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陶广杰 《风景名胜》2020,(2):0312-0313
土壤污染导致我国可利用土地更加稀缺,土壤污染修复问题刻不容缓。截至目前,我国有关土壤污染修复的立法并不完整,导致土壤污染修复责任主体难以认定、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承担规则难以适用、土壤污染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难以确定。文章从案例入手,对土壤污染修复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探析,提出健全土壤污染修复法律责任主体制度、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应合理适用溯及既往原则、细化土壤污染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相关规定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梳理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理念、特点和方式,并以北京市昌平区裕陵小流域为例,评价了该流域现状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设思路和分区布局,针对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提出了具体措施,以及监测有关要求.结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开展生态清洁小流...  相似文献   

3.
张国香 《区域治理》2021,(2):156-157
进入21世纪,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不断推进国内的生态建设,对部分生态脆弱地区进行生态恢复,澜沧江水系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水系之一,流经区域广,生态环境复杂,分段治理十分必要,凤庆段的治理主要由凤庆县负责,凤庆县采取了多重修复手段,有效推进了生态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地区是细石器遗存发现最多、研究最为充分的区域。本文对该地区细石器工业的分区、分期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杨文霞 《区域治理》2022,(4):157-16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部门也跟着这股潮流蓬勃发展,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厂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农用地土壤的污染问题最为严重.农用地土壤污染的不断恶化,势必影响经济发展.文章考察了农用地土壤污染,分析和讨论了清洁和修复性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祖丽 《风景名胜》2021,(4):0263-0263
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部分,随着当前自然环境的多变,必须要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力度,通过该手段加强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预防和治理力度,确保土壤肥沃、质地良好,促进我国农业、林业、建设用地发展,也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但是,在实际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监测效果,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质量控制力度,将其作为土壤污染防治计划的关键性任务,系统化的开展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改善土壤污染现状,确保生态系统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7.
江苏沿海地区在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更为宏观的时间尺度分析了不同时期沿海区域治理和开发的主要推动力及障碍因素,并对今后江苏沿海区域的治理和开发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从历史上看,在改革开放尤其是1949年以前,江苏沿海地区的区域治理模式较为多样,且效果有限,具体表现为地方行政长官、企业家或地方豪强以及普通百姓之间的利益博弈。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国家治理模式的创新,从地级市主导,逐渐发展到省域内及省际的空间协作。近年来,在国家空间战略调整的背景下,江苏沿海区域的治理开发也将在策应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江苏沿海地区的海洋海岸生态的保护和治理既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也将有助于推动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余祖停 《区域治理》2022,(14):159-16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为了有效开展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相关部门采取了环境监测技术对各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基于此,本文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内容与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对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同时提出环境检测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在利用高科技成果改善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破坏与污染,其中以水体污染问题尤为普遍.近年来我国各地区水质污染问题日趋严峻,水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当前水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技术、化学技术与生物修复技术,使用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修复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再次污染,而且如果修复不彻底,在以后的修复工作中需要浪费更多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此时,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张成林 《神州》2013,(4):252-252
随着人类科技与文明的不断进步,海洋石油污染问题越发突出,其中主要是海洋溢油造成的。对溢油污染进行治理,改善、恢复污染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是在以上背景下形成,给我国海洋石油污染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球视野下的价值链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嫮  张洁  王良健 《人文地理》2007,22(2):14-19,5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地方产业集群为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其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在全球价值链中与区域外的经济行为主体积极互动,并实现升级。而价值链治理分析是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在这种研究视角下,本文以价值链治理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了价值链治理的概念;并从理论上讨论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主要类型和演化过程;然后,进一步分析了价值链治理产生的原因、价值链治理的应用,以及价值链治理对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影响;最后,本文对国际现有的价值链治理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刘爱华 《风景名胜》2020,(1):0213-0213
城市重污染河道的环境污染一直以来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 , 也直接决定了城市居民健康和日常生活的质量 , 本文就某重污染城市河道的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治理方法作为主要案例 , 详细地介绍了重污染河道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法 , 包括重污染水底泥处理和重污染水处理修复技术 , 作详细的论述各种重污染水处理修复技术的概念及其原理、方法、装置等 , 希望能有效地促进重污染河道水质的高效处理和净化 ,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空间发展单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地域尺度重组和经济社会重构过程,尺度运用已经成为我国调控空间发展的重要治理手段。本文基于尺度与尺度重组理论,梳理了我国国家治理的新型空间尺度,归纳了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体系的现状及其对新型空间尺度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尺度重组及尺度重组下国家空间治理重塑的新要求,必须尝试对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体系进行改革,整合区域空间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都市区发展与建设规划,善用新区、试验区等的规划,并以治理理念引导规划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张雅楠  杨然  潘奕霖  梅骏翔 《风景名胜》2021,(1):0016-0016,0018
文化景观基因作为一种新型研究范式,能够有效恢复景观历史记忆、重建文化景观形象。研究借助“景观基因法”,将阳朔西街主体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提取为山水文化景观基因、民族聚居景观基因、中西交融景观基因和岭南建筑景观基因,并据此从基因的保留修复、延续修复、叠加修复和重生修复等层面提出“重现山水格局、扩展功能分区、打造主题街区和建筑风貌改造”四大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程玲 《南方文物》2015,(2):94-98
<正>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海北岸,岭南中南部区域,主要是由西江、北江、东江、潭江、流溪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海湾内堆积而成,它形成于海陆交接的过渡地带,是对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最敏感的区域。这种"衔接海陆"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海洋对珠江三角洲史前文化和聚落形态具有重要影响,是我国史前海洋文化发育的重要分区之一1。通过考察在全新世不同时期的环境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史前海洋聚落的宏观分布形态,探讨海洋聚落的分布格局与海洋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区域,在我国生态环境演变中具有典型意义。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进行系统治理的河流,也是第一条从立法层面进行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河流。新中国对淮河的治理,从提出“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到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从关注行蓄洪区群众生产生活到脱贫攻坚,从治理污染到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对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治理方略不断演进,为探索河流治理、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积累了宝贵经验,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刘浥晨  王宁 《区域治理》2022,(9):130-13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基于我国的国情发展,为着力破解当下我国农村治理困境,引领"三农工作"改革,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定.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具体内容作为研究背景,阐述了研究意义.从乡村振兴和基层有效治理入手,将基层治理的主要问题划分为主体性和客体性两部分,主体性方面是从基层治理的三大主体展开论述的,即基层政权组织、...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传统的空间生产理论从城市推演到区域层面,提出了"区域空间生产"的概念。指出区域空间生产关系导致新的区域合作治理关系形成,并进而因为新的区域空间生产关系的变迁导致原先区域合作治理关系的解体。文章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为实证案例,说明任何一个区域合作治理关系都是基于特定时空背景下多利益主体的空间生产关系而形成的特定体系,其建立的本质是为了促进特定区域空间生产关系的实现和经济社会资本的增值。  相似文献   

19.
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了四床质地各异、造型独特、纹饰华丽、做工精细的棺罩(荒帷),为全国首次发现,为研究我国西汉初期的服饰、丝织品制造技术和手工业水平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但由于荒帷长期在地下环境中受各种因素的侵蚀,已破损老化严重、碰触易碎,为此必需进行修复。本工作通过对其中一件荒帷的外观目测观察,显微镜对纤维结构的检测以及病害分析后,决定以针线法分别对锦面、锦缘进行修复,然后拼合成形。由于文物平摊面积比较大,因此采用分区修复的方式逐块进行修复。修复后的荒帷在广州南越王博物馆展出,为广大观众提供了难得一见的精美展品。此方法可为国内类似出土丝织品(丝、绢、锦)文物的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提出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其中,都市区治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合理模式的研究成为城市管理领域的焦点。本文基于都市区治理理论,分析了中国都市区治理模式由强制性区划调整向城市协商合作的演变过程,认为同城化将成为未来区域治理的主要模式,是现代化治理模式的体现。进而提出以建立共识、渠道和激励为基础的同城化治理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广佛同城化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广佛行政管理体制差异的分析,认为管理层级架构的差异是影响广佛多层级治理效果的关键,发现建立"共识"是城市之间协调的核心,"渠道构建"和"激励机制"是同城化规划开展与实施的保障,以期为今后同城化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