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颖 《攀登》2007,26(1):67-71
江泽民同志面对冷战后国际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在深思熟虑分析国际战略环境、精心筹划和实施中国对外战略时,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他既对国际战略全局形势和未来走向作出了科学判断,又精辟地阐明了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既科学地揭示了当今国际战略的主要特征与历史意义,又旗帜鲜明地宣示了中国国际战略的定位。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际战略的重要论述,使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更加完善、全面、深刻,是观察国际战略形势和处理对外事务的正确指南。  相似文献   

2.
藏区要闻     
藏区要闻国家卞席江泽民6月28R在与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会谈时说,中国希望挪威警惕达赖为分裂活动寻求国际支持的企图,人要使中挪友好关系受到达赖集团的}扰和破坏。江泽民介绍了的藏近几年的经济、文化、宗教发展情况和中央政府在西藏问题上的立场(-.江泽民说...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立足国际国内大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们党80年奋斗业绩和基本历史经验,精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及其内在关系,明确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  相似文献   

4.
杨卓华 《攀登》2002,21(3):39-4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旨在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应对国际环境的挑战。为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明和精神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略论胡锦涛的"和谐世界"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西周 《攀登》2006,25(1):29-32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中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遗产和江泽民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正确判断,是中国提出的新的世界发展观,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国际意义。要学习和坚持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努力构建和谐中国,并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胡家铭 《攀登》2007,26(2):49-52
江泽民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关系的论述,是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和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时代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李春隆 《史学集刊》2001,(4):F003-F003
2001年8月12-14日,在吉林大学举办了《俄国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俄罗斯所和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学会共同主办。与会的专家学40余人。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讨问题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会议正值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在本世纪中期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目标之时。  相似文献   

8.
面孔     
江泽民出版出访纪实7月30日,《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一书首发式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举行。1990年至2002年,江泽民作为中国领导人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布什的交往,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普京的接触,以及和欧洲、日本政治家之间的纵横捭阖,当时均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另外,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等今天的“热点”,当年也都曾留下江泽民主席的身影。《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一书,披露了其中一些细节。  相似文献   

9.
藏区要闻     
藏区要闻江主席接受十一世班禅拜见国家主席江泽民1996年1月12日下午在中南海接受了第十一世班禅和扎什伦布寺致谢团的拜见。第十一世班排向江泽民主席敬献了哈达。江泽民主席高兴地欢迎第十一世班排和扎什伦布寺致谢国的代表来到北京,拜见中央领导,并对第十一世...  相似文献   

10.
陈伟  王毅 《沧桑》2009,(6):76-77,101
江泽民多次强调广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锻炼。江泽民在增强党性锻炼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对策、措施方面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认真研究江泽民的增强党性锻炼思想,并用以指导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拒腐防变能力,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好地执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论"夷"和"东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丰实 《中原文物》2002,2(1):16-20
“东夷”本是传世和出土文献对古史上某一时期东方居民的称谓。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黄淮下游海岱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称为东夷。本文旨在根据传世和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廓清“夷”和“东夷” 的产生、发展、流变和消失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14.
晚清之前,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中国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特别是明代朝贡制度形成后,“夷”“夏”卑尊泾渭分明。晚清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近六十年间,实现了从“夷”到“洋”的艰难转变。本文从“中国中心观”的形成入手,对这一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文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16.
庄子《大宗师》集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真人"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一书内容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三义先生认为,以国家起源的“民族模式”代替传统的“部落联盟模式”,易建平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本文认为,王三史先生的观点难以成立,原因在于,他混淆了“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模式”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把希腊人和罗马人国家起源的例子当作了“特例”,而这摩尔根与恩格斯是当作典型例子的。  相似文献   

18.
本从都市平量器字入手,结合东汉相关的度量衡制度和两汉中遗存的刻铭陶、漆器字、以及东汉相关历史,考证都市平量器并非成都市平量器的简称。  相似文献   

19.
本对于古籍献中“百工”一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进行分析、考证,发现它与“百官”一词的关系错综复杂,于是从字形、声音及化历史的研究对比中取证,认为“百工”作为上古一官职名,后世直接对译成“百官”实际上存在混淆和误解,却也可从中看出它们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对这一特殊语词的变化的历史考证将对训诂学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Museum learning的相关研究范式和成果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和教育学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内这两门学科对museum learning的翻译存在分歧:博物馆学界将其译为"博物馆学习",而教育学领域则将其译为"场馆学习"。原因在于二者对museum learning的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以及二者对"博物馆"一词本身范畴和概念存在认知差异。"博物馆学习"不仅保持了museum在跨语境研究中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上确保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在museum learning研究中的相同地位,这是"场馆学习"一词无法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