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遗产》2010,(4):107-108
在2010年6月于云南普洱召开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同志作了题为“重整千年古道,再书历史新篇”的主旨报告。单局长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茶马古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充分肯定了茶马古道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大型文化线路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并强调了科学实施茶马古道整体保护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部,是一个地貌、气候、生物、民族、文化等丰富多样的省份。全省国土面积59.477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4%,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边境线长4060公里,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总人口4571万,有25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郑国穆 《丝绸之路》2011,(16):18-27
本文主要从文化线路遗产的视角对甘肃茶马古道及其文化遗存做了考查和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的考古遗存和地志文献所记载的人文历史相结合的方式,在探究甘肃茶马古道线性文化遗产走向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甘肃茶马古道沿线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甘肃陇南、甘南、临夏地区,历史上就是南下四川、陕西,西进青海、西藏地区必经的中间地带,是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之一,其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相对丰富。  相似文献   

4.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之间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茶马古道的路线主要分为南北两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茶马古道上的茶马贸易开始于唐朝,兴起于宋朝,繁荣于明朝,衰落于清朝。茶马古道对当今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茶马古道是当今社会的黄金旅游之地,同时茶马古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它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高原城镇的发展,为汉、藏以及其他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重要的是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对茶马古道采取保护规划工作,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刻不容缓.本文阐述了开展茶马古道保护规划工作对于茶马古道及其相关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归纳开展这项工作具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藏》2010,(5):92-92
王丽萍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七期上发表文章,以国外文化线路理论阐释为前提,分析滇藏茶马古道蕴含的文化线路特质,提出滇藏茶马古道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战略。茶马古道作为唐末以来的民间贸易通道,是联系汉、藏、傣、拉祜、哈尼、纳西、自、彝、傈僳等民族的纽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凝聚和积淀了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今天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滇藏茶马古道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联系是认识我国西南边疆发展、巩固和中国历史整体性不断加强的途径。滇藏茶马古道是增强汉、  相似文献   

7.
云南、西藏两地间交易茶叶、马匹等商品的交通线,近代以来称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出现,与相关道路的形成演变、清代普洱茶的兴起及运销西藏有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朝以普洱府、顺宁府为主要产地经营的大叶种茶,种植、生产获得迅速发展,同时运销西藏等地,西藏的骡马也赶到云南销售,"茶马古道"由此形成并趋兴盛。  相似文献   

8.
空间信息技术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大遗址、运河遗产、长城资源等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茶马古道作为特殊的线性文化遗产,所经之处受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对其保护和调查都存在很大的难度.而空间信息技术由于其全天时、全天候、覆盖范围广、信息化程度高、不需要人亲临现场的特点,在文化资源调查和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适应这一特殊要求.本文通过对茶马古道在保护和规划中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空间信息技术在茶马古道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保护、规划及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雪涌 《世界遗产》2010,(2):90-107
茶马古道路线图。史书载,早在商周时,普洱地区的古濮人就向周武王贡茶。至唐代,普洱茶远销内地和西藏;宋时普洱已形成茶叶交易市场。至明代,"士庶所用,皆普茶也"。到了清代雍正年间,普洱茶业鼎盛。年产茶5万余担,每年有5万余匹马不绝于途。以普洱府为起点的五条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10.
云南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云南省组织开展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全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5371处,其中新发现11446处,极大地丰富了云南省文化遗产的数量和类型。在普查中,大量新型文化遗产得到认定。文化线路、线性遗产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下了一夜的雨,到了清晨,只剩下飘忽得有些不易察觉的雨星。回溯历史的脚步,在这个八月的清晨,我们迎头晨风,前去踏访历史上因丝绸出境、茶马互市,盐米交易而形成的在漾濞这片土地上蜿蜒千年的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12.
自唐宋迄明清,甘肃地区历来是茶马互市的主要地区。甘肃南部地区山川密布、古道纵横、风景殊绝、文化绚烂,堪与滇藏、川藏线茶马古道相媲美。本文主要就明清时期甘肃地区的茶马互市及茶马古道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茶马古道是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所开展的贸易活动在滇西北、川西至藏东南进行茶马互市所形成的一条驿道。本文试图在认识茶马古道历史的基础上,探讨雅安在这条古代驿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可以展现一个地区的文化脉络,也是评价该地区文化深度与厚度的要素之一。对待历史功能在现代社会发生了一些转变的文化遗产,应该加以保护还是改善开发是学界引发广泛讨论的论题。而冻结与封存并不能体现文化遗产的价值,尽管茶马古道的部分历史功能已经消逝或改变,但其在过去近20年问已经以一个文化标签的形式进入了大众文化视域,成为一个区域形象符号。树立品牌建设观念,遵循文化品牌建设的原则、规律进行综合性的保护与利用,是此类跨区域、跨民族、跨文化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丽萍 《南方文物》2012,(4):190-193
遗产廊道理念源自美国20世纪80年代,是日益受到国际遗产保护界关注的保护遗产的新思维与新战略。此理念以特定历史活动、文化事件为线索把众多遗产单体串联成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廊道遗产区加以整体保护。文化遗产廊道则是遗产廊道的一种更具体而细化的类型,是针对大尺度、跨时空、综合性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线  相似文献   

16.
雅安是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它在"茶马互市"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作为蜀茶的主要产地,雅安自唐宋以来,一直发挥着汉藏文化交流的天路作用,为藏族同胞发明了人工发酵的边茶。  相似文献   

17.
茶马古道是将内地茶叶运往藏族等少数民族交换马匹的道路,即茶马贸易的古道。它的出现加强汉藏民族间的联系与团结、促进藏汉贸易繁荣和藏区市镇的兴起,都有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仍然活着的文化线路,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至今保留有大批相关文化遗产。包括古驿道与古道沿途的村寨、集市、城镇、桥梁、关隘、石窟、碑刻、题记、土司衙署、宗教建筑,以及沿线的少数民族非物质遗产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一序言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做一个研究性质的发言并非易事。刚才孙华教授、冯明珠教授的发言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我在这里对于茶马古道就一般性的理解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朱光宏 《旅游》2004,(8):88-91
地处滇中新平县的哀牢山之中,至今保留着这样一条连接彩云之南与遥远西域的故道,且据考证是茶马古道通向滇南茶产区的最后一段里程,直到1993年,恩水公路修通时,最后的马帮才从这里消失。今年的5月,借黄金周假日的机会,我们从省城昆明出发,踏上了穿越茶马古道最南端的艰苦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