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满子有一篇文章《朱元璋惩“偶语”》。(见《五杂侃》)文中说:“朱元璋不但以文章罪人,也实行秦始皇的‘偶语者弃市’的苛政”。他先举一个例子:朱皇帝微行京都,听见一位老妇人“密呼”他为“老头子”,于是就龙颜大怒,“即令籍没民家甚众”,罪名是犯了“偶语罪”。为了提高读者对偶语罪的识别能力,何先生又举了两个例子,虽与朱元璋无关,但却都罪涉“偶语”。  相似文献   

2.
汤和,字鼎臣,凤阳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同乡,元期末年,跟随朱元璋起兵,南征北伐。明初,汤和历任统兵元帅、御史大夫等职。洪武十年(1377年)封为信国公。不久,汤和主动交出兵权,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非常高兴,给他的赏赐也特别优厚。后来,朱元璋大杀功臣,唯汤和能够“荣名终养”于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因病“薨于正寝”,享年七十。  相似文献   

3.
奇趣站     
《文史天地》2008,(5):72-72
白捡的状元 明朝洪武18年,会试后的前三名依次是黄子澄、陈子宁、花纶。殿试时当朝皇帝朱元璋却发出话来“我昨夜做了一梦,神仙告诉我,本年的新科状元姓丁。”这下主考大臣赶紧翻阅考卷,找了许久,总算找到一个名次较后而叫“丁显”的人,上报皇帝后,朱元璋说道“此人姓丁名显,自然应‘显’,状元就该他做。”结果黄子澄屈居探花。  相似文献   

4.
邢湘臣 《文史博览》2009,(11):64-65
朱元璋的“四菜一汤” 在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流传着一首“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长治之安;小葱豆腐一清二白,太祖(即朱元璋)廉政万岁千秋。”  相似文献   

5.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手下的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的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这个账算得颇有哲理,不妨称之为“一口井”哲学。  相似文献   

6.
周礼 《湖南文史》2013,(6):67-67
徐达是明朝的第一功臣,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对明朝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朱元璋赞誉为“万里长城”,官至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中山王(死后追封)。徐达不仅骁勇善战,为人恭谦,功高不矜,对朱元璋更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尽管如此,他还是无法回避朱元璋对他的猜忌。朱元璋的疑心很重,对开国功臣的屠杀堪称历代皇帝之首,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对他的政权构成了威胁,他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所以明朝的开国元勋很难幸免。对于手握兵权、功高盖主的徐达,朱元璋当然是一百个不放心,总想找个机会将之除掉。  相似文献   

7.
邢湘臣 《湖南文史》2009,(11):64-65
朱元璋的“四菜一汤” 在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流传着一首“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长治之安;小葱豆腐一清二白,太祖(即朱元璋)廉政万岁千秋。”  相似文献   

8.
朱元璋是一位从贫苦人家成长起来的开国皇帝,深知一米一粟来之不易.因此,他当了明朝的皇帝后,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风尚,反对铺张浪费的奢侈行为. 朱元璋倡导节俭先是从自己开始.明朝的皇宫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所以明皇宫投资小,规模小,装修也不奇巧华丽.1368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大臣们建议朱元璋扩建皇宫,好好装修一下.朱元璋听罢当即拒绝了.他说:“现在的宫殿坚固耐用,已经很好了.装修再豪华,也只是一个办公场所呀!”朱元璋不仅没有扩建和装修宫殿,还让人在皇宫的墙上画了一些勤俭节约的图画,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忘本.  相似文献   

9.
明代兖州鲁王和王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朱檀及以下历代亲王明初 ,朱元璋建立政权后不久 ,开始实行对诸子封藩的制度。即除封长子为皇太子外 ,其余诸子皆封亲王 ,以“镇固边防 ,翼卫王室”。他的第十子朱檀 ,封为鲁王 ,驻兖州。朱檀生于洪武三年 (1370年 )。他的生母郭宁妃 ,是濠县人郭山甫的女儿。据说郭山甫“善相人” ,朱元璋刚起兵时 ,郭山甫一见他就认为他相貌“贵不可言” ,并对自己的儿子说 :“吾相汝皆可封侯者 ,以此。”便把女儿送朱元璋为妾。从此一家人追随朱元璋。后来 ,郭山甫的两个儿子果然都封侯 ,郭宁妃也备受宠爱 ,曾“摄六宫事”① 。这大概也是朱檀备受朱…  相似文献   

10.
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认为明代南京城墙的平面为“南斗星”与“北斗星”的聚合形态,这一形式是朱元璋、刘基等人在明初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确立的。  相似文献   

11.
《湖南文史》2012,(2):41-41
朱元璋早年参加郭子兴的队伍.靠杀人放火而起家.因此特别忌讳人家拐着弯子骂他是“贼”,他对“贼”字的警惕简直到了神经过敏的地步。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给人当枪手,  相似文献   

12.
论朱元璋与淮人官僚集团之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太祖朱元璋以淮右布衣崛起于元末群雄之中,依靠淮人文武将领,群策群力而廓清天下。朱元璋登基伊始即大封功臣,满朝公侯、盈廷权贵亦多是淮人,故淮人威势在明初显赫一时,正如贝琼诗曰“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淮水流域为春秋时楚地)。然“明祖籍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  相似文献   

13.
在被人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建筑奇观的诸多建筑中,有大家熟悉的中国万里长城、古罗马的竞技场和古埃及的亚历山大陵墓等,可很少有人知道,在南京,历史上也有一座建筑跻身于世界七大奇观,这就是明、清两代被誉为“天下第一塔”的金陵报恩寺琉璃塔。 报恩寺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敕建的。报恩寺原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的古长干  相似文献   

14.
朱元璋帝业成功因素再探张宁元政权瓦解至“大明”建立前的18年间,群雄角逐,“人人莫不欲帝”,先后出现或并行过天完、龙凤、大周、大汉、夏、吴诸政权,然而,最后只有后起的朱元璋完成了一统帝业,对这一历史原由的探讨,史学界已进行了多年,并成为研究朱元璋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诛奸臣"(黄子澄、齐泰)为名,自称"奉天靖难",起兵反叛,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8月,燕王军最终入京师。其时宫中大火冲天,建文帝不见踪影,去向不明。一切都是朱元璋的安排建文帝朱允炆的命运,还得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他出生于贫农,从小放牛,在皇觉寺出家当和尚,还当过要饭的乞丐四处漂泊。后来,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反抗元朝,英勇善战,打下了大明的江山。  相似文献   

16.
李奇 《文史天地》2005,(3):51-52
朱元璋,有明一代的开国皇帝。作为万乘之尊的皇上,朱元璋也喜欢听“好听的话”,所以有人拍朱皇帝的“马屁”就是不足为怪的了。只是,朱皇帝的“马屁”也不是那好“拍”的。把朱皇帝的“马屁”拍好了,居然成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智慧故事”,讲起来,不知当时是什么滋味,现在听起来又是什滋味。品品!  相似文献   

17.
论朱升的从政和退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元末群雄纷争中,朱元璋最后能打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围珍,推翻元朝,创建大明帝国,这不仅得力驰骋沙场的武将,而且也得助于运筹帷幄之中的谋臣。事实上决胜于千里之外,首先还在于运筹帷幄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谋臣的作用,是至为重要的。朱升便是朱元璋集团中的“启运之臣”,或称之“翼运之臣”。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大兵打下徽州,他所献呈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成为朱元璋削平群雄,创业建国的战略方针,由此得到朱元璋的礼遇。他参预军政要务十余年,功绩卓著。然而,朱元璋建国不久,朱升便一再提  相似文献   

18.
王庆顺 《文史天地》2013,(10):52-56
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坐稳皇位后,为了巩固皇权,将权杖顺利地传给儿孙,他开始滥杀被他视为“功高震主”的功臣。但,贵为天子的朱元璋却与乞丐王七结为莫逆并“善始善终”。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位当年红极一时的大明“逍遥王”竞几乎淡出了历史。为了“复活”王七这个不应被历史遗忘的“另类人物”,笔者根据手头所掌握的史料,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朱元璋的“图画”明太祖朱元璋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他既重视教育孩子求知,更重视帮助他们“正心”,即品德教育。他经常  相似文献   

20.
采石之战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采石渡江战斗。至正十五年六月初一(1355年7月10日),朱元璋率万余兵将,自和州东渡大江,夺得采石镇。第二阶段是以采石镇作为立足江南的桥头堡,迅速挥师南下,夺取和保卫太平府治姑孰城,直到至正十六年二月,朱元璋与元军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俘元降卒近万人,元将蛮子海牙、康茂才败走集庆(今南京)。从此,姑孰城成了朱元璋开拓江南、北定中原,争霸全国的根据地,采石之战是朱元璋开国称帝迈出的重要一步。如果没有成功的采石渡江之战,如果没有富饶的太时府作为可靠的后方,朱元璋就不能“杀尽江南百万兵”,更不能“要与西风战一场”。为了详细论述采石战役在建立明王朝中所起的历史作用,试从下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