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海抗日救亡运动中杜月笙的表现总体上是积极的。他参与组建并主持了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等机构,这些机构在“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凇沪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杜月笙本人也因此一跃成为上海显赫的地方领袖。杜月笙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奔走呼号慷慨解囊的主要原因是他当时已经是上海资产阶级的一员,在对日关系方面杜月笙的言行较多地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愿望,而不是出于帮会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正一、拜师黄金荣张啸林(原名张小林)原是杭州的一个小混混,后结识上海滩流氓季云卿,随季云卿赴上海,拜上海青帮大字辈樊瑾丞为"老头子"。后来,他又结识了杜月笙的小师弟李小忆,并因此而与崭露头角的杜月笙拉上关系。杜月笙是青帮"悟"字辈,比张啸林晚了一辈,但两人相处甚洽,经常互相抬着混。不久杜月笙与另一派黑帮火拼,被打个半死,躺在街上。张小林独自背杜月笙回家,为杜月笙疗伤把多年的积蓄花光了。这种江湖兄弟之情把性格内敛的杜月  相似文献   

3.
易明 《湖南文史》2013,(6):37-37
1947年,杜月笙亲自审定自己的履历表,“职务”一栏上共开列了38个头衔,第三个便是“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可见对这一职务的看重。中国红十字会自1904年在上海创立至今,已走过百年历史,在历任正副会长中有一个名字十分醒目,那就是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杜月笙。黑帮大佬竟然是扶贫济困的慈善天王,“教父”杜月笙总是颠覆后人的印象。杜月笙的慈善生涯始于1922年浙江的特大水灾。  相似文献   

4.
杜顺安  王丰 《文史博览》2009,(11):13-17
如果蒋介石在崛起过程中,少了杜月笙,少了青帮、军统局,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蒋介石果真递过“红帖子”,拜在青帮门下吗?杜月笙究竟何事与蒋介石渐行渐远?为何大骂蒋介石拿他当夜壶?为什么1949年不愿意跟随蒋介石父子到台湾?对于昔日被称为“上海皇帝”的杜月笙,其长孙杜顺安(其父即为杜月笙长子杜维藩)回忆他的祖父晚年种种,并解开几许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5.
杜月笙的晚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初期,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笼络,化装逃离上海到达香港.蒋介石委任杜月笙统一指挥“孤岛时期”上海的抗日活动.一时间杜成了凌驾于“军统”、“中统”之上的“统统”.这期间杜指挥他留在上海“孤岛”的帮会力量协助“中统”、“军统”与日、伪势力对抗了一时,搞了些暗杀汉奸的活动.香港沦陷后,杜月笙逃到重庆,协助孔祥熙和戴笠合伙搞了个“通济公司”,即与日本方面做生意,贩运大后方缺乏的棉花  相似文献   

6.
在1927-1937年,特别是在30年代前期,杜月笙在上海工潮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当时,沪上各大报纸经常载有杜月笙调解工潮的消息和鸣谢杜氏调解的启事,无论国民党政府、租界当局,还是华洋资本家,包括一些普通的工人、群众,众口喧腾,杜月笙调解工潮似乎已经成了旧上海社会生活的一种经常现象,杜氏的所谓“闲话一句”,更为一些人吹得神乎其神。一位国民党的驻外使节在向一名美国记者描述杜氏调解1932年法电工潮时曾说,只要杜打一个响指,工人就都乖乖地回去复工。话虽玄乎,但杜氏与30年代前后上海工潮的关系于此可见一斑,可惜至今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仅就杜月笙插手工潮的背  相似文献   

7.
杜月笙失意     
杜月笙是民国上海青帮著名头目,依靠贩毒、经营妓院起家。上海沦陷时,杜月笙不和日军妥协,撤退到重庆,光复后,他威风八面地回到上海,以为凭着多年来积极反共为蒋介石立下的汗马功劳,可以捞到上海市长一职,岂料蒋介石以他出身黑道为由,  相似文献   

8.
上海青帮大亨、黑社会头目杜月笙,在1937年抗战爆发时,已不仅仅是个大流氓,势力早就渗透到军、政、金融、黄色工会等各方面,远远超过了黄金荣和张啸林。杜的名字,也早已于1933年被列入《大英人名辞典》,称他为“著名的公共福利工作者”了。尤其是杜和蒋介石的关系很深,和戴笠亦为至交,所以,他是国民党控制上海的幕后人物之一。但“八·一三”战火烧起后,杜月笙表面上和戴笠一起,全力抗战,实际上内心困惑不解,顾虑重重。眼看上海不保,杜月笙日夜思虑的是如何完整地保存上海黑社会的基础势力,这是他一切的根本。其次,就是自己的政  相似文献   

9.
1947年7月的一天,上海各大小报突然都以显著位置刊出了一个惊人消息:杜月笙的总管万墨林,因囤积居奇,操纵米价,被警察局逮捕。这一爆炸性新闻顿时轰动全上海。万墨林是杜门第一红人,日伪时期,他在上海代杜月笙看管家产,抗战胜利后,俨然以地下工作者自居,红得发紫,一蹴而升为“米业公会理事长”,操纵着粮食的市场价格。由于法币贬值,物资缺乏,粮价直线上涨,市民怨恨都集中在米商身上,作为米业公会的理事长,万墨林首当其冲,虽说如此,可又有谁敢动大总管一根毫发?杜月笙可是上海滩通天入地的显赫人物,一般高官政要都要让其三分。然而,眼下小小的上海警察局却像吃了豹子胆,居然老虎头上拍苍蝇,将杜大亨的头号红人逮捕查办,这明明是杀鸡给猴看,冲着杜月笙而来,人们隐约感到内中大有文章,好戏还在后面。  相似文献   

10.
1927年初春,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上海工人阶级摩拳擦掌,扩充纠察队,准备新的武装起义。上海流氓对将要发生的革命极其痛恨,但老谋深算的流氓头子杜月笙却不动声色。不久,鉴于中共与纠察队力量日趋壮大,杜月笙说服黄金荣等,以异乎寻常的姿态靠拢红色力量。他指派门徒加入工人纠察队,参加武装起义,因而在纠察队中掌握了一些权力,并进一步打入了总工会。杜  相似文献   

11.
黄振世是一个一生复杂而奇特的人物。早年,他以上海渔业界为基地,创办过行业性的帮社组织——振社,与杜月笙角逐于上海渔界。宁波解放后,他曾为故乡到香港劝募救灾捐款,并当面劝杜月笙回归故里。晚年他又被宁波市政协特邀为文史委员会委员,在1982年病逝前写下过十余万字的文史资料,真诚地回顾忏悔了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是举国皆知的旧上海“三大亨”,随着世道变迁,“三大亨”终于走向了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13.
1927年初春,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上海工人阶级摩拳擦掌,扩充纠察队,准备新的武装起义。上海流氓对将要发生的革命极其痛恨,但老谋深算的流氓头子杜月笙却不动声色。  相似文献   

14.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是举国皆知的旧上海“三大亨”,他们集帮会、恶霸、流氓头目于一身,又都以反共有功挂上蒋介石授予的少将参议头衔,数十年中横行十里洋场。随着世道变迁,国共大决战的胜负分明,“三大亨”终于走向了穷途末路, 一、枪下毙命的张啸林 1937年,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至10月下旬,战局恶化,蒋介石度势不敌,准备放弃上海了。为防“三大亨”被日伪利用,蒋电告杜月笙,要杜与黄金荣、张啸林离沪南去香港。 杜月笙约见黄金荣、张啸林,转告了蒋介石的通知,率先表示服从。黄金荣称自己年逾古稀,体弱有病,去港岛路途迢迢经不起颠簸,想留在上海,保证闭门不出,绝  相似文献   

15.
青帮大亨杜月笙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权贵人物以及上海市历届市长、警察局长、警备司令部的权要人物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势力煊赫一时.小瘪三出身的“水果月笙”(因曾沿街叫卖水果而得名),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已成为“海上闻人”.笔者曾探寻上海青帮势力的各个侧面,限于篇幅,在此仅略述杜月笙与“党国权贵”宋子文、孔祥熙的交往.杜月笙向来注重与各方名流及政界上层人物交往,何况握有国民政府财经大权的宋子文、孔祥熙,在杜月笙心目中这是两尊活财神.而宋子文、孔祥熙也很重视利用杜月笙的帮会势力.  相似文献   

16.
张啸林,浙江慈溪县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与黄金荣、杜月笙并称上海滩三大亨。1938年上海沦陷后,上海滩便是他独霸天下了。他成立了“新亚和平促进会”的汉奸组织,大模大样地下水了。1939年底,张又通过陈公博、江亢虎等人,与日本大本营特务部长土肥原订立密约,为日军收购军需物资,从中大发横财。而在抗战前,上海滩有黄金荣、杜月笙挡在他前头,他只能算老三。  相似文献   

17.
杜、戴结识的时间 杜月笙与戴笠结识的具体时间,我不清楚,只了解他们两人远在1924年前后,即在戴未入黄埔军校第六期之前在上海过着流浪生活的时候,就结识了. 戴笠在20多岁时,在其原籍浙江省江山县硖口镇,穷极无聊,摆赌摊骗人钱财,被人识破,逃避上海,寄居在当时在商务印书馆当职员的表兄又为表姊丈的张冠夫(即张衮甫)家中,睡在地板上.他的表姊很讨厌他,常常闭门不纳.沈醉同志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二辑《我所知道的戴笠》一文中曾述及.戴的表姊为什么讨厌他,主要是因为戴和杜月笙搅在一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34年 1 2月下旬 ,大概是阳历年前的一天 ,杜月笙派人把我叫到上海杜美路杜公馆。照江湖上的规矩 ,像我们这样的人被他“召见” ,首先要向他“问安”。但这次还没有等我开口 ,他就笑着对我说 :“侬做件事情 ,啥样 ?”在当时的上海 ,要想在杜月笙手下搞个差事 ,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看到杜月笙的神情 ,我心里十分高兴 ,忙说 :“听先生吩咐 !”他点燃一支雪茄 ,看了看我说 :“无啥事体。前两个月 ,沙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请我当董事长 ,尤菊荪再三恳求 ,也不好驳他的面子 ,只好同意了。找侬来 ,是要侬每天到锦江公寓去看看 ,他们的董事会就…  相似文献   

19.
肖舟 《文史春秋》2001,(4):62-71
上海解放前夕,一代青帮大享杜月笙逃离申城,蛰居香港。他在香港是怎样度过暮年残生?他在香港是怎样第七次做起新郎,与京剧名伶孟小冬成婚的?中共是如何派得力干部与之秘密接触,劝他回大陆的?杜月笙又是如何置蒋介石拉拢威逼于不顾的?本详据鲜为人知的史料,为读描述了一代大亨陨落前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提起有"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海皇帝"之称的杜月笙,人们头脑中就出现上海滩流氓大亨的形象。其实他还有鲜为人知的四个侧面。重视文化杜月笙曾这样回忆童年:"当时一个月学费只有五角钱,可惜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读到第五个月,先母缴不出学费,只好停学。"失学儿童的痛苦经历,让他永生难忘。他虽是粗人出身,但很看重文化。成名后,他一直在努力提高自身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