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满族传统丧葬习俗塔娜一、满族丧葬习俗的产生和发展满族的先世女真人,因居住地域不同,其丧葬习俗也不尽相同,既有土葬、火葬,也有树葬。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的女真人,其丧葬习俗是:老死的人,到其腹焚化,用木夹灰骨保存起来;溺死的人,用鱼叉叉其尸体,裹上海豹皮...  相似文献   

2.
雷俊霞 《神州》2014,(3):20-21
河南地处中原,浓缩了中华6000年的文明史。河南居住民俗是河南民众在居住生活实践中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居住民俗习俗惯制。从建筑特点、影响因素、居住习俗、居住类型、居住民俗的旅游开发模式等方面来看,河南居住民俗独具中原特色传统民居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3.
论满族舞蹈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舞蹈文化积淀深厚的民族。满族虽然形成于十七世纪初,但它的先世,却可以从明代的女真人,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长期居住在我国东北边疆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是以狩猎为生。肃慎人的后裔女真族就是满族的先世。所以满族生活习俗就是女真族习俗的绵延。清军入关后,尽管受到了许多汉族习俗的影响,但在其主要方面,却仍然保持着本民族固有的特点和风格。由此看来,今天舞台上经过发展,演变而来的满族舞蹈和“满族秧歌”舞蹈,使我们很自然地会把它的动作和表演及服装道具与本民族的民俗习性连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黄小钰 《收藏家》2015,(2):75-77
春水、秋山玉名称的由来源于契丹、女真人的"四时捺钵"习俗。捺钵,是契丹语,意思是四时游猎、避暑消寒,暂时游幸的场所。辽、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居住着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他们以游牧、狩猎、渔猎等生活方式为主,并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逐水草而居,于是,从辽代开始就形成了契丹贵族春、夏、秋、冬"四时捺钵"的习俗。女真人灭辽后,建立金朝,继承了契  相似文献   

5.
卓尼是一个藏族聚居地区,在辽阔的蓝天草原间,生活着勤劳,热情而勇敢的藏旗人民。由于居住地区气候差异,以及生活环境和历史变迁等不同,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以地域为别的藏族村落。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服饰,生活习俗在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无不起源于原始生产生活方式、特定自然条件和社会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起码常识。我们知道,人类一切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物质生产的形成和发展为基础的。承德满族生活习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如此。我们欲知占承德少数民族人口88.5%的满族生活习俗的起源,只有从他们原始物质生产方式和历史源流谈起,才能看出探求他们的生活习俗起源是否接近历史的真实。承德满族先人──女真族来自同族异部:一部是建立大金的完颜女真,后金灭亡后,进人承德境内的女真人,没有全部…  相似文献   

7.
满族陈汉军旗是八旗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其中最具特点的是萨满祭祀习俗。本文试从满族陈汉军旗建立的历史条件、建立及逐步完备写起,进一步分析满族陈汉军旗人的特点,为我们从多角度研究八旗史与民族关系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女真人崇柳习俗源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真人崇柳习俗是对北方民族树木崇拜的继承与发展,契丹射柳祈雨宗教活动直接影响了女真人的射柳祭天习俗的出现.在反抗辽朝、凝聚民族力量的过程中,射柳祭天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后,改射柳祭天习俗为拜天射柳礼制.崇柳习俗在女真人中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甚至在满族人的宗教习俗中依稀可见崇柳的遗风.  相似文献   

9.
女真人接受契丹人射柳祈雨宗教活动的影响,出现了射柳祭天的文化习俗。在反抗辽朝、凝结民族力量的过程中,射柳祭天发挥了重要作用,金朝建国后,阿骨打改射柳祭天习俗为拜天射柳礼制,在大定、明昌年间这一礼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女真人接受契丹人射柳祈雨宗教活动的影响,出现了射柳祭天的文化习俗。在反抗辽朝、凝结民族力量的过程中,射柳祭天发挥了重要作用,金朝建国后,阿骨打改射柳祭天习俗为拜天射柳礼制,在大定、明昌年间这一礼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金代女真人与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女真人的饮酒活动渗透到女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婚丧嫁娶、岁时节庆、宴游唱酬等等.女真人有其独特的饮酒方式与习俗.随着女真社会的发展,其饮酒活动也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儿女英雄传》是一部旗人康写旗人生活的小说。然而小说的这一民族特点长时间被研究所忽略,得到的评价也有所偏颇。本正是从旗人独特的妇女价值观和化习俗等民族角度出发,分析十三妹形象嬗变中的合理因素,以求对十三妹的形象塑造进行重新审视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3.
二 满族与旗人 在有清一代,凡被编入八旗及旗下各类人口均被称之为“旗人”,他们自己也以“旗人”自称之。未被编入八旗及未成为旗下人口的汉族人口则被称之为“民人”,他们自己也以“民人”自称。而绝少有满人、汉人之别,故有“只辨旗民,不分满汉”之俚语。 旗人是满族共同体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称谓。 上面笔者着重论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大量的汉族人口被满族共同体吸附成为旗人的几种主要方式。下面拟就成为旗人的这些汉族人口在经济生活、政治待遇、语言文字、生活习俗、民族自我意识等方面与满族的异同作一简论,以说明这部份汉族人口与满族共同体发展壮大的密切关系。换之言,即论证这部份汉族人是怎样潜移默化成为满族一部分的。  相似文献   

14.
塔吉克人是我国56个民族中居住地海拔最高的民族,现仅有3万余人。因其居住在被称之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人至今保持着自己民族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独特民族化和生活习俗,成为一个极富人艺术特色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5.
哈萨克族的婚姻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传统的婚姻、家庭及其习俗保留了较多的草原游牧文化的特色。哈萨克族的婚姻制度主要是男娶女嫁,从夫居住的一夫一妻制。婚礼过程比较复杂,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一系列仪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传统仪式和内容都简化了。  相似文献   

16.
沅湘江一带五月初五包粽子的习俗传到肃州后融了肃州当地的生产特点、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形成了肃州特有的端午文化和民风民俗。肃州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米糕,喝雄黄酒,洒雄黄水外,尚有许多本地习俗。  相似文献   

17.
原文分上、中、下三次发表四个论题:“上”为第一个论题,即生女真人在建国前后的宗族部族组织,发表在本刊第一期;“中”为第二个论题,即生女真人的宗族文化活动,发表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第4期;“下”为第三和四个论题,即本文要论述的生女真人的宗族文化机制和女真人的汉化是其宗族文化发展的必然归宿。女真人的宗族文化机制包括浓厚的宗族思想意识、宗族权力的世选制传承方式、宗族民主集中制(宗族勃极烈制与宗族军事民主制)和宗族接续婚等。这些宗族文化及其机制与产生儒家文化的夏、商、周的宗族文化及其机制大同小异,因而女真人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文化,所以女真人的汉化是其宗族文化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8.
吕竟成 《黑龙江史志》2013,(11):298-298
<正>金源文化具有民族上、地域上和历史上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源文化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开发能力薄弱,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应合理规划和建设旅游景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金源文化的知名度,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恢复或重现金朝时的部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场景,再现满族祖先女真人的生活习俗,从而丰富  相似文献   

19.
昆明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建筑,是一种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信息的载体,也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它包含着科学、功能、情感、艺术、文化、和重要的历史价值等多元的元素。是在地理环境、气候差异及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环境综合因素下,形成的地域文化载体与外在的居住形式,也是城市聚落在形成和演变中,通过祖先的生存智慧和创造才能,结合城市商业环境、市井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逐渐形成的一种聚居区居住生活模式,是与建造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密不可分,同时存在和生成的必然结果。也是昆明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及人文结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段塔丽 《史学月刊》2002,(3):101-106
“夫随妻居”、已婚女性长住本家以及夫亡以后归宗,是唐代社会一种颇为流行的居住习俗。从民俗学和性别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和考察不难看出,唐代社会所流行的这种居住习俗,应是女性人身较自由、女性权益得到一定保障以及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拥有较高地位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