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扶风黄堆老堡三座西周残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扶风黄堆老堡三座西周残墓清理简报罗红侠扶风县黄堆乡黄堆村、有一片很大的西周墓地1980年周原考古队曾对其进行过钻探和试掘由钻探可知。该墓地东起法黄公路.西到村西初级小学、南到老堡涝池边.北到大街中心.面积约百亩以上.老堡西涝池的北边.原是一处高地。近...  相似文献   

2.
在山西祁县,沿明清川陕官道从著名的乔家大院向西3公里,就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谷恋。这个看似普通、宁静的小村庄,却有着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太极园圃堡,礼乐儒商村”的传统格局和文化特色。明代根据风水理论整体规划的“四方八面”、平面呈太极阴阳鱼形态的防御性村堡空间格局至今保存完好,清代逐渐形成的“七星拱卫、一水绕村”的村庄环境格局清晰可辨。村内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类型丰富,工艺精美,家家悬挂古雅、吉祥的三字或四字门额。  相似文献   

3.
那个被神化成"当代艺术教父",或者被丑化成宋庄黑社会老大的,都不是老栗京郊宋庄小堡村的通透庭院里,栗宪庭的第二任妻子廖雯抽一口雪茄,把宽大的阔腿裤索性拉到膝盖以上。  相似文献   

4.
著名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的余脉由山西向东延伸进入河北,分南北两支将蔚县合抱起来,桑干河的支流壶流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县,形成了一块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米粮川”.几千年来,蔚县一直是塞北进入华北平原的咽喉要道,战时为兵家必争之地.那时期的民居、庙宇、戏台以及谜一样的文化和风俗,风采依旧,最大特点则是它的古城堡,历史上有八百庄堡之说,无论是南山脚下还是北部丘陵或是壶流河两岸,随处可见一座座古老雄宏的城堡,可谓有村就有堡,见堡就是村,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堪称一绝.  相似文献   

5.
1963年10月2日,北辛堡村公社社员在村西北打薯窖时发现了6件铜器。3日晨即向政府作了报告。县教育局曾派人前往调查,并暂把文物运到县文化馆。随后即将铜器运到省文物工作队妥善保管。北辛堡村在怀来县城(即沙城)东约25公里。村南不远有妫水河,  相似文献   

6.
正明长城从晋冀蒙交界的平远头村进入山西,继续向西延仅仅几公里,就在新平尔村折了个弯儿,从东西走向变成了大体的南北走向。过了西洋河,又过了新平堡后,一直迤逦向南,先是到达保平堡,然后继续翻山越岭,在山里经过桦门堡,翻越过整座大梁山之后,就到达了李二口。大同市天镇县的长城资源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7.
李润(堡)镇是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重要军镇,为羌人聚居地,前秦、后秦、夏国以及北魏都先后在此设堡立镇,后两者还于此一度设置为豫州、华州治所。李润(堡)地理位置重要,与北朝重大事件诸如移民反叛、置军镇、设州治等关系密切。李润堡人、宕昌公王遇在家乡为冯太后和孝文帝祈福建立晖福寺,陕西澄城县北寺村为《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发现地,结合元燮《请移华州治冯翊表》所载,李润(堡)镇应在陕西澄城县北寺村。  相似文献   

8.
山西晋中开发区的北六堡村,有一经久不衰的传统民俗活动——腊八节"抬冰山"。据说过去北六堡村这一带夏季多冰雹,地里的庄稼常遭冰雹袭击,于是村民们每到腊八就抬起"冰山"敲锣打鼓,以求驱除冰雹灾害,寄托了村民们对于来年五谷丰登的期盼。  相似文献   

9.
《文史月刊》2014,(11):F0002-F0002
王家屏纪念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桑干河畔九龙湾河阳堡村西600米处,在王家屏基地(曾是明代晋北地区最高品位的御修坟)原址上修建,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纪念园建筑是典型的明代晋北民居风格,古色古香,极富我国北方民居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木门道访古     
木门道,单从字面上看,就是通过峡门运送木头的路。现在的甘肃陇南礼县和天水的秦州都有木门道这个地方。礼县盐官镇附近的罗堡村与天水牡丹乡木道相连一线,所属地理位置与史书上记载的木门古道基本吻合,也就是说,木门古道地域范围较广,天水和礼县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11.
亢骜 《丝绸之路》2005,(2):29-31
号称西部之最,建筑布局为“一品当朝”,形呈“凤凰单展翅”的瑞安堡(也叫王团堡子),位于甘肃省民勤县城西南郊35公里处的三雷乡三陶村,始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系原地方保安团长王庆云(字瑞庭)的庄堡,占地面积5089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道德学术两纯粹──记佟冬同志孙玉良1905年7月27日,伴随辽南大地日俄战争的枪炮声,佟老诞生于辽阳县城西北的西河堡村。幼年时代,因岁月艰难,家境贫寒,佟老未能及时入学开蒙。辽阳素有向学的乡风,曾享有"中原名士半辽阳"的美誉。远在战国时,这里就是辽东...  相似文献   

13.
<正>"六堡茶"的发源地是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因地域而得名"六堡茶"且流传沿用至今,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也就是说,六堡茶的核心产区就是六堡镇。核心产区的六堡茶,当地人叫"三原"六堡茶。"三原"为原种、原产地、原工艺。即采用原产地的原种六堡茶叶利用原工艺(传统工艺)制作的六堡茶,简称为"三原"六堡茶。"原种",即生长在六堡镇(含旧称五堡的狮寨镇,下同)境内的本地六堡茶群体种。"原产地",即六堡镇,也就是六堡茶的发源地。整个六堡地域独特的气候环  相似文献   

14.
辽大同军节度使许从赞夫妇壁画墓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现于1984年,位于大同市西南近郊新添堡村南部,东北距离明清大同府城南墙约6.5公里。这一带是大同市文物埋藏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曾先后发现过唐、辽、金、元历代古墓群,出土大批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15.
清初的土默特蒙古以游牧为生,康雍乾时期则以土地放垦为契机,吸引大批汉人从山西移入。此后,蒙古、汉人逐渐定居,形成大量村落。清末以来,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社会动荡,"匪患"频仍。地方政府和蒙汉民众通过修堡与并村等措施,应对时局变化。人们在采取上述举措之时,又受到特定自然环境制约。在山地,村小人稀,很难组织人力物力修建围堡。在平川,村落规模相对较大,有能力修建围堡。总之,在自然、人文等各种因素促使下,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聚落形态发生了深刻改变。  相似文献   

16.
心镜千秋     
<正>明朝中晚期,山西徐沟县有个叫怀远的村庄,陈姓大户久居于此,堪称名门望族。他们生活在这里,或事耕事读,或为商为贾,凭岁月的积累,村中富户多了起来。于是高宅连甍,大院比脊,故有怀远堡之称。所谓怀远、怀远堡,即今山西省清徐县西怀远村之旧称。万历年间,堡中有位庠生名陈肃,娶妻王氏,生有一子,视如掌上明珠。这个陈家小儿自幼在双亲诗礼传家、忠孝爱国家风的熏陶下,  相似文献   

17.
得胜堡坐落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村中,北距长城墙体650米左右。现存堡城,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墙体包砖已经不存,所留土夯墙体保存基本完整,残高3-7米。堡城只在南墙中部设一门,砖券顶,拱内侧高5.7米,外侧高约4.5米,门道内侧宽4.3米,外侧宽约3.7米,长约14米。  相似文献   

18.
每年农历五月初六,你如果有机会到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一定会看到南朗崖口飘色壮观的出色场面是日,早上九点左右,崖口各个堡(自然村)都将自己收藏了一年的飘色请出来,整理好队伍,然后一齐出堡,各堡的飘色汇同一起后,游行在崖口各个堡的村道上,蔚为壮观!参加飘色巡游的有头牌、旗幅、罗伞,以及八音锣鼓、崖口板龙等,热闹的场面,不仅吸引了崖口村民和周边的村民,就连远在海外的华侨与省港澳乡亲,在这一天也全赶回来参与盛大的飘色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和宋代摩崖石刻,结合实地考察,认为文献所谓"西蕃、夏贼往来便道"为甘肃永登县水磨沟一线。在这条道路上,北宋以湟州为据点,由南往北先后夺取南宗寨、古骨龙城(震武军)、仁多泉城、石门堡,威胁西夏卓啰和南监军司。北宋湟州(邈川)为今青海民和县史那古城,南宗寨遗址为今永登县连城镇连城古城,古骨龙城(北宋震武军)在水磨沟山峡中、永登县民乐乡卜洞村登登城,仁多泉城在今永登县民乐乡铁峰村羊胸子城,石门堡在今永登县民乐乡三角城村的三角城遗址,统安城为永登县通远乡新站村新站古城。西夏卓啰和南监军司是连接庄浪河谷地和水磨沟的节点,其古城遗址在今甘肃永登县中堡乡罗城滩村。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二年二月底,宁陵县华堡公社,前华岗村社员在取土时发现一只古代木船;经报省文物局批准,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于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一日至二十一日到现场进行了发掘清理,现将发掘结果报告于后:前华岗村位于宁陵县南四十华里,东距华堡公社二华里,西北距张弓镇约十华里,南距柘城县城五十八华里。木船出土地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