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映林 《文史月刊》2008,(10):35-37
1945年8月,抗战取得了胜利,国民政府制定了《行政院各部会署局派遣收复区接收人员办法》,根据这一办法,国民党向各大城市派出特派员或接收委员,接收敌伪资产,被老百姓称为“接收大员”。  相似文献   

2.
赵映林 《文史精华》2008,(10):29-31
1945年的8月,抗战取得了胜利,国民政府于是月制定了<行政院各部会署局派遣收复区接收人员办法>,根据这一办法,国民党向各大城市派山特派员或接收委员,接收敌伪资产,是为"接收大员".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被民众百姓讥之为"劫收大员".一个"劫"字,道尽了抗战胜利后民国官场的腐败!……  相似文献   

3.
国防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效法美国国防部之组织,撤销行政院军政部,并将军事委员会及所属各部会改组为国防部。1946年6月,国防  相似文献   

4.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各沦陷区进行了包括文化教育在内的全面接收。本组史料为教育部平津区特派员沈兼士就战后平津地区伪组织所办各级学校之处置、新民印书馆等文化机构之接收等问题与教育部部长朱家骅等的来往文电,反映了战后文化教育的接收问题与国民政府的处理态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胜利后初期,除了收复被侵占的国土以外,对沦陷区日伪资产的接收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就南京市而言,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南京市接收委员会、苏浙皖区敢伪产业处理局驻京办事处等机构,专事南京市日伪资产的接收工作。此项工作虽将数量巨大的资产从日伪手中接收了过来,推动了战后南京市经济的恢复及发展,但在此过程中,接收官员贪污腐败,...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国民党中央各部会通过中统局转递沦陷区所属各机关公文、印刷品为数甚多,为减少中央与沦陷区工作联系受环境困难之影响,中统局经与各部会会商拟具相关注意要点与意见,对发往沦陷区文件办法加以改良.  相似文献   

7.
李琴芳 《民国档案》2007,(2):7-8,45
开罗会议后,中国政府开始筹备战后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本组史料为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等机关筹商战后收复台湾政治准备工作来往文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辑出公布。  相似文献   

8.
国民政府的文职官员,根据其资历声望,有五类等级,即选任、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正副院长、立法院正副院长、司法院正副院长、监察院正副院长,考试院正副院长均为选任官,薪水每月800元,行政院各部部长、立法院内各种委员会的委员长、司法院内的部长、考试院内的各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理、编辑的《行政院经济会议、国家总动员会议会议录》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专题档案史料集收录了行政院经济会议、国家总动员会议、战区经济委员会等三个不同时期与类型的中国战时经济机构的会议录资料。1941 年 2 月,行政院专门设立经济会议,以制定各项紧急措施,调剂粮食,平抑物价,使之成为全国物价管制的最高权力机关,统筹办理全国一切平抑物价事宜。1942年5月,国民政府根据国家总动员法,将行政院经济会议进行改组,成立国家总动员会议,规定国家总动员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为全国最高物价决策机构,除继续…  相似文献   

10.
国民政府对抗战胜利之初期因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政府对抗战胜利之初期因应可谓有得有失。得之一面为,当胜利不期而至之时,国民政府尚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势下大体掌控着纷繁之局面,重建其对收复区之统治,同时通过主动发起国共两党最高领袖会谈,以政治方式因应中共挑战,并通过利用日伪力量,稳定收复区局势,使其得以顺利接收,并获取大量物质资源。失之一面为,接收缺乏周密规划,混乱不堪,为官吏贪渎大开方便之门,若干私心自用之政策,广受社会批评与垢病,从而使其本因胜利而得来不易之声望。忽由高峰而低谷,同时以政治解决中共问题之企图未能实现,军队重新部署亦不尽理想。得失相较,得为短期实利,失则导致了国民政府失败命运。  相似文献   

11.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敌伪工业的接收和处理,是国统区工业方面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关系到整个国统区工业和经济命运的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国民政府对敌伪工业接收的主要部门是经济部。除铁路机车厂、汽车厂由交通部接收,农林产品加工厂由农林部接收,兵工厂、被服厂由国防部接收,面粉厂、碾米厂、榨油厂由粮食部接收外,一切非专业的工厂、矿山和企业,均由经济部负责接收。据1946年6月经济部的统计,该部在7个区共接收工矿企业2407个,其中工厂1837个、矿场77个、电气事业45个、公司行号435个、行政学校机关13个。据估计,国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接收的敌伪工矿企业总价值高达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1925年7月3日,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以汪精卫、胡汉民、许崇智、谭延闿、廖仲恺、朱培德、伍朝枢、蒋中正八人为委员,汪精卫任主席。7月25日,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受中国国民党之指导及监督管理,统率国民政府所辖境内海陆军航空队及一切军事机关;军事委员会中一人由国民政府特任为国民政府军事部长;军事委员会设政治训练部、参谋团、海军局、航空局、军需局、秘  相似文献   

13.
《民国档案》2003,(2):38-39
1945年9月,中华民族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也标志着日伪在华奴化教育的历史性终结,完全收回日本帝国主义战时在中国沦陷区攫取的教育权及其机构设施成为当务之急。武汉市档案馆所藏这份档案,即是对国民政府当局在收复区接收敌伪统治下各级教育机构,并采取各种调整方法与特别措施,力求清除日伪奴化教育遗毒之情形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14.
建议中央四事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三月十五日,行政院训令所属各部会署长官及各省市政府主席、市长等,于是年五月五日出席全国行政会议,商讨中央与地方行政兴革等事宜。正遵办间,复奉行政院四月十四日“代电”,附发《全国行政会议规则》一份,规定扩大会议组织,除原令出席人员为会议会员暨以行政院院长、副院长为议长、副议长外,并由国民政府主席指定下列人员一并出席:中央党部秘书长、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中央设计局秘书长、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长、国民参政会秘书长、国民政府文官长、国民政府主计长、铨叙部部长、审计部部长、立法院秘书长、司法院秘书长、考试院秘书长、监察院秘书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二第三两处主任及第四组组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长、中央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5.
《民国档案》2021,(3):98-107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划设六条断续线标明南沙群岛的地理范围,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排除日本擅自命名的"新南群岛"对接收工作的干扰。与此同时,行政院根据内政部的建议,以八条断续线标识南海诸岛地理范围,令广东省政府派员接收。1947年因法国入侵珊瑚岛引起的中法西沙群岛之争,使得南海断续线从八条增至十一条。1947年国民政府否定了林遵以精确的经纬度标识南沙群岛范围的方案,而以主权归属为原则,审定十一条南海断续线的合法性。中国南海断续线划定期间,其性质由"南沙群岛范围线""南海诸岛收复范围线"最终转向"南海诸岛主权范围线"。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为了适应战时需要,国民政府行政院进行了机构调整与改革.孔祥熙担任行政院院长期间,主要调整行政院与军事委员会之间的机构隶属关系,实行政、军分立,精简院属机构.蒋介石复兼行政院院长期间,为提高行政效率,推行行政三联制,再次进行机构调整与改革.行政院通过对所属各部会进行事权关系的研究后,裁并骈枝机构,裁汰冗员.行政院的机构调整与改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政现代化的趋向,但因受战争环境的限制与军事因素的制约,一直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行政系统.  相似文献   

17.
1948年夏秋之际,蒋经国奉国民政府行政院之命,赴上海执行经济管制任务,担任上海经济督导区协助督导员一职。他上任之后,策划“打虎”行动,并亲自指挥,一时间轰动上海,震惊全国,波及海外。从1948年8月中旬到11月上旬,由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打虎”,到偃旗息鼓以失败告终,历时七十多天。  相似文献   

18.
1943年5月,蒋介石根据《中国之命运》,向中央设计局等部门提出,以后建设事业与建设人才应配合培植与使用。中央设计局根据此指示,提出培植建设人才"不外两途:第一,大量派遣专门人员及学生赴英美留学;第二,尽可能范围扩充国内实科学校之学生名额与设备"。同时与教育部等草拟了派遣留学教育计划。为此,蒋介石要求中央设计局成立派遣国外学习(包括留学与实习)人员计划审议委员会,统筹审议有关各部派遣留学实习人员之计划,指定王世杰、熊式辉、陈立夫、翁文灏、曾养甫、张厉生、蒋廷黻七人为审议委员。初定计划派遣1200名,以交通、经济、教育三部为主,分为研究、考察、实习三类(后因形势变化而扩展到农林、水利、卫生、军政等类),注重在厂场实习,以适应发展经济之急需。此会议纪录即为该审议委员会审核派遣过程纪录。  相似文献   

19.
如此多的任职,实属罕见。这只能说明蒋介石权力欲过重,不信任他人。蒋介石一生任职很多,除黄埔军校校长、北伐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总统外,还担任过行政院长。国民政府行政院成立于1928年10月,是最高行政机关,掌管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政、文化、教育等国家行政事务。担任过行政院  相似文献   

20.
张福运 《民国档案》2006,4(1):112-116
对战后收复区高校接收问题的研究,目前基本上处于空白。有意思的是,北大和清华这两所民国历史上长期并驾齐名且同处一隅的高校,在抗战胜利后接收其原校址、校产过程中的境遇却几乎呈现出天壤之别:北大遭受了最初的冷遇之后很快柳暗花明并取得意外收获,而清华的接收一波三折,长久陷入与军方纠葛的漩涡而不能自拔。文章依据清华大学未开放和其他已公开档案及同期主要报刊资料,在展现战后国民政府复员背景及所选个案接收中侵蚀与维护两种力量交锋之动态场景的基础上,试图揭示高校接收领域的特殊性及其对战后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