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才子王实味 王实味,原名叔翰,1906年生于河南省潢川县一个家境贫寒的书香门第。父亲王耔渭是前清举人,博学多才,但终身不得志,一直为乡间塾师。王实味受家庭熏陶,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  相似文献   

2.
50年前,在延安,发生过一桩冤案──王实味案,曾经轰动一时,震动了延安和一些根据地,也引起了国民党统治区一些人的注视。毛泽东在1949年进北京后,知道王实味被错误地处决了,大为震怒,曾厉声说要还他一个王实味。多年来,国内外有不少人仍对此案颇为关心。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王实味问题已经彻底平反了!平反决定 王实味被强加过3个罪名:“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暗藏的国民党探子、特务”,“反党五人集团成员”。这3顶帽子都是在1942年戴上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0年来,终于逐个得到了平反。中共中央组织部在1982年2月作出决定,h定了所j胃‘…  相似文献   

3.
我与温济泽同志相识是1980年的事。那时,我正协助李维汉整理回忆录。为协助李老弄清楚王实味问题,我们先后访问过许多延安时期的老同志。温济泽同志也是王实味所在的延安中央研究院的,原为文化思想研究室的研究员兼学术秘书。整风运动开始后,临时调院党委搞宣教工作,直接参与处理过王实味问题,并在当年就写过反映王实味问题的《斗争日记》一文,是我们必须访问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傅国涌 《江淮文史》2010,(6):167-170
<正>第一次读到周文的文字在10多年前,那是他1942年6月在延安批判王实味的两篇文章,一篇叫《从鲁迅的杂文谈到实味》,一篇叫《鲁迅先生的党性》。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批评王实味  相似文献   

5.
王实味是建国前第一个因为写文章而蒙难的人。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野百合花》。事情已经过去快60年了,虽然以后也发生过类似的文字狱,但现在来看王实味因为一篇文章而招来杀身之祸的过程,仍然觉得触目惊心。它赖以发生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基础值得人们思考。同时,这一事件也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在人文关怀的目光中。日渐显示出那九死不悔的精神光芒。  相似文献   

6.
中共对托洛茨基评价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当提到托洛茨基或以他为首的“托派”,人们往往是谈虎色变。盖因自上世纪20年代末以来的近80年时间里,在整整几代人心目中,托洛茨基或“托派”都是反动或反革命的代名词。这并不奇怪,因为早在中共1929年10月的《中央关于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茨基主义反对派的决议》中,就有托洛茨基反对派“积极地在政治上,组织上,各方面来攻击党,破坏党”的定性,在毛泽东的著名文章《论持久战》中,甚至有“汉奸托派”这样的字眼,而《野百合花》的作者王实味也是戴着“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的罪名在1947年被处决的。1991年2月7日,公安部正式作出《关于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决定说:“在复查中没有查出王实味同志参加托派组织的材料。因此,一九四六年定为‘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的结论予以纠正,王在战争环境中被错误处决给予平反昭雪。”但是,从这一决定中仍可以看到,王实味是平反了,但托洛茨基并未昭雪,因为王实味是个好同志的前提,恰恰是他“没有”“参加托派”,如果参加了,那就是死有应得了!  相似文献   

7.
《湖南文史》2012,(8):71-71
1.民国时期,中国足球在亚洲首屈一指,其领军人物——,被誉为“远东一代球王”,后来还曾被评为与贝利等人并列的世界五大球王之一。2.一曲《黄河大合唱》使——名垂乐史,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著名的“延安四怪”之一,其余“三怪”是长发披肩的演员塞克、独来独往的作家——、暴躁激烈的翻译家王实味。  相似文献   

8.
陕北冤案     
谈金铠 《文史天地》2008,(10):51-53
王实味(1906—1947),本名王诗薇,王实味是他常用的笔名,还用过叔翰、实微、诗味等笔名,河南潢川人。1925年9月考入北大文科预科。他积极参加政治运动,于1926年加入中同共产党。翌年,因与党支部书记同时爱上一位女同学,而受到支书的指责,负气不再参加组织生活,而脱党。  相似文献   

9.
正从1942年延安整风至十年"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中,王实味是一个必被批判的靶子,每次都不能幸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王实味冤案终于得到了平反昭雪,强加在他头上的"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暗藏的国民党探子、特务"和"反党五人小组成员"三项罪名大帽子统统被摘掉了。这在我国现代政治史、文学史和新闻史上,无疑是一桩不应忘怀的痛史。  相似文献   

10.
“汉奸黄浚案”是抗战全面爆发前夕的一桩大案,近几年许多报刊都对此案的侦破作过披露,但却有些失实之处。钟高玉先生当年曾亲身参与侦破“黄浚案”,我们选发他的文章,意在澄清那些失实的情节。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人民海军之父”的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是我的父亲,他离开我们已经5个年头了,可是他的形象却时时浮现在我们脑际。虽说往事如烟,却是永志难忘。 1949年,战争硝烟渐渐地在中国大陆上消逝,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当年9月,我和弟弟萧能所在干部子弟学校的校长,把我们叫到学校教务处,指着一位陌生的军人说,他是我们的父亲的秘书罗玉如同志,是父亲让他来找我们的。罗秘书说他是萧劲光司令派来的,代表他接我们姐弟俩回家,让我们就跟他走。 我们当时对“家”的观念很淡漠,只知道学校、教师、同学和阿姨们,大家一直在一起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12.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全国各地流传着一份周总理的“遗言”,仅安徽一省,共抄出“遗言”6903份,可见流传之广。这篇“遗言”的真正作者是杭州汽轮机厂23岁的青年工人李君旭。他也没料到这篇“遗言”能够在一两个月内传遍大半个中国,在“追查”中,李君旭被捕。这一事件使许多人受到株连,其中李君旭的父亲和同学,以及同学的姐姐、父母等十余人在这一“大案”、“要案”中被捕入狱。  相似文献   

13.
正在延安文艺整风之前的1941—1942年,延安的作家丁玲、萧军、艾青、罗烽、王实味等人认为:延安在被歌颂的同时,也同样需要批评,而杂文是批评的利器。因此,他们对杂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并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杂文,如丁玲的《"三八节"有感》、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他还在3月15日《谷雨》第1卷第4期上发表了《政治家·艺术家》)、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罗烽的《还是杂文的时代》、萧军的《论同志的"爱"与"耐"》等杂文,对于延安生活中的某些缺陷,对老干部弃旧娶  相似文献   

14.
梁思成先生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正是他父亲、我国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因“戊戌政变”失败后亡命日本的第三年。1912年,他随梁启超先生回到北京,1915年进入清华学堂学习,这是一所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1923年毕业,1924年到美国留学。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和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建筑学专业,研究建筑历史。1928年回国,应张学良将军的邀请在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1931年回到北京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了他古建研究的生涯。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系主任一直到1972年。1972年1月因“文革”期间受迫害致死。  相似文献   

15.
高峰 《文史春秋》2008,(1):12-15
1935年,在报界巨子史量才被刺杀之后,国民党著名将领、曾任浙江省主席的鲁涤平也忽然猝死。这一案件,是民国时期国民党上层政治谋杀大案中,迄今尚不为人所熟知的一桩谜案。  相似文献   

16.
《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一文在本刊总第四期发表,经多种报刊转载以后,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注视。 我接到不少读者的来信、电话和来访。他们认为,50年前的一桩冤案,50年后能够得到平反,这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贯彻实事求是原则和平反冤假错案的决心和实绩。有来信说,文章写得“实事求是,有胆有识。”也有更多的读者提出了不少问题。现在我把这些问题略加归纳,在这里作个总的答复。我从一些读者的意见中,以及从国内外有些报刊对这件事的报道和议论中,颇感他们对历史事实缺乏了解和研究,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历史的…  相似文献   

17.
许水涛 《文史精华》2006,(12):21-28
可怕的株连许:解读您父亲的文艺思想,我们知道他一直强调反封建的重要性,更多的人是到“文革”结束后才认识到反封建的使命仍然没有完成。许多学者对胡风事件的定位就是建国后第一桩重大的文字狱,其株连之广泛、迫害之酷烈、手段之卑劣,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对封建时代文字狱比较隔膜的当代中国人来讲,胡风事件正是他们理解文字狱这一历史现象的最切近的样本,许多手法、方式都是有共性的,只不过胡风事件裹上了一层冠冕堂皇的“革命”的外衣罢了。  相似文献   

18.
史云  李新 《文史月刊》2003,(6):26-34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中,给“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平反可能是最受人们注意的大错案之一。因为此案是建国后的第一桩大错案,是中国文坛上牵涉最广、蒙冤时间最长的一桩大案。此案长达25年之久,入狱受审的人员数以千计,当时被正式定为“反革命集团”成员的就有78  相似文献   

19.
曾宪新 《百年潮》2002,(12):20-23
1991年2月7日,公安部作出了<关于对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否定了王实味同志参加过托派组织一事,这是为王实味的冤案最后的平反昭雪.  相似文献   

20.
采访这两天,常俊曙一直穿着白色的衣服鞋子裤子,戴一副半框眼睛,对人总是客客气气,说起话来文绉绉的透着“书生气”。就像父亲对他的评价的那样,他一直以来都像个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