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远没有办过的案件有名:重庆“打黑”的恐惧;北海案的轰轰烈烈;贵州小河案,震慑中央督导组的辩护;张氏叔侄最后的自由……他是淹没在“死磕派”律师网络喧嚣里的“技术派”,像佐罗一样打捞生命和自由,划下“Z”,继续隐逸劳作  相似文献   

2.
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但我们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它由4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这如同绘画中红、黄、蓝三元色,其不同的组合构成人的各种情绪状态。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愤怒激发人为争取自己的权力和自由而抗争;恐惧使人躲避危险,寻求安全;悲伤能缓解心中  相似文献   

3.
在9.0级地震带来的地震、海啸与核泄漏危机中,后者最令日本人恐惧,但这个世界上惟一的核武受害国的上上下下,却在此次“核危机”中,表现得如此从容和冷静。上一次核危机,是日本因军国主义而受到处罚;这一次核危机,是日本人以其民主的政体、负责的官员、理性的公民、自由的媒体抗争天灾的舞台  相似文献   

4.
他说,我们需要更多的自由,需要免予恐惧下午去辽宁西丰向公安局要撤销对记者诽谤犯罪立案的正式决定。这几天对张志国书记多有得罪,但愿张书记不会代表西丰人民把我给活埋了。如有不测,请给我写个大传哈。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1945年8月底,毛泽东在重庆和平谈判,路透社记者甘贝尔向他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如何阐释?毛泽东回答:"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注:四大自由指言论和表达、信仰上帝、免于匮乏、免除恐惧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旅游者常以照相机镜头表达自己的旅游欲求,行使其作为"观看者"和"拍摄者"(Photographer)的特权;旅游地土著居民也以通过在镜头前的反应表达其"被观看者"和"被拍摄者"(Photographee)的权力。二十余年来,西方学者对镜头压力下的东道主的态度与行为做了深刻剖析,指出他们有以下三个特征:恐惧与反感,谈判,以及将游客模式化。通过这几种方式,东道主得以建立合适的主客关系,即,照相机的限定性使用不会影响游客兴趣,也没有使旅游经济收益下降,同时当地人又建立起自己相对的隐私空间,一定程度地保护了自身文化免受外来游客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近年随着高校的迅猛发展,校园扩张、开放性加大,其“社会生态性”愈发显著,校园治安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空间层面切入,选取珠海市香洲区四所新建高校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案发情况、学生治安感知及犯罪恐惧等综合分析校园治安问题。研究通过问卷采集基础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学生治安感知与犯罪恐惧的情况,并运用GIS分析犯罪恐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学生对校园治安感知情况与实际案发情况基本相符,而犯罪恐惧与之并不完全一致;不同校园的犯罪恐惧案件类型和恐惧空间具有相似性,犯罪恐惧空间呈现昼夜差异。研究最后总结出犯罪恐惧集中的若干场所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安全感的普适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昀 《世界历史》2022,(1):123-135+156
1951年,美国政府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以间谍罪判决罗森堡夫妇死刑,引发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罗森堡案折射出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恐惧,反映出社会各界人士在如何确保法律的公平与公正,保障国家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以及维护公民权利和国家声誉等问题上的思考与实践。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罗森堡夫妇执行死刑,体现出冷战意识形态强大作用下所形成的政治偏执性取向。该判决的执行非但没有达到彰显美国对苏联“强硬形象”的目的,反而导致西方部分国家对美国自由理念和“领导地位”产生质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冷战初期美国所宣扬的自由、民主、法制等理念与现实政治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关于汉代升仙思想的两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汉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导致享乐思想的滋生蔓延。出于对现世的留恋和死亡的恐惧,追求升仙成为当时的时尚和人们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他们将仙人世界描绘成一个自由浪漫、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极其美好的理想世界。汉人不仅梦想生时升仙,更希望死后能升入仙界,使升仙思想成为汉代丧葬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卢美慧 《人物》2018,(9):74-81
没有安宁 每一次归来都不顺利。 几经坎坷播出的《如懿传》中,董洁饰演表面端庄持重,实则心机深沉的皇后富察·琅嫜。不是那种一黑到底的反派,她的选择里有身不由己,有阴差阳错,她拥有的一切都在慢慢失去,越失去越恐惧,越恐惧越狼狈,直到走进命运安排好的最后的结局。  相似文献   

11.
娜杰拉·劳森是名震欧美的英国美食节目主持人,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之一。鲜为人知的是,她的“美食真谛”是在思念已逝亲人的过程中感悟到的。娜杰拉的餐饮哲学是:恐惧食物就会恐惧人生,尽情地吃等于尽情地乐……  相似文献   

12.
酷品     
1室内蜂巢飞利浦时常推出天马行空的设计,在一个名叫微生物居家的项目中,他们构想了一种外观独特的室内蜂巢,让人们享受蜂蜜的同时,免受家中蜜蜂飞舞的困扰。不过,这样一来,杨过就找不到小龙女咯!  相似文献   

13.
后窗     
《南方人物周刊》2011,(41):102-102
室内蜂巢 飞利浦时常推出天马行空的设计,在一个名叫“微生物居家”的项目中,他们构想了一种外观独特的室内蜂巢,让人们享受蜂蜜的同时,免受家中蜜蜂飞舞的困扰。不过,这样一来,杨过就找不到小龙女咯!  相似文献   

14.
消失的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又一轮的打工子弟学校整治行动席卷北京,孩子们长年生活在失学的动荡与恐惧中,犹如他们父母时常遭遇的被驱逐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罗德琼 《沧桑》2009,(6):242-243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以其恐惧和超自然的哥特式故事见长。坡的故事表现了超自然多种复杂的主题。哥特式超自然的风格以幻觉的方式提供有效地表达死亡和毁灭性恐惧的手段。通过超自然的主题所提供的象征性标示,我们可以识别爱伦·坡小说中四种主要死亡观念模式:毁灭、被迫、分离和变形。  相似文献   

16.
潘光旦与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对自由问题都作过许多意蕴深刻、引人深思的论述。在自由的意义、自由与容忍、自由与民主、自由是不是天赋人权等问题上,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看法,但在如何看待个人主义,如何争取个人自由,以及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关系等方面又有着不小的差异。深入比较研究潘光旦和胡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和而不同,并立相容"的自由思想有助于认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冯易 《南方人物周刊》2012,(11):105-105
《良心的自由》一书在清教传统中追根溯源,考察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精神内核,即良心自由的观念。作者从思想史出发,讲述良心自由在英美的演变与兴衰,以及它最终又是如何以法律的形式,在第一修正案中得到承认。清教徒极看重良心自由的观念,而这一观念是来自《圣经》。  相似文献   

18.
对于古代的自由,贡斯当曾在《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一书进行了深刻地考察,认为古代的自由是"集体性自由"[1]。这一观点只是停留在静态的层面上进行考察,古希腊的自由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而并非一个孤立静止的概念。真正理解古希腊的自由需要建立在对古希腊自由进行历史性考察的的基础之上。古希腊的自由从古希腊神话产生开始,直到希腊化时期一直处于动态的演化过程。由于受到地理、神话、社会、历史和哲学等多方面原因的塑造和影响,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自由的精神却始终在古希腊人意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敬畏自然     
全国作协主席铁凝女士有一个有趣的观察,她注意到人类——不分民族、不分肤色——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对蛇类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按其说法,这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和人类共同的祖先在非洲南部丛林度过的漫长岁月有关。  相似文献   

20.
1949年胡适等人在台北创办《自由中国》之前,1938年的武汉和1945年的上海已经出现了两份同样以《自由中国》为名的刊物。三份杂志呈现出"自由中国"不同阶段的演变。前者得到左翼文化人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主张牺牲个人的自由以争取中国的自由,抗击日寇,保卫国家民族的独立。该刊后在桂林复刊,但左翼色彩有所减褪。太平洋战争前后,"自由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对坚持抗战的中国的尊号。这也使得恢复公开活动的上海国民党组织1945年创办的《自由中国》,在重光声中欢迎自由中国的领袖和将士,却很快就从重庆来人异样的目光中感受到不自由的气息。这与冷战思维下以反共为基调、唯美国主导的自由世界马首是瞻的"自由中国"追求迥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