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罩男”的演绎过程,透露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的要件:公民自发,媒体自觉,官员自律  相似文献   

2.
小众化传播是时下电视媒体竞相使用的一种传播手段。频道设置专业化、节目设置本土化、服务范围社区化是它的表现形式。要以小众化传播定位电视媒体和电视栏目,在受众定位、方言节目、民生新闻等方面小众化传播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文梳理了欧洲华文媒体的发展历程、华文媒体的分布类型与华文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探讨了华文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认为这种跨文化传播不仅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当地华侨华人社会,更重要的是传播到欧洲主流社会,从而推动欧洲对中国的认知,增进中外文化的了解、交流和互信。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面临严峻挑战,融合发展成为大势。华文媒体在强化其新闻性的同时,文化传播功能必将得到更多的体现,这是适应中国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推出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的长篇人物特稿和亲民老照片之后,中共高层领导人的新作风再次受到国际社会和海外媒体关注。舆论认为,这种图文并茂的传播形式首次集中披露七常委的经历、政绩、风格与家事,具有提升透明度等多种意义,凸显出中共领导人的政治转型。香港《成报》文章称,系列特稿打  相似文献   

5.
费越 《神州》2011,(9):143-143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介质、载体和平台,作为一种信息渠道,其特点是形式多样、与时俱进。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体不仅承担着政府口舌的重要功能,逐渐演化为大众交流交互沟通的平台。媒介即讯息,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各种新奇有趣的媒介形式、灵敏的信息反应,丰富感性的资讯内容。刺激和争夺着受众的感官和眼球。媒体的广告实质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活动。本文从媒体广告形式、媒体广告创意类型、媒体广告特点等不同方面分析和探索媒体类商品的广告传播特点。总结促进媒体发展和前进更多更丰富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费越 《神州》2011,(20):143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介质、载体和平台,作为一种信息渠道,其特点是形式多样、与时俱进。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体不仅承担着政府口舌的重要功能,逐渐演化为大众交流交互沟通的平台。媒介即讯息[1],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各种新奇有趣的媒介形式、灵敏的信息反应,丰富感性的资讯内容,刺激和争夺着受众的感官和眼球,媒体的广告实质是一种注意力经济[2]活动。本文从媒体广告形式、媒体广告创意类型、媒体广告特点等不同方面分析和探索媒体类商品的广告传播特点,总结促进媒体发展和前进更多更丰富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李红霞 《神州》2013,(7):241-241
媒体是社会环境的检测者和守护者,是先进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遗憾的是,当下新闻报道逐渐娱乐化,且有加深之势。花边新闻、凶杀暴力、物质拜金等低俗内容充斥媒体,其"社会良知"的形象已严重受损。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必须反思,在自律与他律的约束下,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促使新闻媒体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双 《旅游纵览》2011,(3):155-155
<正>1.数字媒体与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而媒体不但是文化传播的介质和载体,它本身还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信息时代,数字媒体已经显现出它在媒体领域、产业领域以及文化构建领域的勃勃生机。1.1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  相似文献   

9.
王天奇 《神州》2013,(3):18-19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的论述,引起与会代表们的热议,体现了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和重要的社会主体,并不是被动地承担着传播的任务,其发展也成为社会前进的一种力量。本文借鉴西方社会发展与媒体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施拉姆等西方传播学者的理论为纲,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试述新闻媒体的批判功能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不可或缺。并针对媒体批判功能发挥的现状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陈哲 《神州》2012,(33):37-37
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负担着一个国家民族各种传统文化传播的使命。地方媒体有责任把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然而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一些传统文化消亡的速度。如何拯救传统成为媒体人新的课题。淮海晚报不满足于常规的文化报道,自己组织群众搞传统文化活动,起到非常好的社会效果。要在活动中找到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规律,积累更多经验,是研究新时期下如果经营运作传统民俗、弘扬发展地方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科目。  相似文献   

11.
刘聪 《神州》2012,(15):111
作为媒体传播内容组成部分的广告,应该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本文试图分析了媒体广告应该如何承担其社会责任,更好地为受众、企业、媒体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任丹 《神州》2013,(9):168-169
在当今社会中,信息传播越来越快,肩负重要社会职能的媒体,其地位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在司法公正面前,公众往往期盼媒体依靠自身的舆论自由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司法,但媒体与司法独立之间的矛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通过对媒体监督权依据的阐述,结合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现状,试图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温柔柔  刘红英 《风景名胜》2020,(1):0022-0022
唐朝统一后使得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展,一系列的开放包容的政治政策使得唐朝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汇中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氛围之下的唐朝女性服饰亦随之变得更具开放性和多元化,在女性服装历史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与唐代服饰的结合更利于服饰文化保存和传播,数字媒体传播具有互动性、整合性、多样性等特点更为生动展现其内涵魅力加持,于民族文化发扬传承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段传亮 《攀登》2011,30(3):26-30
新兴媒体的发展,在丰富信息传播渠道、拓宽传播广度和深度、提高领导效能的同时,也以其强大的功能深刻改变着舆论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环境的更加复杂化,给党的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和党的执政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影响。认清当前执政的舆论环境、了解新兴媒体的强大功能、把握新兴媒体传播规律、掌握新兴媒体的操作技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媒体在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中的失误主要表现在缺乏早期的预警与监督,原因是媒体与记者职业道德意识不强从而缺乏独立调查精神、媒体行业利益使然、公众利用媒体传达诉求的意识淡薄;而媒体在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中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对信息的及时透明传播、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上。媒体在三鹿事件报道中的"得"与"失"有2点启示:建立信息预警系统,完善立法、扩大媒体的报道权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媒体监测社会环境与信息沟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金莹 《神州》2012,(28):251-251
有着“第四种权力”美称的媒体在当今社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媒体传播了大量的信息,成为受众最直接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媒体也成为社会公信力的代表,民众对其寄予越来越大的信任和支持。在公众、政府、经济交织的复杂现状下。媒体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同时又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这成为当前信息化和网络新时代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攀登》2021,40(5)
媒体融合发展对新时代党史教育提出新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迭代融合传播要求党史宣传教育方式应具多样性,主流媒体与商业媒体集约融合传播要求党史宣传教育主体应具多元性,大众化媒体与专业性媒体融合传播要求党史宣传教育内容应具多重性、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互补融合传播要求党史宣传教育视野应具开拓性。媒体融合发展视阈下进行党史教育应遵循单向性与交互性相结合、把关性与多元性相结合、普及性与提高性相结合、全球视野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原则。新时代,应从完善党史教育互动交流机制、效果评价机制等方面拓展党史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8.
蒋少华 《风景名胜》2021,(6):0136-0136,0138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媒体也在不断进步,导致多种社会元素发生极大程度的改变。在如此情况下,摄影文化的传播也需要迎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特点积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才能够紧跟社会元素的发展。综合来看,新时代背景下有关元素对摄影文化传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促使其发生了改变,有关文化传播也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困境,文章针对这一系列特点,对其具体影响等方面充分认识,然后结合当下具体特点,采取适宜性的措施和策略,积极促使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摄影文化传播的不断进步以及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19.
李宁 《攀登》2012,(5):141-14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其它媒体不同的是,电视新闻在采访手段和传播形式上具有独特方法和优势,电视传媒从业人员应注意发挥电视新闻声像并茂的优势,通过策划、采访、拍摄、传输、编辑、制作等新闻细节,准确、生动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全过程,通过现代传媒多样化技术手段,增强电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王茹 《攀登》2011,30(3):114-116
电视媒体既要服从市场规律,又要服从政府意志,政府控制与市场动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成为中国电视业的显著特征。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新环境,使中国电视媒体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意识形态宣传机构和市场盈利机构的"双重身份"。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中国电视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