葬墓,多条陵区道路。本次勘探调查,基本掌握了义陵陵区的范围、布局、结构及主要内涵,为义陵的大遗址保护和汉陵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乾陵陵园周长八十余里,在它的东南方向呈扇形的排列着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十多座封土,这就是乾陵陪葬墓。乾陵陪葬墓埋葬着李唐后裔太子、公主及近戚大臣共十七位,他们是章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泽王李素节、邠王李守礼、义阳公主、永泰公主、新都公主、安兴公主,特进王及善、刘审礼,中书令薛元超、尚书左仆射豆卢钦望,左仆射杨再思、刘仁轨,左卫将军李谨行,左武卫将军高侃。由于时代久远和史书失载,致使埋葬者及其墓地不能对号入座,无法准确确定各个墓葬的主墓,以至众说杂纷。有的人认为十七陪葬墓中有狄仁杰墓,有的把不是陪葬墓的封土说成陪葬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由于配合当地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进行文物普查工作,对"封内周一百二十里",全部面积计三万多市亩的唐昭陵陵园个别墓葬作了重点清理。首批发掘的陪葬墓群中有尉迟敬德墓。尉迟敬德墓位于陕西礼泉昭陵(九(?)山)东南约二十公里,县城东北约十八公里的烟霞新村。宝鸡引渭灌溉支渠从西向东通过墓道,与此平行有一条沥青公路穿过。墓周地势平坦,墓塚突出,群众称该墓为"东尖塚"或"敬德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