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12,(8):90-90
日前,据中国楠木第一家一室雅楠香集团公关部宵布,“嘉木琳琅”椭木古㈦家具交易中心在北京西三环红木街即将挂牌试营业,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楠木古旧家具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11,(8):87-90
在起自上世纪80年代的占典家具热、兴盛于世纪之交的红木家具热之后,2011年堪称“楠木家具复兴元年”,其标志性事件是:室雅捕香中国楠木第一家和金贵楠雅金丝楠家具艺术馆开业,楠术家具以其“皇室背景”和华丽身姿横空出世,引领中国古典家具文化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马智勇 《收藏家》2011,(8):85-86
一.楠木家具收藏应以桢楠为起点,以虎皮金丝楠木为最佳。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楠木品种很多,且因产地不一而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差异很大,广大收藏者对此有如雾里看花。据调查研究,我国楠木品种主要的有近百种,但以桢楠品质最优,原因有三:一是桢楠木质最为细腻,温润如玉。  相似文献   

4.
周京南 《收藏家》2011,(6):83-84
在中国传统的家具用材中,楠木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楠木从其进入人们视野开始就被打上了尊贵的标签,成为帝王贵胄独享的专用木材。特别是楠木在明清两代又称为皇木,法令规定只能用于皇室建筑和家具,否则会因僭越礼制而获大罪。作为"皇家专用建材",主要是因为楠木有着其他木材无与伦比的优点:第一耐腐,埋在地下可以千年不腐,  相似文献   

5.
<正>金丝楠木圈椅三件套、金丝楠木弥勒佛摆件金丝楠是材质中有金丝和类似绸缎光泽现象的楠木(包括帧楠、紫楠、闽楠、润楠等)的泛称,而在古代和近代,金丝楠是紫楠的别名。金丝楠是中国特有的名贵木材,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相传在明末就已濒临灭绝。金丝楠木性稳定,不翘不裂,经久耐用,且性温和、冬暖夏凉,香气清新宜人。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和家具,古代封建帝王龙椅宝座、龙床也都要选用优质楠木制作。用其制作的家具或雕刻摆件历来为皇宫贵族所喜爱。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11,(6):85-86
在北京市建国路58号大院内,有一家金贵楠雅金丝楠家具艺术馆,拥有金丝楠木藏品200多件,总价值超过16亿元人民币,其中单件过亿元的传世藏品有4件。这里的金丝楠木家具全部严格按照清朝内务府造办处的标准进行选材、设计和制作,想来这里参观购买必须是室雅楠香楠木家具旗舰店的会员或者会员强烈推荐者,不对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7.
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地理分布变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地理分布变迁研究蓝勇樟科楠木属(PhoebeNees)楠木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经济林木。古代楠又写成,又有称其为赤、交让木。在历史时期中国楠木生长的地理分布远比现在广阔,成林面积十分广,在中国经济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最注重...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间家具是地方历史的重要反映,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天水市博物馆馆藏传统明清民间家具类别齐全、数量较多,传承了我国传统古典家具的历史基因,又与天水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民俗文化等进行融合,呈现出类别多、造型美、结构稳、装饰题材丰富、陈设组合灵活等特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天水地区明清传统民间家具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天水市博物馆馆藏明清传统民间家具为切入点,结合天水民俗博物馆的家具展陈案例,进而总结天水地区传统民间家具的特征、陈设组合,及其所体现的天水地区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9.
家具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器具,近千余年来,低矮型家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至宋辽以后,高大型家具普及并成为社会生活主流。近年来,大同地区发掘了多座辽金墓葬,除壁画墓绘有的家具式样外,还出土了大量家具类模型。本文试以此为线索,通过大同地区辽金墓出土的家具概况,简要分析辽金两朝家具的式样、特点、功能及装饰风格等。  相似文献   

10.
胡德生 《收藏家》2007,(1):55-56
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的升温,对于古典家具材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和提高,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模糊概念和错误认识。本人曾写过有关明清家具材质方面的文章,时过境迁,过去的认识显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很不够,有些具体问题看来明显是错误的或不够全面准确,须对古典家具的材质做一次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家具用材主要有:黄花黎、紫檀、酸枝、花梨、铁力、乌木、鸡翅木、楠木、樟木、影木、黄杨、榉木、榆木、桦木等。近年从国外进口的大批木材,品种繁杂,名称也很混乱。有些商家故意玩弄文字游戏,广大消费者又缺乏对各种高档木材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