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琉璃构件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水、美观的特性,同时其使用也有彰显建筑等级的功能。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是全国仅存的一座具有典型民族特色和塞外风情的皇家宫殿,距今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沈阳故宫保留着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建筑,因满族特有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沈阳故宫的琉璃构件也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陈雷 《北京文史》2001,(1):56-56
琉璃工艺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琉璃制品以陶为胎,施以琉璃釉(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后,人窑烧制而成。北京的古建筑中琉璃制件随处可见,北京故宫的黄色琉璃大屋顶金光灿烂.恭王府的绿色琉璃瓦青翠欲滴,天坛的蓝色琉璃瓦晶莹透光,智化寺的黑色琉璃瓦庄严肃穆,颐和园智慧海的琉璃佛像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3.
古代的琉璃陶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品种,而明代的琉璃陶更是记录当时皇家建筑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当时一个烧造较多、风格独特的重要陶器品种。几十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进行,发现了大量明代琉璃陶文物和资料。本研究以明代琉璃陶烧造为主要内容,从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两个角度,对明代宫廷和藩王使用建筑用琉璃陶及陪葬使用琉璃陶俑、民间使用琉璃陶人像以及琉璃陶相关器物进行综合性叙述和梳理,也对明代琉璃陶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朱莲花 《丝绸之路》2011,(10):94-96
日本收藏着古代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各种琉璃器皿。本文介绍了日本出土并收藏的琉璃制品,并分析了日本琉璃艺术与古代东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琉璃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琉璃浅谈     
在西方,人们常把琉璃说成是主赐予人类的最佳礼物,琉璃带来了的是生活的喜悦和创作的灵感,它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非常神奇的物质,艺术家们利用它晶莹透亮冷峻而坚固同时具有折光反射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上使琉璃工艺达到变幻莫测、令人难以预想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故宫建筑琉璃构件面临最主要的病变是琉璃釉层的大面积脱落,以养心殿燕喜堂最为典型的琉璃筒瓦为研究对象,分析釉层和胎体的成分、形貌以及热性能等,同时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模拟循环试验发现:环境温湿度变化剧烈,会引起琉璃样品的釉层脱落,其中样品釉层越厚、胎釉与胎体的热扩散性能和热膨胀性能差异越大,样品釉层脱落的速率会越快。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琉璃样品从高温急剧降到低温等循环过程发生的“淬火”,样品从高温下降至冷冻室冰水混合物中表面釉层的温度下降速率相对最大,这种温度的急剧变化会引起釉层张应力以及胎釉界面热应力的分布不均,釉层脱落破坏最为严重。对比琉璃样品发生破坏时的模拟实验条件和实际环境条件,与夏季的高温/暴雨最为相似,推测可能成为破坏古建筑琉璃釉面脱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成果可为后期文物保护和修复方案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避暑山庄文津阁琉璃建筑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东  牛菁 《文物春秋》2008,(5):62-68
本文依据文献记载,考证了避暑山庄文津阁内琉璃建筑的历史变迁情况,同时依据历史照片和现存的琉璃构件,在与现存同时期的建筑文渊阁、文溯阁和文澜阁的琉璃样式作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文津阁藏书阁、碑亭、趣亭和叠落花台等四处建筑的琉璃样式。  相似文献   

8.
马骏  朱晓军 《收藏家》2022,(12):94-97
昌邑辛置墓地是近年来山东地区所发掘的一处文化面貌丰富的墓地。自汉代起,这里就出现了耳珰等琉璃制品。明清时期,琉璃器的种类与数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以平民墓为主的墓地中,琉璃成为了一种颇有特色的装饰品。从历史背景、技术成就以及墓葬出土的其他陶瓷器分析可知,这些琉璃器很可能来自淄博。  相似文献   

9.
琉璃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艺术性.但因其长期处于露天环境之中,会产生釉面蜕变、开裂、脱落和胎体酥粉等多种病变.为了对琉璃构件的全面保护,对洛阳山陕会馆古建群琉璃构件进行了整体调查,发现部分构件釉面产生了一层亮绿色粉状物质,与青铜器粉状锈颜色非常相似,这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病变现象.为此,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这种病变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琉璃"粉状锈"的主要成分为PbSO4.它是大气中SO2与水分和琉璃釉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病变的形成过程为釉面弱酸水膜的形成,釉中铅离子的溶出和铅的硫酸盐形成三大步骤.研究结果可为琉璃构件的进一步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青岛土山屯墓群M147出土一批琉璃制品,其中有琉璃片506件,根据其出土位置和用途可分为三类、8型琉璃片或为模铸而成,同一型(亚型)尺寸统一、纹饰高度一致。根据墓内同出的文字材料,推断其制作年代应为西汉晚期,在当时或可以作为“玉”来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静 《东方收藏》2023,(12):125-127
琉璃艺术是山西独特的地域特色之一,其中,长治、晋城、介休作为古代山西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琉璃艺术发展史,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历来享有良好的声誉。在当下,只有通过对山西琉璃艺术进行“破圈层、跨区域”的联合展示,整合各地资源,推动文物“活”起来,进一步扩大山西特色琉璃艺术的文化影响力,才能够彰显其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沈阳故宫保留着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建筑彩画,这些建筑彩画融合了清代官式彩画和地方彩画做法,并保存了一些清晚期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地方做法。除清代官式彩画中常见的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海墁彩画外,还有清入关前后比较流行的宝珠吉祥草彩画。此外,还保留有一种清早期具有浓郁满族风格的彩画,即十王亭内外檐的满族彩画。沈阳故宫彩画展现了清代官式彩画发展的全貌。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对琉璃这一材料有多种称呼,考古报告中根据其透明度分别定名为“玻璃”、“琉璃”和“料器”。一般把透明度高的叫玻璃,把色彩鲜艳的小件器物称为料器,把透明度差的叫琉璃。山西大同近年来出土了不少琉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下面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到《文物世界》2006年第6期董楼平的《记山西离石出土的一件琉璃熏炉》,觉得很亲切。当年在山西工作时,这一件琉璃熏炉的年代曾争执不下,记得当时柴泽俊先生[1]说此熏炉是离石计划  相似文献   

15.
EDXRF无损测定琉璃构件釉主、次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建筑琉璃构件釉层的厚度通常在130μm左右,因此难以将釉层剥离下来进行分析测试。目前,尚不见有关制备琉璃釉校准参考样品的报道,且很难找到与琉璃釉基体接近的标样进行定量分析。为此,在研制建筑琉璃校准参考样品的基础上,建立了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谱仪(EDXRF)无损测定琉璃釉料主、次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并对元素分析线在琉璃釉层中的饱和厚度问题,方法的检测限、精密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无损测试方法可满足对琉璃釉主、次量元素测定的要求,为今后测试研究古代建筑琉璃构件釉料的元素组成特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所谓古法琉璃是指古人以主要成分是Si O2的石英石为主体,铁、铜、钴、锰为着色剂,铅作助熔剂,原材料经过数十道手工工艺的精修细磨,通过高温1000℃以上的火炉煅烧而形成的低温色釉料。整个过程纯为手工制作,烧成后的琉璃,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美轮美奂。(图1)在中国古代,人们不知道什么是Si O2,但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却发现并掌握了琉璃的原料配制和煅烧方法。根据历年各地古墓出土实物证明,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四五百年)即已出现琉璃。只是琉璃的质料还不够纯,有时与料器相混。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揭示清代不同地区建筑琉璃构件的原料、烧制工艺及其性能关系,本工作以北京故宫和辽宁黄瓦窑清代建筑琉璃构件为研究对象,利用WDXRF、EDXRF测定琉璃构件胎、釉的化学组成,利用热膨胀仪和理论计算方法测试计算胎、釉的热膨胀系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地清代建筑琉璃构件胎釉的化学组成规律和胎釉热膨胀系数的匹配性关系。结果表明:两地琉璃构件釉料的化学组成基本一致,而琉璃构件胎体原料不同,北京故宫清代琉璃构件胎体化学组成属于硅-铝体系,辽宁黄瓦窑的琉璃构件则属于硅-铝-镁体系,因此两地胎釉热膨胀系数的匹配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北京明、清典型官式琉璃构件的黄釉为研究对象,利用EDXRF分析了釉料的化学组成,结合文献记载初步研究了北京明清官式琉璃构件釉料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明清琉璃黄釉的主要元素(硅、铅、铝、铁)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稍有波动,氧化铅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此外,明清釉料中氧化铝含量变化大体经历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过程。从氧化铁的变化趋势来看,明代的釉料大体稳定,而清代则经历了由低到高的过程。这表明古代琉璃釉料的配方并非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是受技术进步、窑炉、政治经济等级审美观念的多重影响,古代匠人在不断的摸索中改进配方。  相似文献   

19.
琉璃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艺术性。但因其长期处于露天环境之中,会产生釉面蜕变、开裂、脱落和胎体酥粉等多种病变。为了对琉璃构件的全面保护,对洛阳山陕会馆古建群琉璃构件进行了整体调查,发现部分构件釉面产生了一层亮绿色粉状物质,与青铜器粉状锈颜色非常相似,这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病变现象。为此,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这种病变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琉璃“粉状锈”的主要成分为PbSO4。它是大气中SO2与水分和琉璃釉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病变的形成过程为:釉面弱酸水膜的形成,釉中铅离子的溶出和铅的硫酸盐形成三大步骤。研究结果可为琉璃构件的进一步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文物工作者在对南阳市城内的明代王府花园进行整修时,在假山的盘山道上清理出琉璃残件。经 修复,确定为一件明代的琉璃房屋模型。该模型系青绿色,为手制、模制兼施,应属于明代王府花园假山中的饰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