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参与意识是公民主体意识至关重要的部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必须重视其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实行的"阳光信访",既营造了激发大学生公民参与热情的公民文化氛围,也拓宽了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实践平台,提高了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实践能力,对培育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正确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缴费上学制度的实行,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高校中学校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的事情屡见不鲜,学生的维权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正确认识学生的权益意识,是做好学生维权工作的基础。引导学生维护自己的权利,是做好学生维权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公民"二字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构建,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公民对于自身权利与义务的追求以及对于国家政府的认同感,直接反映着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对于公民意识的形成有着直接作用,这个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络社会对于公民意识形成的作用,进而得出对于现实社会公民意识构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佳佳  武彩精 《沧桑》2014,(4):73-76
随着我国公民民主要求的提高、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增强,公民监督权,不仅局限于对防治官员腐败、净化政权有着重要意义,更在于它是增强公民对政府信任感、认同感和服从意愿的有效路径。公民监督权是将公民对强力的被迫服从转化为对权威的自愿遵从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政府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意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君 《攀登》2010,29(2):119-122
社会主体法治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和核心。法治意识作为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构成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它既是法律规范化的思想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笔者从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对公民进行法治意识培养和教育的措施与办法。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教育是高中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公民意识教育并没得到应有的重视,高中生存在缺乏公民意识的现象,本文分析了高中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并给出相应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7.
柳辛 《沧桑》2009,(5):97-99
我国从1987年9月被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接纳为正式会员,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在消费维权建设方面初具规模,但是由于经营者贪图利益、制度不完善、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等种种原因,消费维权仍然亟待改进。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同时,消费者也应当积极防御,这样才能建设和谐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病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增强,医疗纠纷逐年上升;针对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体会狠抓、提高医疗管理质量和病案质量管理工作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谭子荷 《神州》2013,(16):176-177
"公民社会"是中国知识界的新课题,公民道德建设则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公民道德是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确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民公德意识的强弱,遵守公德规范的状况,直接反映着公民素质,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也对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公民道德的建设中,必须正确理解、认真处理好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点和重点,以及公民道德建设与"三德"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丽洁 《神州》2012,(11):236-237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日益深人人心,各级环保执法机关不断提高执法意识,强化执法手段。营造执法氛围,环保执法力度正在明显加大。但是,环境保护执法依然很难,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随处可见,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还较普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环保执法存在的障碍是一个重要原因.消除障碍成为深化环保执法工作、推动执法进程的根本出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公民的民主权利提升.维权意识增强,全社会乃至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等因素使公众比以往更加关心生存、生活环境.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依法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张安新 《神州》2011,(8):99-100
网络给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影响到了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意识是公民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础,对现代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网络政治参与对公民意识形成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主要从公民意识形成的规律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岳凯敏 《黑龙江史志》2013,(13):296+298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公民意识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种人""、三平"精神,是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的应有之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给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的培育带来双重影响,现代公民意识尚未真正确立。今后一个时期,应从大力发展中原经济、夯实民众民主意识、建设新型法治中原、开展多渠道教育等途径进一步构建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和蓝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公民及其财产实行普查,划分财产等级,确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这是罗马城市国家一项重要的组织制度。这一制度随着罗马城市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在共和时代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后来由于城邦制度逐渐瓦解才趋于衰落。在罗马城市国家存在的历史时期,公民按财产分为等级同贵族、平民的等级区分交织在一起,显示了罗马公民集体或称公民公社等级制度的特点,构成了公民集体组织结构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限于篇幅,本文专门论述罗马划分财产等级的起源,探讨其原则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攀登》2016,(5)
公民监督权是现代社会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信访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信访是实现公民监督权的一项重要制度。信访功能主要体现政治监督与补充救济两项,在现实中,通过完善信访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公民监督权。  相似文献   

15.
滕永直 《沧桑》2011,(1):29-30,44
在城市道德建设中,将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范畴,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增强公民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与生态道德责任感,使生态道德教育植根于公民道德思想体系中,是提高公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注重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李江江 《丝绸之路》2011,(2):119-120
美国特殊的历史、国情要求其公民具备较强的公民意识,众多因素促成了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领先局面。自强、自由与社会责任是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贯穿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整个过程。本文从历史追述的角度论述了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缘起及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国内公民社会权利演进为视角,探讨中国"绿卡"改革面临的永久居留资格待遇的界定以及相关问题。首先,考察永久居留资格待遇的内容,并将其与公民权利的研究相联系。其次,梳理中国的公民社会权利发展历程,重点分析地方户籍身份问题。最后,基于"绿卡"改革与国内的相关改革平衡与协调的立场,讨论"绿卡"资格待遇改革不同方案的可行性。论文认为,"绿卡"改革以吸引国际人才为宗旨,但不能以损害本国公民权利和公民意识为代价,不能形成永久居留外国人的"超国民待遇";中国的公民权利建设还面临一些挑战,这是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的重要约束性条件;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大方向的人口管理改革与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需要协调推进;一个公民权利和公民意识健全、社会凝聚力强大的国度是吸引国际移民的基础,也是中国进一步开放和走向世界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关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提高公民民主法制意识与民主素质相结合,从国情出发与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相结合,积极审慎与稳妥推进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公民意识是伴随着"公民"概念的出现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现代意识。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应该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更应该是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高素质公民。本文以第二部分为基础,提出了对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西方成熟的市民社会,中国仍然缺乏有效的维权制度,大众媒体在维权运动起着推动舆论、促成事件解决的独特作用。在网络维权运动中,新旧媒体互为信源,共同设置舆论议题。网络媒体发挥即时性、互动性的优势,传统媒体则体现报道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两者互相分享信息,依托各自优势,实现互动与融合,推动维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