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汉口中山大道885号波衣也琴行,武汉和湖北有名的老字号。自外祖父林财鹤接手波衣也以来,经舅父林冠球苦苦经营,到我手上可说是第三代传人。由一个家族一代接一代,将一家老字号支撑百年,其中有多少外人所不知的酸甜苦辣?1906年,汉口英租界有了波衣也1906年,汉口英租界有了波衣也。居住在澳大利亚的一位武汉人查到一本英文版《香港建市》,从中获得相关资料。还有一本1908年出版的《万歳株式会社(BANZAI)矿物资源公司年鉴/中国,  相似文献   

2.
梅兰芳原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京剧世家,是中国京剧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表演艺术大师。2008年12月,导演陈凯歌拍摄的电影《梅兰芳》首次将梅兰芳的形象搬上了银幕,梅兰芳所铸就的传奇人生再次回到人们眼前。也许很多人对梅兰芳真实的情感生活不甚了解,更不知晓都有哪些女性曾经步人过这位艺术大师的情感世界?他们之间到底经历过怎样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3.
《世界》2008,(8):168-169
什么是文化?书上的定义说文化是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我说文化就是你看到的一切,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是的.凡是去过欧洲的人,想必都对他们的“死板”和“傻”留有印象。这就是他们的文化一爱认死理。  相似文献   

4.
很难定义这群18岁出国远行的年轻人。 他们部经历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期教育,都或多或少学过些乐器,加入过一些社会活动或组织,都曾有过10年后看来觉得荒诞的梦想……但面对他们时,仍觉得每个高中生都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5.
《山茶》2010,(10):42-43
如今的玉树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一切如常还是满目疮痍?那些幸存者到底过得怎么样?日常的生活与幸福是否已经回到他们身边?从北京到西宁,从西宁到玉树.”一汽丰田玉树探访爱心之旅“一行几十个人对”玉树”的讨论从未停止.脑中所有的想象也都离不开“玉树”二字。这其中.最让人魂牵梦萦也最让人揪心的问题无疑是——那里的孩子们怎么样了——他们是否能够吃得饱穿得暖?  相似文献   

6.
彭玉麟在中国近代史上既镇压过农民起义,又参与过反侵略战争。他既是一个传统士人,又是一个倡导“西学中源”的人。世人多论及历史功绩,尚未涉足于对本质的探索。然而,一切现象均是根源于此的。惟有把握其人文思想才可能找到解读其传奇人生的真正钥匙。  相似文献   

7.
中国富商收购法国酒庄后突然遇难的悲剧,再次把买酒庄这样一个看起来极其小众的事情摆在了大众的面前。有多少国人在法国购买酒庄?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是为了买酒,还是为了买庄?  相似文献   

8.
王文元 《文史天地》2003,(10):26-27
司马迁《史记》本纪以炎黄开篇。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文革”时什么都不祭祀了,还是要偶尔提及炎黄,因为炎黄算是中国文化的底线,把炎黄掀翻了,“中国人”也就不存在了。显然,“炎黄子孙”之称谓反映了中国人对权力的服膺。炎帝黄帝彪炳史册,都是因为他们握有权力。正因为他们权重,后人才把一切光环都投射到他们身上,把一切发明创造也都附会到他们身上——炎帝(有炎帝即神农氏之说)尝百草,几乎发明了一切当时最需要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华中鲁艺“三英杰”丘东平、许晴、刘保罗□刘小清1941年初诞生于苏北盐城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大江南北诸多文化人络绎不绝汇集其间,可谓群星璀灿。其中有三位杰出的文化工作者,他们都有着传奇的经历,都曾在30年代就活跃在中国的文坛、艺坛上。他们在苏北为...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每个人都有一段惊心动魂的传奇;这是一条死守信仰的战线,每个人都为了同一个黎明奋勇向前;这是一个血色惊澜的战线,每个人都做出了无悔的生死抉择。他们是伪装者,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他们是听风者,守护永不消逝的电波;他们是利剑,  相似文献   

11.
潘潮玄 《世纪》2023,(4):28-32
<正>革命传奇老人胡允恭、文坛奇女子丁玲、报海奇人徐铸成,这三老一生在各自领域均有不凡表现,但也都曾遭到莫名奇冤。在他们大落或再起的转折点上,我都曾跟他们共处过,也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往事并不如烟,仍有存真于史、警示于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适远 《丝绸之路》2009,(19):42-43
这是一个有关英雄民族的传奇,更是柯尔克孜人寻找祖先身影和声音的传奇。“这是祖先留下来的故事,不唱完它怎么能行呢……大地经过多少变迁,河谷干涸变成荒原,荒滩变成湖泊,湖泊又变成桑田……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化,雄狮玛纳斯的故事,却一直流传到今天。”柯尔克孜人热爱草原、热爱他们的英雄史诗《玛纳斯》。  相似文献   

13.
赖晨 《文史春秋》2011,(12):32-35
1912年至1920年的《鲁迅日记》中曾经50多次提到过季自求(季天复)这个人,南通图书馆珍藏的《季自求日记》中也有50多次提到鲁迅,鲁迅拜访他10多次,互访40多次,可见他们两人的关系曾经颇为密切。那么季自求是谁?其一生有何主要经历?他和鲁迅是怎样认识的?两人之间有过什么交往?后来为何逐渐疏远?  相似文献   

14.
—位欧洲学者说,作为探险爱好者,他曾拜访过北极圈里的沙米人和因纽特人甚至深入到西伯利亚原始密林中,探访过一些土著民族,然而,对他诱惑最大的,还是去中国东北拜访赫哲人!这个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的民族,在国外为何有如此知名度?美国学者称之为。神秘的鱼皮部落”,他们为何和鱼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正"跑警报"这个词,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非常陌生,但对于经历过抗日战争并去过大后方的人,对于这个词就不但熟悉,而且还有着刻骨铭心、痛苦的记忆。那是因为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在那个时期都遭受过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都有过九死一生的经历,他们也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和日本军国主义者是有着血海深仇的。1932年,我家住在汉口,父亲时任汉阳兵工厂厂长。  相似文献   

16.
《西藏人文地理》2009,(6):20-29
十八军进军西藏和建设西藏的历史,在半个世纪之后的人听来,很像是一段传奇。当你有机会了解进藏部队一些具体的个人和他们所做过的具体的事情,这种宏大的传奇才可能像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样有声有色。阴法唐将军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共西藏工委江孜分工委书记时主持协商开办江孜专区小学的故事,就是历史巨制中一段生动的插曲。  相似文献   

17.
卫毅 《南方人物周刊》2011,(38):33-41,32
他们这批人,满腔热血地参加一个事业,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最后回过头来看,这辈子都干了什么?当把一切都看明白之后,人也老了,想认真地把错误的东西纠正过来也来不及了,只能尽量张大嗓门,大声地说几句话,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2012,(3):108-109
仙居的山,雄伟而不失柔情;仙居的水,柔美却蕴含刚性。这片独具秉性的山水,孕育了多少代江山人才,他们用"仁义礼智信"走出了新的历史。生于斯长于斯的仙居农家人,也始终不放弃精神世界的拓展,仙居花灯、四季八节的舞龙舞狮等民间歌舞,让这里的山野充满着美的音韵。仙居山水,美得浪漫;仙居人文,美得传奇。所有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事、生活过的人,无疑都被这一山水、人文之美所漫染,因而传奇、因而浪漫……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70周年。鲜为人知的是,有一群拿着特殊“武器”的美国大兵也曾参与其中,活跃在中国的滇西及缅甸、印度战区。他们亲历了无数险境,冒着生命危险将亲眼所见定格成一瞬间。他们的战果为今天反观战争与历史的人们留下了传奇的见证,而他们本身也成为一个战地传奇。  相似文献   

20.
余玮 《神州》2010,(1):63-69
一群人,一段岁月,一个传奇。他们是新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特殊而伟大的群体——“南下工作团”。尽管南工团存留的历史并不长,但是那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永远吟唱在共和国的红色传奇深处。以青春写就的历史永不褪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