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冉万里 《文博》2013,(1):55-59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景明二年四面造像碑是一件重要的北魏造像,学界对其主龛中的佛像和题材多有关注,但左右侧主龛下方的造像题材却被忽略本文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认为它们是陕西地区重要的早期神王像。  相似文献   

2.
四川唐代摩崖造像中部分瑞像的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造像中有些造像因其来历不凡或为帝王、名家所造,或有神奇的灵应故事等,被称为瑞像。随着中印交往的频繁,大量印度瑞像被带回中土并不断被摹刻和流传。四川石刻中有一部分这样的造像,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由于每种瑞像无论时间和地域如何变化,都保存了固定的来历和基本稳定的形态特征。参考敦煌等地的研究成果能够辨别出四川摩崖造像中这些唐代瑞像,它们约在唐初开始出现,流行于七、八世纪,可能持续到十世纪。从来源上看,和唐初到印度求法的僧人玄奘和出使印度的使节王玄策等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佛塔源于印度,因用于藏舍利而被神化,受到佛教信徒的虔诚礼拜,多于其外刻浮雕。大塔一般露天建造,称露塔,小塔则在庙内供奉,称堂塔或塔庙。本文所论及的只是小型石刻佛塔。  相似文献   

4.
松原三郎  金申 《四川文物》2008,(1):I0001-I0004
总括而言,道教像是模仿佛像而来的,这点谁也没有疑议.然而细论起来,有赖于道教像的成立,内中还隐含着许多复杂的情况.例如,作为佛道融合的典型事例,即以陕西省鄜县(富县)为中心的北魏石像,可说是北魏的宗教政策的一个副产物.  相似文献   

5.
陈晔 《文博》2012,(5):68-72
鞶囊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带饰之一,起源很早,使用较为普遍。但雕刻在乾陵王宾像上的鞶囊其造型结构、渊源来历等方面却与之不同,应是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物件,把它雕刻在每尊王宾石像上有着不同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