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战期间,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治理水害、坚持抗战,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党和边区政府制定农田水利建设条例和暂行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使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边区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积累了水利建设的丰富经验,对建国后的农田水利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变迁评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砜固区为考察对象,试图从经济结构的嬗变、政治形态的重构、裂变的文化层面等几个方面,阐述这一区域在政治强力推动下社会变动的历史景观。地权转移与实施减租减息政策,使农民得到了较多的经济利益;民主选举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改变了传统乡村的政治结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传播,促使农村社会在文化与观念的层面上发生震撼。这一区域的社会变动,不仅具有服务抗战的直接效应.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实验场.也深刻影响着新中国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3.
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与婚外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农村妇女中普遍存在着婚外性关系现象,形成了一个迥异于一般农村妇女的婚外性关系群体,她们在一定程度上叛离了"三从四德"等传统规范,具有勇敢、能干等群体特点,易于参加中共革命运动,尤其在妇女运动初期发挥了先锋和带头作用.然而,婚外性关系毕竟是社会病态和革命对象之一,故在妇女运动普遍开展起来后,这个特殊妇女群体迅速分化,大部分成为革命者,其余则被革命淘汰.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华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于敌后较早开辟的抗日根据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抗日根据地的货币金融在抗日根据地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华北抗日根据地在中共创建的各个抗日根据地中最具有代表性,因此通过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货币政策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根据地的货币在打击日伪经济侵略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背景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纪念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谨将我珍藏的全国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原始形势图[1]奉献出来,以飨读者。一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军队和政府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华南大块国土沦丧。中国共产党和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英勇作战,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共产党领导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战斗中生存,在战斗中成长,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先后建立起19个敌后根据地,地跨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国土,面积达1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多;八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着应客观反映中共华北地方组织在创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用翔实的史实说明,七七事变前后,中共华北地方组织已基本恢复。并成为华北最大政党,进而指出在八路军未投入开辟抗日根据地之前和八路军开始创建抗日根据地但暂时未到达的地区.中共华北地方组织即先机着手创建抗日根据地,首次提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分为三种类型,即以八路军分兵发动群众为主、八路军与地方党组织协同配合、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为主。  相似文献   

7.
朝鲜义勇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在华朝鲜反日独立运动人士组成的国际抗日武装力量。1941年初,其主力由国统区转移到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并改称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与八路军并肩作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的战斗业绩值得人们重新评价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广大的华北地区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和山东抗日根据地,总面积为333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300余万,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阵地。为获取民众的支持,巩固政权建设,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斗争和发展生产的同时,在各根据地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社会教育。在所有社会教育的形式中,冬学是最大量、最经常、最有效的一种组织形式”[1]。本文试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影响。一冬季是农业生产休整的时节,农民群众,特别是北方的农民群众,历来有冬季读书的习惯。“冬学”一词,…  相似文献   

9.
华北抗日根据地私人借贷利率政策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对中共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中的“减息”研究不够,对于减息政策缺乏“变”的认识,以为减息1分或1.5分是一以贯之的政策。实际上,除了禁止高利贷以外。中共政权对私人借贷利率的规定有一个演变过程,即:1942年以前新债旧欠一律减息1分或1.5分。1942年以后,鉴于民间借贷关系的严重停滞,转而采取私人借贷利率自由议定的政策。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不同,减租减息斗争开展的程度不同以及对中共中央政策领会深浅的差别,各个根据地对于新债旧欠做了相应的带有自己特色的规定。本以华北抗日根据地为例,对此做了系统考察。  相似文献   

10.
王炜 《沧桑》2009,(5):62-6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建立大片抗日根据地。为顺利开展工作并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通过理论宣传、文化教育等对根据地内的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尤其对旧的婚姻制度进行改造,推动妇女解放,真正使妇女的地位得到转变,从而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到爱国救亡运动中,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42年春至1945年夏,整风运动在中共全党普遍展开。虽然华北各根据地整风的推进迟于延安,但在上级督促及党组织自身建设需求驱动下,运动的重心同样从"学习"转向"审干"。为确保运动达到预期目标,中共在对审干步骤做出设想的同时,兼用思想和组织两种领导方法。与整风紧密结合的审干工作十分重视发动干部进行"自我批评"。经过"反省""坦白",干部的思想意识和作风得到了初步改造。随着对敌斗争形势日益紧张,延安的整风发展为"抢救运动",并蔓延至华北各根据地。察觉运动出现偏差后,中央及时对华北下达一系列纠"左"指示,各地党组织在开展以甄别平反为主的善后工作时亦付出了努力。通过整风审干,中共不仅净化了党的组织,统一了全党思想,还探索出一套战时党员骨干的训练方法,为夺取全国政权做好了干部准备。  相似文献   

12.
段建荣 《沧桑》2008,(3):65-67
抗战时期,为了战胜天灾敌祸,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在根据地党和边区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各种群众团体积极推动下,通过确立公正合理的办社原则与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各类合作社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践证明,合作社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根据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灾民的生活,成为战胜天灾的有效途径;也成为支援抗战的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党在抗日根据地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冬学运动,利用农闲季节,对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冬学的领导是由各级党委的宣传部门、政府的文教部门和人民武装部门,以及农民、妇女、青年各群众团体,共同组成冬学委员会,聘请村上粗通文字的人或小学教师来教课,根据群众的需要组织学习。每年农  相似文献   

14.
1937年9月23日,八路军总部进驻五台山南茹村之后,根据毛泽东在八路军出征以来,连续发出关于在山西建立抗日根据地的一系列指示和抗战形势的发展,总部和军委前方分会决定,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晋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对于开辟全华北及至全国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战之初,大批青壮年参军入伍后,其家庭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生存状况恶化,已威胁到部队的巩固和扩大,影响到华北抗日根据地社会的稳定.对于抗属的生存状况,中共政权给予高度关注,并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健全优待抗属组织、开展优待抗属活动、发挥模范人物的带动作用等应对路径,改善抗属生存状况.政府改善抗属生存状况的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及华北抗日根据地代耕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陕甘宁及华北抗日根据地为无劳动力或劳动力不足的抗日军人家属实行代耕的原因、措施,揭示了代耕对明显改善抗属生活水平,推动扩军与归队工作、激励士气,带动生产、凝聚人心、鼓舞全民抗战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抵陕后,华北抗日根据地工会是抗战与生产的关键,兼有接续阶级革命与维系乡村秩序的双重使命。出于战时动员目的,中共亟需隐晦阶级观念,引领村庄日常劳作,确保全员参与抗战生产。随着自上而下政权体系建立,增资运动作为配套的动员形式,巧妙地平衡了各阶级博弈,持续建成了趋向合理的再生产机制。公营工厂“三三制”实践了组织、教育与维权相结合,解决了中共革命的基本矛盾,提升了乡村动员的深度和广度。抗日根据地工会角色由当时的历史环境造成,其实质在于完成人与生产力的解放。在各方犬牙交错的时空里,既要放手发动革命,更要确立社会秩序。这种特质源自于中共革命的理论内核,也折射出革命与乡村互动不可避免地走向“有序革命”。  相似文献   

18.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造傅建成对旧的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与恶习进行根本性的改造,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健康合理的婚姻制度,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以往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中,这一问题尚未引起注视。本文仅就华北抗日...  相似文献   

19.
张玮  王莹 《安徽史学》2016,(5):90-99
抗战时期,中共在华北及陕甘宁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女性解放的努力,通过立法确立了保障女性权益的制度体系。同时,为鼓励在各个领域表现卓越的妇女,根据地政府又实行了相应的奖励制度,给予其政治肯定和生产资料支持。期间,涌现出大批模范妇女;其中,人数较多且备受关注者则是劳动英模。这些女性劳模基本上都是贫苦出身且未受教育的农村妇女,但其既是中共妇女政策的积极响应者,又是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区的代表人物,亦是一面抗战与生产的大旗。女性英模塑造及其大力宣传无疑是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成功实践;不过,这种将女性"工具化"的政治活动亦带来了一些须认真省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的考察刘萍抗战中期,从生产度荒中发展起来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简称妇纺运动),不仅为根据地顺利度过灾荒起过功不可没的作用,而且把抗战爆发后根据地妇女运动的发展推进到崭新的阶段,在中国妇运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历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