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城乡道路网系统解构为需求、供给两个子系统,构建系列评价指标体系和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地市、县市层面揭示了1995-2012年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的时空协同演化格局:地市层面上,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供给系统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空间生长趋势,需求系统呈武汉"一城独大"格局。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耦合度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空间差异较小,协调度由失调向良好协调发展,呈现出同步进阶的态势;县市层面上,供给系统县际差异趋小,呈现等级圈层式的空间发育格局,需求系统也发展较均衡,呈板块集聚特征。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核心-边缘"格局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基于县域尺度,计量揭示了武汉城市圈道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演化规律:县域通达性演化保持时间惯性,空间分布整体遵循良好的指数律,空间极化程度保持连续,通达性极值的县域分布具有空间惰性;县域通达性基本遵循距离衰减律,呈中心-外围的环状分异,局部出现一定变形,具有强空间集聚性,形成明显的等级圈层结构。县域通达性的这种空间变化受其自然环境"刻画"明显,呈现"反自然梯度"格局,也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但不同指标下的社会经济"牵引"强度存在差异,总体上县域通达性与自然-人文地理系统保持空间共轭协同,遵循一定的空间对称性:县域通达性分布遵循中心地原理,与城乡节点体系的靶形分布一致;通达性空间供给与人口和经济需求保持密切耦合,与地形地貌分布具有宏观上的对应性和一致性,空间呈现协同共轭的">"型结构。  相似文献   

3.
朱媛媛  曾菊新  韩勇 《人文地理》2015,30(1):105-111
信息流动空间的支配性功能实质性地改变了现代城乡文化的空间结构。基于文化信息流的表征,通过构建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节点的结节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建模将文化节点的影响范围转化成结节性指数、文化节点等级与文化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函数,发现信息化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的空间结构有三个特征:1城乡文化节点呈现以"京广"铁路为界东高西低的等级体系,其功能趋于软化;2文化廊道日益凸显,城乡文化空间结构的弹性逐渐增强;3城乡文化空间结构趋于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规律,发挥文化廊道的正效应,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优化文化信息流动空间,重塑现代城乡文化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对区域创新资源整合优化,发挥区域创新优势意义重大。研究运用最邻近距离、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浙江省区域创新中心空间分布、聚类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2013年浙江省区域创新中心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周边少,中心多"的态势,空间点分布呈现凝聚特征,空间核分布存在明显不均衡现象;各县市区域创新中心空间分布同样呈现集聚特征,且存在明显的高值与低值集聚;区域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市场各级主体的共同合作,同时还受到区域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群优势、政府政策因素以及空间邻近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构建农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对我国中部地区农旅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农旅融合的空间关联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区域聚集性,而旅游业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基本比较分散;我国中部地区农旅融合水平整体较高,以高值耦合度的地区为核心逐渐向外扩散;但农旅融合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大多数地区集中在勉强协调和濒临失调的区间;我国中部地区农旅融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而农旅融合的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特征。据此,提出促进农旅融合水平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武汉都市圈经济社会要素流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都市圈城际经济联系与相互作用空间表现形式为城市间、城市-区域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经济社会要素流。基于城际功能集散效应影响量建立城市流模型:F=NE,揭示出:武汉都市圈各中心城市经济社会要素流强度空间差异明显,对外经济联系呈现显著规模等级分布,空间结构上已经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鞍形"圈层结构。通过统计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从实证角度分析得出:武汉成为圈域经济社会要素流集散中心,城际经济社会要素流不同程度表现出以武汉为中心的"等级放射状"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基于乡镇单元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相应年份的城乡建设用地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尝试分析城镇-农村尺度江苏省流动人口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揭示驱动人口流动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①规模分布特征是具有较长大值右尾部的正偏分布,总体的集聚趋势增强,城镇和乡村集聚流动人口差距变大;②空间呈现高值集聚特征,热点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城镇,沿江地区流动人口高密度区域逐渐连绵化;③增长变化呈现长江以北地区城镇的流入人口增加、农村的输出人口减少,以及长江以南地区城镇的流入人口快速增加、农村的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特征;④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乡镇企业繁荣、交通可达和政策导向是影响江苏省流动人口集聚的四大动力。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人口分布与乡镇可达性空间耦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作为区域发展的内在因素,交通可达性提高将有利于促进人口或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考虑土地利用及地形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包含乡村道的交通网络数据集,应用改进的成本距离计算方法,分析河南省乡镇可达性及其分布特征;通过乡镇可达性与人口密度的空间叠加,揭示人口分布与可达性的空间耦合特征。结果表明:①各乡镇可达性总体呈现明显的圈层分布,可达性值由内向外逐渐降低;时段越短,内部差异越大,交通指向越明显。②乡镇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在各时间圈呈现正相关关系,可达性与人口分布集聚产生作用的最大时间距离为1.5h。③人口与交通可达性的空间耦合呈现较明显的半环状分布,社会经济指向性明显。④交通可达性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具有时间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大都市区民宿和酒店业的空间竞争区位识别及其态势驱动力解析是实现都市旅游住宿业多业态共赢与全域可持续的重要现实条件。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理探测器,从微观尺度刻画上海市民宿和酒店业的空间竞争格局演化特征并探测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上海市民宿业和酒店业集聚热点均趋向群集演化,民宿业历经“零星单点、单核、双核引领+郊区多组团”演化阶段且具有显著的景区指向性;酒店业历经“单核、单核强化、面状集聚+点状环绕”演化阶段且具有显著的城市商业中心指向性;②民宿业与酒店业的空间竞争程度加剧,竞争范围扩大,竞争形式由酒店业近乎垄断的空间剩余竞争发展为空间非剩余竞争和剩余竞争并存,最终形成空间竞争与错位共生并存状态。③文旅禀赋、商业设施和人口集聚是影响民宿和酒店业微观布局的主要因素,地价和交通条件的影响次之;经营理念、客群定位、经济实力以及空间载体差异是造成民宿和酒店业格局分异的隐性宏观动因。  相似文献   

10.
姚磊  张敏  汪飞 《人文地理》2013,28(5):42-48
运用核密度分析的方法,对南京市创意产业总体和细分类型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和差异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南京市创意产业总体上呈现集聚态势,集聚重心主要位于城市商业和商务中心,并沿城市商务业主轴中山北路和中山路向外扩散,与外围地区的小型据点呈连绵粘合之势。然而,各类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与演化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分布模式、演化态势、集聚强度、集聚速度等方面。这些差异主要与各类创意产业的行业关联特征、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结构、行业发展阶段与增长趋势的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11.
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边缘旅游空间结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闻  马耀峰 《人文地理》2012,26(1):152-155,160
核心—边缘结构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解释模型,本文从复杂系统理论和分形理论切入重新解构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动态过程和测度方法。以关天经济区为例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核心—边缘旅游空间结构具有层次性、涌现性和分形的特征,演变过程分为核心集聚极化、边缘扩散溢出和空间动态平衡三个阶段;首位度、分形等方法能很好揭示旅游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关天经济区旅游空间属于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目前处于核心集聚极化阶段后期,溢出效应逐步显现,次级核心基本形成,空间结构与等级结构紧密耦合,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12.
刘孟阳  林爱文 《人文地理》2015,30(6):113-120
通过ArcGIS利用区位商、最近邻距离分析、核密度分析与定向分布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武汉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创意产业总体呈集聚状态,依据发展水平差异可分为核心区、潜力区与待发展区,并主要集聚在汉口"核心圈"与武昌"潜力轴"上。城市内创意产业功能分布与集聚分布主要呈由内向外扩展的演变特征。但根据产业特征、发展基础与发展阶段的不同,不同创意产业部门在不同区域的集聚形态、集聚强度、空间演化过程及发展趋势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创意人才机构、文化传播设施以及创意交流空间集聚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吴静  杨兴柱  孙井东 《人文地理》2015,30(2):148-154
利用新地理信息技术,采集500个游客GPS地理标记照片,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游客在南京城市内部及其与长三角其它城市空间流动特性,并提炼游客空间行为一般模式。发现:①南京城市内部旅游流在主城区集聚,整体上呈现中心城区向四周扩散的趋势;且在空间形态上形成小型化、斑块化的布局特征。②南京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线形路线以点-点模式为主导,地域模式以便利的同城市中心流动为多数,其旅游流流动模式与已有典型模式基本吻合,同时长三角地区旅游流呈现等级扩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城市舒适性视角下长春市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浩飞龙  杨宇欣  王士君 《人文地理》2020,35(5):61-68,129
基于长春市2009—2018年专利授权数,以城市街道为创新产出基本分析单元,从城市舒适性视角探讨城市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9—2018年长春市城市内部创新发展差异逐渐增大,局部区域相对均衡,整体呈现“西南集聚,东南分散”的空间特征;创新产出的空间单元数量逐渐增多,并形成“北低南高,四大核心”的空间格局;且伴随显著的高值集聚现象,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的空间聚集性促进了知识溢出效应;城市舒适性对于长春市创新产出的空间集聚有一定影响,休闲舒适性因子与长春市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整体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二位数制造业数据,探究了2000—2014年广东省制造业空间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广东省制造业以2005年为拐点,总体呈现先集聚后分散的特征,但行业差异明显。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珠三角地区保持高集聚的趋势,资本密集型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则以不同的扩散速度趋于分散。空间计量回归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及运输成本下降并非广东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原因,市场潜力及产业内联系所带来的正外部性抵消了土地等成本提升所带来的负效应。而且,各种影响因素在不同行业的作用不同:市场潜力显著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受政府行为影响较大,产业联系则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市流和连锁网络模型,构建了2000年、2005年和2013年中原经济区复杂产业网络的有向拓扑结构图模型,借助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和方法及PAJEK软件,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复杂产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演化特征。结果显示:1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马太效应",网络呈现出无标度网络的"择优增长"特征。2郑州、信阳和邯郸在中原经济区复杂产业网络中具有良好的资源控制能力和重要的地位,网络水平发育不明显,产业网络密度偏小。3在中原经济区复杂产业网络中,产业度与产业集聚系数表现出反向关联,与介数中心性呈现正向关联。4中原经济区产业网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朝着更加复杂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湖北省内A级景区和客源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计量方法系统探究旅游供需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湖北省旅游供需要素具有较强的集聚分布态势,供需状况整体较差且区域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资源和人口指向性;②客源密集的江汉平原腹地和交通不便、高等级景区稀疏的外围边缘山区供需联系强度较低,高等级景区集聚的区域供需联系...  相似文献   

18.
1990年以来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95年、2003年、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11年长春市卫星影像图,借助于Arc GIS技术平台,综合运用Global Moran's I指数、分形理论模型法以及缓冲区分析法,对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空间整体具有空间正相关特征,但工业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高的趋势,显示出工业空间具有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演变特征;2工业空间总体扩展方式为向外扩展,但具体呈现出"交通轴向扩展-轴间指状填充-交通轴向扩展"的特点;3工业空间演化呈现郊区化显著、多中心分布以及工业多次搬迁且不连续性的特征。在上述综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认为自然因素、开发区的成立和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与企业改制重组、城市规划以及交通是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交通区位条件是反映区域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分析其与空间开发强度之间的时空协同关系对揭示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以重庆市为例,通过指数建模、回归拟合及弹性系数等方法,揭示其间互动关系。研究发现:①研究区交通区位指数处于快速跃升阶段,区域差距有所缩小,空间集聚格局基本稳定;②空间开发强度指数数值整体偏低,增速差异较大,空间集聚格局呈单集聚中心向多集聚中心演进趋势;③不同类型的交通区位指数(内部、外部和综合)与空间开发强度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关联性表现出不同状态;④交通区位演化与空间开发强度互动敏感程度较高,各弹性系数空间集聚格局基本一致,但其形成机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运用GIS-ESDA空间分析框架,探讨2000年以来泛长江三角洲FDI空间格局演化,结果表明:FDI分布总体呈弱集聚格局,热点区分布较稳定,呈现以上海、苏州为核心的圈层结构;FDI增长格局逐渐由随机性向规律性特征转变,集聚现象日益显著,其热点区与次热区均呈现从南向北跃迁,由零星分布向团状集聚形态转变的态势;FDI总体差异逐渐减小,而且作用于整个空间尺度因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差异不断降低,空间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较显著。从各方向发展趋势看,东南-西北方向差异最小,东-西方向差异最大,且南-北方向差异逐渐增大,而其他3个分方向差异不断减小。最后,将FDI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集聚效应、技术势差、地缘关系、成本和市场容量5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