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  相似文献   

2.
赋、比、兴的几组相关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赋、比、兴与诗教及诗言志三种诗学观念有着基本相同的文化源头,三者都可湖自政治、宗教、艺术结合为一体的古老的氏族会盟活动中(对这一问题笔者另有专文论述),但它们作为相对独立的三大诗学观念却是晚至汉代才正式形成的。这固然与诗歌艺术的成熟过程互为表里,而此种观念之所以能伴随着历史的脚步终于走入诗学的殿堂,显与上古以来“诗教”盛·行的事实密不可分,具体言之,一则依赖于实践形态的“诗教”在周代以来的崇高地位与广泛影响。二则得力于“礼崩乐坏”之后儒家学派对此实践形态的“待教”的理性传承。前一点,我们从当时献…  相似文献   

3.
孙淑奇 《神州》2014,(11):17-17
伴随着神秘传说出生的周作人以“落寞”为其人生画上了句号,然而其留在文学世界里的功绩却是不容抹煞的。“人的文学”的倡导,开启了新文学对于“人道主义”的关注和探讨;杂文小品的尝试使得古已有之的文体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研究让“儿童本位”观点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人言的份量     
“人言可畏”,见诸阮玲玉的遗书,又见诸鲁迅的杂文,这已是一个甲子前的事了。时间并未使这句话衰朽,却还历久弥新似的。“人言可畏”出自《诗·郑风·将仲子》。那是描写一位女子受到环境压制而不能自主的烦恼。她爱她的情人仲子,却慑于“人言”,请求仲子切莫跨进她的乡里,因为“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切莫越入她的家墙,因为“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切莫跳进她的家园,因为“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这么多“人言”,象一张密网,紧紧笼罩住这个弱女子,她怎敢自由表达自己的爱情呢。后来,“人言可畏”,好像更多地用于政治生活方面…  相似文献   

5.
华夏文明,以诗为盛。风骚启其源流,李杜张其大纛。干百年诗渊词海,浩浩乎浸润九州,亿万人激吭高吟,袅袅兮金声玉振。雅泽绵绵,迭代传芳,诗国泱泱,寰球无两。惟周秦之世,粤人远处炎方,隅居岭外。汉晋以前,风气未开,徒闻哳嘲之山笛,空负早春之梅柳。汉晋以还,虽初被风教,尚未可以言诗,偶有篇什,亦已尘湮星散。迨唐代张曲江开文献之宗,举风雅之旗,接中土之天声,揽岭表之芳润,于是云山珠水,尽入诗怀,雁声渔火,都成雅调。  相似文献   

6.
《名人传记》2022,(10):13-13
《杂文月刊》以刊登杂文、随笔、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等杂文原创及文摘精品为主,其内容兼具出默性、尖锐性、泼辣性、可读性等独特风格,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8-275。全年12期,每期定价16元,全年192元。  相似文献   

7.
元刘仁本撰。仁本字德元,天台人。以进士乙科,历官温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时方国珍据有温、台,招延诸郡士大夫,仁本入其幕中,参预谋议。……原本久佚,谨就〈永乐大典》所载,以类编次,厘为诗四卷、文二卷。  相似文献   

8.
伏雪芹 《丝绸之路》2013,(14):56-59
在谈到诗与禅的关系时,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诗佛王维。他笃志信佛,其山水诗创作开拓了以禅入诗的新境界。本文主要探讨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具体从王维与佛教的渊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和禅趣、王维禅意诗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成就等方面入手,首先总结出佛教禅宗对王维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进而讨论禅学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即其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禅意和禅趣,最后在对前文探讨的基础上总结王维禅意诗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猬蒙乡党抬举,让我为本书撰稿,介绍一下自己的杂文创作。自知我的杂文创作成就远不足以为故乡山水生色,然而却之不恭,不妨藉此时机对父老乡亲诉诉衷曲。谈到我的杂文创作(老实地说,叫“杂文写作”更贴切),我就想起孟子的名言:“予(我)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非以圣贤自况,而是这句话十分确切地传达了我是怎样走上杂文创作道路的,以及我的杂文观和杂文创作特点。少年时代从未想过要当什么杂文家。“大跃进”破产后,父亲像许多基层干部一样成了替罪羊,被撤掉大队党支书职务,抛下卧病在床的母亲和我们姊弟五人,带领“五类份…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近现代著名作家聂绀弩诞辰110周年。聂氏是一位集文人、诗人、哲人于一身的奇人。他的诗被胡乔木称为"过去、现在、将来诗史上的一朵奇花",他的杂文则被誉为"鲁迅以后的第一流"。聂绀弩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新闻出版工作,奔走于各地。他在南京也工作过一段时间,并且在这座历史名城里留下了他终生难忘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1.
范家相的《三家诗拾遗》是清代第一部三家《诗》专著。虽然他著述的目的并非在张扬三家《诗》说,而是为了推尊《毛诗》,但它成书后,却是影响了有清一代的三家《诗》辑佚学。它的辑佚体例和辑佚方法,均被后来学者所借鉴,在三家《诗》辑佚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读已故上海作家、资深报人刘金先生的《吹沙居杂文》,发现有一篇《由罗隐的故事想到的》,其中开头这样说:罗隐“是个才子,诗和文都写得好,在当时颇有名气。不知什么原因,在他身后,浙江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3.
学者罗竹风,对现在许多年轻人来说已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但上了年纪的人对这位腹笥宽广、博古通今的大杂家大多十分敬仰。当年我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时,罗竹风是上海社联主席。我们来往密切倒不是因为工作关系,而是写杂文。因为年轻时崇拜鲁迅,喜欢鲁迅尖刻辛辣的杂文,所以我在80年代也写起杂文了,以“斯人”为笔名的杂文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也算圈中的后起之秀。罗老则是杂文界的老将。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茶趣○韩士奇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由于我国地域广袤,各族习俗大不相同,茶叶品种繁多,这便形成了各族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布依族打油茶大凡去过贵州布依族村寨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味浓的打油茶。打油茶制作的方法是将黄豆、玉米花、糯粑、芝麻等放在油...  相似文献   

15.
斌良既是一位画家,又是一位诗人,因而他在作山水诗时以画家的独特视角来描绘眼前的景物。他有自己独特的意象群,注重色彩的选择,并将透视皴法等笔法入诗,追求意境,使他的诗呈现出清新淡雅、自然秀丽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追溯了报刊杂文的源头,分析了报刊杂文与新闻的密切关系,探索了报刊杂文与新闻的共通与互渗,并从新闻的角度讨论报刊杂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几乎所有的苏诗选本乃至宋诗选本,都不收入此诗。在《宋诗钞》这种收录量相当大的本子里,也没有此作身影。与苏轼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相比,此诗声名不彰,但却是他的上乘之作。刘道原即刘恕,以史学擅名,曾到过存开关翁源做县令,在司马光的提拔下,成了《资治通鉴》的“副主编”。  相似文献   

18.
郑珍是清道、咸年间著名学者,他的诗歌是典型的学人之诗,大量征引经学、史学、小学、考据等专门之学入诗,体现出与诗人之诗迥然不同的学理之美。回避或忽略最能体现郑珍学人之诗特征的学问诗,就很难对他的诗歌做出全面允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今年4月8日是黄齐生先生遇难50周年,12月18日又是先生诞辰117周年。本刊特组织发表张克等同志的几篇文章,以表达对这位著名《有家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怀念。本文题目用的是黄齐生定居延安后写的一句诗。璠溪,水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源出南山兹谷,北流入渭水。相传吕尚(姜太公)垂钓于此而遇周文王,辅佐文王、武王而定天下。黄齐生到延安定居后,和钱太微(名拯字来苏)作诗互相唱和,这句诗表达了他们要以吕尚为师,跟着共产党毛主席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曲折道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由于他们艰苦斗争和卓越活…  相似文献   

20.
袁枚针对清诗目益学问化所露出的弊端,抗声提出诗主性灵,非关学问,于是有人误认为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轻学浅薄,游学无根。事实上袁枚很重视诗歌与学问的关系,他对“诗”与“学”的关系有三个基本主张:一是诗须有学,二是反对在诗中填书塞典,三是主张化学入诗。他的诗歌没有脱离清诗质厚重学的时代特征,不是清诗的变异,而恰好是这个茂盛园圃里敢于争春怒放的花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