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遗产》2013,(2):13-13
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流觞曲水”是古时上巳节流行的一种游戏。人们围坐在河渠两岸,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的三月初三,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相聚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流觞曲水游戏,四十二人饮酒咏诗,所作诗句结成《兰亭集》,王羲之为该集作《兰亭集序》。从此,三月三亦成为文人临水宴饮、吟诗做赋的节日。  相似文献   

2.
上巳节     
农历每年的三月初三为上巳节,2016年的上巳节为公历4月9日.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传统的上巳节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相似文献   

3.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颁布和实施,为发挥民族节日的正能量作用提供了契机。结合广西"三月三"节日的实际,并参照新疆、西藏拉萨和四川凉山等地民族节日的好做法,可从站在《实施意见》的高度提升"三月三"节日地位、站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高度推进"三月三"节日活动开展、站在时空的高度积极搭建"三月三"节日活动平台、立足地方特色打造和拓展"三月三"节庆文化品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三月三"节日持续健康有序有效地推进五个层面充分发挥广西"三月三"节日的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上巳节”自宋代开始逐渐消失,如今这一词汇似乎也仅存于典籍辞海中了。但近年来,一些追寻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将目光投向历史,自发去寻觅这个春日里美好的节日,体验古人面对春天的心情。唐代的上巳节是这一节日最辉煌灿烂的韶光,让我们穿越时空,置身长安的春天,轻轻触摸历史,也许会得到一些特别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味浓·情浓     
《文史月刊》2011,(9):81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补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  相似文献   

6.
月令     
《山茶》2009,(3):198-199
三月——春的礼赞 说起“上巳节”,恐怕多数人不知道。农历三月初三的这一汉族古老节日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论语》中曾点对孔子描述自己的志趣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三月,换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个人,带着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相似文献   

7.
毛南族节日     
正分龙节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分龙节又叫"五月庙节",是毛南族特有的节日,在阴历的"分龙"日前两天开始举行,主要是祭祀神灵与祖先,全村男女以及外嫁的女子和远道的亲友都赶来参加,隆重而热烈。  相似文献   

8.
《贵州文史丛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所载吴正先、庄嘉如两同志的《贵州少数民族节日简介》一文提到回族有四个节日,即圣纪节、古太节、古尔邦节、二十八节。对此,我作为一个回民,认为有说明的必要。一、回族至今还没有形成民族节日。因信仰伊斯兰教,所以都过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二、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有三个:1.圣诞节,纪念穆罕默德诞辰。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  相似文献   

9.
刘三姐歌谣     
《文史月刊》2012,(4):2-F0002
<正>"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刘三姐被广西民间视为"歌仙",宜州市是刘三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被认同为刘三姐的故乡。  相似文献   

10.
西藏是世界上节日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藏历新年开始,之后有萨嘎达瓦节、雪顿节、望果节、降神节等等,这些节日大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藏历十月十五日的"白拉日珠"则是广大藏族妇女最为喜爱的一个节日。"白拉日珠"意为吉祥天母游幻节。在节日当天,妇女们都会隆重礼拜藏族的女性护法神——吉祥天母,以求婚姻美满、生活幸福。吉祥天母也  相似文献   

11.
踏秋林     
陈力朴 《旅游》2012,(11):1
有没有感觉,这日子一天天地,过得这么快呢?转眼又到了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又逢重阳。元代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而重阳,古称"辞青",与三月三的"踏青"相呼应。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九月·辞青》中有:"都人结伴呼从,于西山一带看红叶,或于汤泉坐汤,谓菊花水可以却疾。又有治肴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从踏青,到辞青;从三月三,到九月九;从上巳节的水边修禊,到重阳节的登高孝老……我们的传统风俗如此清晰地勾勒出四时的每一刻年轮。满眼澎湃的绿,在霜风寒凝中渐次缤纷浸黄,草木凋  相似文献   

12.
岁时节日是古代中国人开展游艺娱乐活动比较集中的日子,因此备受人们喜爱。敦煌文献中记载有反映敦煌地区民众在岁时节日中进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的材料,论文以上巳日、端午节、七夕节等相关节日为中心,对记载在其中的娱乐活动进行论述,以期对敦煌地区的游艺文化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3.
水族的端节,不仅有美丽传奇的民间故事,还保存着"以和为贵"的民族传统。每年的端节,一直要持续近两个月的时间,也被称为世界上历时最长的节日。节日由来端节是水族人的春节,也是水族同胞共庆丰收和祭祖感恩的日子。在每年农历的8月,也就是水历的元月亥日的前二天,水族家家户户屋前屋后地大扫除,准备着"过端"。过端,如同汉族人的"过年"。端节一直要沿续到农历的10月,也就是水历的2月,水族村寨除了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外,还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民间节日中悼念死者的节日很多。育圣诞节节期、谢肉节、三一节、鬼节和纪念死者节等。下面分别作一简介: 圣诞节节期圣诞节节期或称圣诞节之周是俄罗斯民间节日的第一个周期。耶稣诞生日俗称圣诞节。《新约全书》中并未确切提及耶稣的降生日,后世人根据本国所用历法推  相似文献   

15.
与节日志有关的节日叙事,关联着中国文化根底与当代精神建构的核心价值。在当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语境中,节日研究尽管已有较为丰赡的学术积累,呈现出多学科参与、多向度探索的可喜态势,但真正具有大局观、集成性、前瞻性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范式却乏善足陈。近期举办的"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立足本土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围绕《中国节日志》展开激烈讨论,大致呈现出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思辨趋向:关注节日中独特的身心体验和文化设置,视节日为民众建构社会关系的生活交流实践,从知识生产的过程反思节日志书写中的主体间性;将类型化的抽象概括和丰富的民众交流实践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以多元主体复调、多声部的织体形态生成节日数据库的"元数据标准",实现节日志研究成果的数字化,;深究节日中独特的生活叙事传统,探索当下国家政治、地方社会和民众主体之间的"礼俗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6.
阴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嘉禾俗称“七月半”,又称“鬼节”。节日的由来,渊源于道教和佛教。道教《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宫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夜诵经……佛教每年七月十五起举行盂兰法会,依《盂兰盆经》所示,乃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报父母生养之恩云云。” 新中国成立以前,嘉禾城乡居民都兴过此节,有的是过七月十四,有的是过七月十五。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七月半,是嘉禾民间的五大节日,七月半比前四节内容丰  相似文献   

17.
踏青去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孟浩然诗里的二三月当然指咱们的农历、夏历。踏青,又叫探春、寻春,指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始于先秦,流行于魏晋,盛于唐宋。最早见于《诗经·溱洧》中: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简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就是描摹上巳节青年男女到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岷县文化馆藏有文徵明行书大字诗碑二石。二碑同高182厘米,一碑宽81厘米,一碑宽98厘米,皆两面镌刻,每碑各刻《上巳》、《九日》诗一首。行书大字,字高13至18厘米,宽11至15厘米,书法苍劲雄秀。《九日》"雨晴"一首碑末有小字篆书跋一段:"《上巳》、《九日》诗四首,长洲文徵仲书也。因岷州字学不传,命曹生伯  相似文献   

19.
在饮食民俗中,有关节日的食俗表现最丰富,也最具有民族特色。探讨中国节日食俗的形成,首先要弄清节日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与天文、历法、数学有密切关系。但节日并非历日,也非节气。历口确定仅只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必备前提。节日必须有一定的风俗活动。从最早的风俗活动上来看,原始崇拜、迷信与禁忌才是节日产生的渊源。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大部分节日都是单日,尤其是单月单日,如一月一日元旦、三月三日上已节、五月五日端阳节、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  相似文献   

20.
<正>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为注《左传》经典之著。然而宏篇伟帙,难免有疏漏、舛误,《注》中涉礼之文,尚有商榷之处。一桓公五年《传》:"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杨先生《注》云:"雩,祈雨之祭。"(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6页)《说文》云:"雩,以祈甘雨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第1012页)杨先生释雩为祈雨之祭,不误,但不确切。确切地讲,此雩为祈谷礼,亦是郊天之礼。"龙见而雩"者,杜注云:"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建巳之月为夏四月,即今农历四月,此时阳气上达于地,农作物正生长旺盛之时,需甘霖滋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