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于全世界的人类学家来说,1995年是一个堪称令人极为振奋的年头。因为就在这一年里,一大批考古学线索不断涌现。 最具轰动效应的发现,于1995年8月公布在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以美国人蒂姆·怀特为首的一些在非洲从事考古挖掘的人类学家说:他们在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交界处找到了一些原始  相似文献   

2.
<正> 我这次到河北来,看了一些东西,会见了一些老朋友,结识了一批新朋友,很高兴。更高兴的是看到大家经过一个相当时期的艰苦劳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天,大会安排我讲讲,我想就自己所掌握的材料,谈谈我对河北考古学研究的一些认识。 一、河北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地位 河北省是中国的一部分,河北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地位,也就是河北的古代历史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这里讲的河北包括北京市和天津市。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人类的起源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考古学为中心,不同学科的学者对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考古新发现的数量与性质令人欣喜,相应的研究也开拓出不少新的领域。综观这段研究史可以发现,考古学家从研究社会的角度,以历史学、政治学的语言去描述考古学学科的材料,体现了考古学学科的进步;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家则采用考古学材料去构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理论模型,完善与修订相关概念,说明考古学材料实际上已经成为早期国家研究的核心与导引。  相似文献   

4.
7月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美术史系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一行四人莅临湖北省博物馆、物考古研究所作学术报告。罗泰教授从西方考古学的角度谈到对中国考古工作及考古学研究的一些观点看法。他说由于语言障碍,许多西方考古学看不懂中国考  相似文献   

5.
董新林 《北方文物》2017,(1):102-107
鸟居龙藏先生是日本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本文利用最新的资料,对鸟居龙藏在中国的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其研究重心和学术贡献作了初步的评价。在中国考古视野中,鸟居龙藏在东北地区史前时代考古学和辽金考古学两个方面,有着诸多的首创发现资料和研究之功,是一名作出了重要成绩的著名考古学家。  相似文献   

6.
考古学自19世纪中叶在欧洲产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不同的发展.在欧美,史前考古学属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一支,研究希腊、罗马古典时代历史的考古学属于古代史研究的范畴;在中国,考古学一直被囿于中国古代史研究为主题的史学体系中.将考古学摆在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地位上,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归属问题,而是直接影响到考古学学科目的性、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论,总而言之,影响到考古学是不断发展走向成熟还是固守传统而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7.
在各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渗透,从事跨学科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民族考古学”作为考古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产物,因其对于推动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正日益受到人类学家特别是考古学家的重视。在国外,考古学诞生的初期(19世纪中期),人们就开始引用民族志材料来解释考古发现。本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新考古学的兴起,民族考古学正式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学者虽然早在五、六十年代就综合运用民族志资料和考古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但对民族考古学进行自觉的理论探讨,则是从80年代初才开…  相似文献   

8.
1992年6月在石家庄召开的第四次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苏秉琦先生正式提出“世界的中国考古学”的新课题,从而把中国考古学引进一个新领域。这一课题的概念,概括地说就是从用区系观点看中国到用区系观点看世界,是区系的中国和区系的世界,是中国面向大陆和...  相似文献   

9.
周少明 《民俗研究》2000,(3):135-142
1988年,Evelyn s.Rawski曾提到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研究中国丧葬习俗的方法及由此引起的一些争论。Rawski指出,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中国丧葬仪式的方法是不同的。就人类学家而言,他们关心  相似文献   

10.
欧美新考古学派,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崛起的著名考古学派,在世界考古学领域中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它所提出的一系列原理法则,倡导的理论方法和运用的技术手段,为欧美大陆不少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原始社会史学家所沿用。现在在英、美考古学界都占有着一定的领导地位。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学派,则尚未能在我国学术界引起足够的重视,得到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价。因此,我们认为,对新考古学派的理论体系及其研究方式进行一次科学的探讨,汲取其积极合理的成分,对于改进我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着的封闭、停滞状况,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所谓“新考古学派”,是本世纪六十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考古学流派。196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考古学者路易·宾弗发表了一篇《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的论文,在文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与传统考古学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同时,宾弗还利用大学的考古学讲坛发表了许多“富有鼓动性”的讲演,进一步阐发和论证了这  相似文献   

11.
正目次一中国人类学家的可能贡献:语言与比较二作为"比较法"基础的"历史法":小范围与细节发掘三"历史法"对"比较法"的单向制约:器物分类有"逻辑"四回应批评;讨论器物"功能"的路径五要"准确"还是要"合理"在李济去世后的二十年里,他的学生张光直通过检讨现代中国考古学发展史,有力地彰显了李济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尤其是扭转了大陆考古学界对李济的忽视。但张光直亦非无原则地赞誉,他相当中肯地提出李济在四个方面的影响~[1],同时尖锐地指出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历  相似文献   

12.
国外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1994年度《动物考古学研究动态》简介安家瑗袁靖(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动物考古学研究动态》是由美国动物考古协会主办,以刊登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文章目录和摘要为主的杂志,旨在介绍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一些最新动...  相似文献   

13.
迈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脚步即将迈进21世纪的门坎,各学科都在关心本学科在下个世纪的发展方向。如果我们想要预示21世纪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战略和前景,我们就必须将中国考古学摆在一个国际考古学研究的背景中,必须大致了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考古学发展的先进与局限,必须深刻、公正。客观地了解自己考古学现阶段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才能清楚地认识到下个世纪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方向,对改革什么。深化什么、避免什么、引进什么、发扬什么、创新什么等等现实问题,绘制自己的蓝图。这张蓝图靠一两个人是不能完成的,需要全国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文…  相似文献   

14.
帝王陵墓是中国古代墓葬中的一个特殊门类,明清帝王陵墓研究应该纳入中国考古学研究范畴。明清陵墓研究材料的来源有别于前代,进而影响到具体研究方法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考古学立场出发,结合利用相关学科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推进明清陵墓乃至宋辽以后考古学一些具体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历史记载极为丰富的国家。但田野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却是20世纪初叶的事情,而且可以说是受西方近代科学思想影响的结果,中国早期从事考古活动的人员中,也主要是受西方人类学或考古学训练的学者,这里有早年留学美国的李济、梁思永、冯汉骥等以及留学英国的夏鼐、吴金鼎、曾昭爝等。当然,中国传统的以“正经补史”为目的的金石学也对中国现代考古学、特别是历史考古学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初论公众考古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公众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并对如何将兴起于西方的公众考古学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如何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公众考古学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户晓辉 《华夏考古》2001,1(1):98-1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已经开始步入一个辉煌的时代.它在青春期曾被人指出的一些缺点和弱点(如自以为是、神秘主义、依附史学、缺乏反省)①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在史前考古学领域,特别是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大量发掘、整理,已经使史前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较清楚地显现出来,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也获得了新的认识,考古学也日益得到公众更多的瞩目.笔者正是由于近年来研究史前文化艺术的需要而对考古学给以较多关注,本文在此要讨论的不是考古学的有目共睹的成绩,而是中外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学在研究方向及方法论上的一种"偏失",也可以说是史前考古学所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史前考古学与诗性智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国内对外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中,中间理论(middle—range theory)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其主要原因是一些考古学者从中国考古学的现状和发展出发,感到“如果没有中间理论,许多现象是过渡不到普遍规律性的认识上面去的”(俞伟超:《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序言.三秦出版社,1991年),发展中间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了解它的来历和准确含义,然后才能根据中国考古学实际加以发展.确立这个前提正是本文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西方考古学走到了一个根本转折点,美国新考古学取代传统考古学并逐渐成为国际潮流。但是,经过了二十年锐意的探索和尝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方面新考古学并没有令人满意地达到当初所设想的目标,另一方面,考古学开始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流派纷呈,分支众多,目标、理论、技术、方法等都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新考古学究竟新在那里?传统考古学是否完全过时?当初新考古学所倡导的思想和憧憬的目标是否现实?一些考古学家开始冷静下来思考这门学科的变革历程和发展方向。特里格的这篇文章,就是这种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全面评估了新考古学的成就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考古学今后的发展做了进一步思考和展望。新考古学主张考古学的最高目标并非了解历史,而是像社会人类学家那样努力阐明和检验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而考古学实践已经证明,由于人类行为自身以及外界各种影响因素所带来的复杂性,这一目标事实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也许根本不存在这种规律。这种复杂性动摇了新进化论、严密的因果律和整合性,以及文化和社会的界限概念。在这种反思之下,特里格赞同考古学的历史学取向,强调对具体社会和文化作具体的研究,注意到人类行为的每个方面,并对决定文化演变的因素持更开放的态度,不仅注重内因,也注重社会之间的互动等外界因素。所有这些,事实上已经否定了新考古学家所提出的归纳法与演绎法之间、特定历史序列的解释与人类行为和社会文化进程的一般理论之间的严格区别。同时,特里格还赞成系统论的思想原则和“中程理论”方法,主张考古资料与历史资料的结合,探讨了从事知识与信仰领域研究的可行性,还特别提到了当代社会意识对考古学家的影响以及由此生发出的考古学研究的社会价值。作为著名的考古理论家,特里格视野宽广,知识渊博,长于思辨,而且富有一个真正伟大学者的人文情怀,这使他的思想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他的观点在西方考古学界具有广泛影响,也对考古学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更大普遍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的町田章先生,在国内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后不久,便在1987年9月的(日本)《考古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对该书的评论,他的目的是向日本考古学界介绍这本“总考古学界全力而反映中国考古学最高水平的划时代的著作”;同时,从一个外国人的立场对该书和中国的考古学界提出了一些看法.我在把它译为中文的同时,想就书评作者涉及的几个问题,并对比日本考古学现状,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企望国内能及时了解外国同行学术动态,以促进国内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