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这对雕塑艺术瑰宝历经沧桑,记录了从唐代至今天对它们的研究保护过程.本文对它们的传承渊源、造型特点、审美观念、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六朝青瓷辟邪的分类传世或出土六朝(泛指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辟邪,主要见于越窑与瓯窑,其半范制作,模制合范成型。基本形态为一昂首蹲伏状的辟邪(或狮子)形,器腹中空,张口露齿,颈披鬣毛。腹间两侧饰双翼或卷云纹,扇形尾,四足曲蹲,通体施青釉,器底露胎,长度一般在12-38厘米之间。  相似文献   

3.
东汉“天禄、辟邪”刻字分别见于宗资和州辅墓前石兽。依据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汝帖》“天禄、辟邪”刻字是以宗资墓前石兽膊间拓本为底本,又摭拾了州辅墓碑间残剩十字摹刻入帖,因此《汝帖》辑存了古碑书法善之善者。  相似文献   

4.
六朝石刻辟邪是六朝时期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六朝石刻辟邪的艺术图像的构型要素以狮形头、张口露舌、体侧刻划羽翼等为主要特色。通过对这些艺术要素源头的追溯,笔者认为:六朝石刻辟邪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及中国传统丧葬礼俗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南朝帝陵11处有角石兽,其角数规律为出左兽为二角、右兽为一角。若以石兽躯体是否呈S形跃动为主要标准,则它们可以分为A型和B型:A型学东汉的镇墓石兽,每足四趾;B型学狮子形,每足五趾。根据宋代金石学文献中东汉宗资墓、宋均墓、州辅墓的重要记载可知朱希祖对南朝石兽名称的论证不成立,结论应是一角为辟邪,二角为天禄。  相似文献   

6.
洛阳新获石辟邪的造型艺术与汉代石辟邪的分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洛阳新获石辟邪的造型艺术与汉代石辟邪的分期苏健1992年12月,在洛阳以北孟津县老城乡油坊街村西约500米,西北去汉光武帝原陵(俗称刘秀坟)约1公里处,发现了一件巨大的石辟邪。当时该村在这里修筑黄河渠至下河图南北走向的暗渠,挖至距地表约5米许,蓦见堆...  相似文献   

7.
辟邪物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尤其在乡村,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或多或少都脱离不了辟邪文化的范畴,同时表现出强烈的驱邪纳福的意识。“家”所依托的民宅,是每个人最直接的生活空间,应该负有保全庇护的能力。为了增强这种能力,人们使用了一系列的门楣辟邪物来强化住宅的防护力量,营造平安和谐的心理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门楣辟邪物能祈求福气,驱邪避祸,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民俗习惯和文化,门楣辟邪器物虽然无法证实其保家驱灾能力的真实性,但是其中确确实实蕴涵着人们心灵上的寄托。  相似文献   

9.
辟邪是冲绳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其内容可以大致分为"琉球狮子"和"石敢当"等两大门类。其中琉球狮子是冲绳最重要的文化符号,较之石敢当,它不仅具有辟邪的功能特点,而且装饰性效果也非常明显。辟邪俗信在冲绳的风行,促进了风水思想的传播,同时推动了陶瓷产业的繁荣,形成了以"壶屋烧"为代表的陶瓷文化,而以琉球狮子和石敢当为代表的辟邪及其民俗文化则是陶瓷文化中大众认知度最高的主体内容之一,乃至成为陶瓷文化的核心和标志。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0月,在南京市燕子矶乡人民医院基建工地出土石辟邪一只。出土地在燕子矶镇南约一公里处的太平村,位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幕府山东陲。出土时,石辟邪身上覆有约一米厚的杂土。从它站立的姿势看,似乎没离开原立置地。 石辟邪用青灰色石灰岩雕成,四足立于底板上。其面部早年被砸坏,尾部缺断一截,其余部分较完好。它昂首张口,长舌及胸,头有鬣,前肢各附翼翎五支,右足前跨,腹微收,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对汉代玉器进行综合考察时,发现在丧葬、佩饰、日用及陈设用玉中,有许多玉器无论造型或纹饰都有一定的辟邪厌胜之意。本文通过对这类玉器的研究,试图从玉器角度分析看待当时社会流行的辟邪厌胜思想,辟邪厌胜意义也是汉代用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由南京晨光集团公司制造的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尊青铜辟邪雕塑,于1998年2月16日下午落座于中山门广场上。辟邪铜雕高64米,长74米,宽3米,腰围7米,总重量14吨,是目前国内最大最重最高的青铜辟邪雕塑,它扬颈昂首,张口垂舌,目光犀利,威猛庄严,体现...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丰都县林口墓群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M2为东汉晚期竖穴土圹刀把形砖室墓,由甬道、墓室两部分组成,通长5.54米,宽1.55—2.58米,残高1.12米。M2出土随葬品共计80余件(套),包括陶罐、陶瓮、瓷罐等较多的日用器皿,还有大量的陶俑、大型陶屋模型、双阙“天门”纹圆形铜牌饰及陶质辟邪摇钱树座等。辟邪摇钱树座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是目前川渝地区发现的同类器物中品相最为上乘的一件。  相似文献   

14.
四川渠县出土的东汉石辟邪钱树座1981年3月,四川渠县历史博物馆在该县土溪乡城坝村一农民家中征集到一件石辟邪钱树座.经实地调查后,发现出土处乃是一早年被盗的东汉砖室墓.墓已坍塌,距地表约0.9米,好砖已被取走作它用,遗留的残砖为花边砖,一律为美形几何...  相似文献   

15.
渠县出土东汉石辟邪钱树座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渠县出土东汉石辟邪钱树座及相关问题王建纬1981年3月,四川渠县历史博物馆在该县土溪乡城坝村一农民家中征集到一件石辟邪钱树座。经考古人员实地调查,发现出土处乃是一早年被盗的东汉砖室墓。墓已坍塌,距地表约0.9米,好砖已被取走作它用,遗留有残的花边砖,...  相似文献   

16.
张宏林 《收藏家》2009,(7):33-36
我国古代铜镜的纹饰,大量的是以上古历史、传说和神话为题材。对于其中一些纹饰的称谓,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禄、辟邪、穷奇、巨虚等等,有的是见诸于相关文献记载,有的则是根据铜镜的相关铭文或榜题而为人们所认识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中的石兽的名称,研究者说法不一。通过相关文献以及考古资料的进一步收集和分析,可以认为帝陵石兽中的单角兽称天禄、双角兽称辟邪,王侯墓所用无角兽称狮子(或可因其生有双翼而称翼狮)是比较可取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从汉画看汉代辟邪风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玉金 《民俗研究》2000,(2):89-100
汉代画像石是汉代墓葬(祠堂、石阙)的建筑材料,是雕刻和绘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全国共出土汉画像石六干余块,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川、陕北等地。汉画像石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为我们研究汉代民俗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本文主要根据汉画像石资料对汉代辟邪风俗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邵雍 《史学月刊》2007,(9):131-134
《谨遵圣谕辟邪全图》系周汉所作。它的产生和传播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力量对西方外来天主教会势力的极端鄙视和仇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传统的儒佛道文化与西方基督文化的一次激烈的抗争。最早注意此事的是台湾中研院的吕实强,他在《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期上发表的《周汉反洋教案》中说,英国国家档案馆存有一本《辟邪全图》或称《天猪叫》,共32幅。湖南学者刘泱泱在《周汉反洋教述论》中说,英国国家档案馆存有的那本“尚未能获阅”,他过眼的是湖南省图书馆馆藏23幅,加上其他出版物中的4幅,共27幅。  相似文献   

20.
丹阳六朝陵墓的石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陵墓的石刻,在整个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丹阳六朝陵墓的石刻,在六朝陵墓石刻中,又独放异彩。在丹阳附近,有齐、梁两代陵墓十处;陵墓前面,都有石刻麒麟(天禄或辟邪)以及神道石柱等石刻。这些石刻,离现在已有一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