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武 《广西文史》2005,(4):66-69
五代十国时期,封建割据,战乱频仍,各国君主为了巩固自身的政权,纷纷效仿唐制,设科取士,选任人才。南方诸国皆因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发达,加以统治阶级比较注重化建设。因而科举考试制度得以沿袭盛唐余绪,相以为继。对五代十国时期岭南科举考试的历史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岭南科举考试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2.
金代科举考试制度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文武选皆备,各民族人才的选拔,对金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文试从金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建立、具体举措和收效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史料探讨,为金史研究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3.
<正>《唐五代科举的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金滢坤教授新推出的又一部深入探究唐五代时期科举考试的著作。全书分上、下编,上编《科举考试制度新论》主要围绕科举考试内容变革和建立公平机制而展开,下编《科举与社会变迁管窥》主要围绕科举对童蒙教育、清望官选举、铨选制度、入幕、婚姻观念以及藩镇割据、党争等政局变化的影响而进行,全书凡30余万言,重点探讨了18个问题。虽然不能反映唐五代科举考试内容的全貌,但却抓住了唐五代科举考试中为学界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在科举史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鲜  相似文献   

4.
正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阶级安抚知识分子的重要手段,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命运骤变,光宗耀祖,时来运转。科举考试制度是否公平公正,科场风气纪律是否严明良好,关系到一个朝代的政治是否清明,甚至影响到政权能否稳固。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都极为重视,针对科场舞弊出台了一系列严格周密的制度。不过,制度最终还得由人来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心术不正  相似文献   

5.
宋朝的统治者强调中央集权,重文轻武,这对当时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科举考试制度。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宋朝的科举制度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宋朝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试的性质由资格考试变为任用考试;取消应试人员的种种限制,鼓励全民参与考试;科举取士数量暴增;士子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防止考试作弊工作更加完善;在科举考试制度中强调中央集权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科场预防舞弊之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举考试制度是隋唐统治者为矫正“九品中正制”之弊端而施行的选官制度。此后,科举考试制度成了历朝历代缺身仕途的重要途径。由于每次科举考试淘汰率极高,尽管历代王朝不厌其烦地立制度、订场规,但考试中舞弊行为屡禁不止,科场大案层出不穷,到明清两代尤为严重。正因为如此,明清时期对科举考试监察十分严格,凡触及到此事的严惩。一般处罚分两类:一是只牵涉到应试本人,如挟带、冒名顶替、传递纸条等,若被发现,作弊士子当场逐出,取消考试资格,革去原有功名、不作刑事案件处理;另一类是应试者买通考官作弊,容易引起公愤,如听…  相似文献   

7.
设官任职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员的选任制度直接影响着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政权的统治能力,因此这个问题历代都是很受重视的。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制度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以科举考试为主要选拔官员途径的时代。科举取士制度减少了士族门第、父祖官位对选官权的干扰,使选官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测试标准,有利于从更广泛的普通  相似文献   

8.
唐代统治者十分重视总结、借鉴历史经验,并自觉地将其运用到治理国家的政治实践中,确立了以经史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唐代科举考试中历史内容十分丰富,极大地促进了历史教育的传播,推动了历史教育的发展,对当前历史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据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记录》一书记载,清代从顺治三年(1646)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被历代皇帝钦点的状元共114名。按籍贯划分,江苏省最多,共49名;而奉天、河南、陕西、内蒙、四川五省最少,各仅1名。  相似文献   

10.
清代科举考试,在贵州推行中出现了一些与民族地区发展实际相适应之变通与变革。从变通方面来看,这是务实官员努力之结果。它不仅使贵州士人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参与全国性的考试竞争,而且促进了贵州人才流动,扩大了这种制度文化在贵州的影响力。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有识之士在贵州走上了变革科举考试的道路,使贵州考试步入了近代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朝,此后一直沿袭到清代光绪年间。在这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里,科举考试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选拔人材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文人儒士博取功名,挤身统治阶层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可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各县的童生参加府里举行的院试录取后,称为生员,即秀才。秀才到省里参加乡试,取中后即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解元。各省的举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评价科举制度是"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认为其利大于弊,并倡导建立考试院体制。而从科举考试卷的内容及格式中,可考见科举考试之运转,铸之为镜鉴,以利于今日人才选拔制度使之臻于完善,实属一叶知秋之历史见证品。  相似文献   

13.
<正>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开创的人才选拔制度,宋、元、明、清各代沿用,于1905年废除,沿袭1300余年之久。明代是科举考试的鼎盛时期,无数读书人利用所学知识,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经邦治国,报效国家,留下历史美名。浙江余姚是明代科举重镇,人才辈出。余姚人王华和其子王阳明及其女婿徐爱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走向辉煌人生。他们的科举之路有着不同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科举考试,是我国君主时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始创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相似文献   

15.
清代科举"展期"不仅体现在作为科举制度衍生出的一种弹性应变与自我修复机制,而且体现在它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反作用于科举制度母体并导致其结构性的改变。清代科举"展期"不仅成因类型复杂多样,而且比例很高地以突发性"展期"呈现,并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三个高峰时期。清代科举考试在调适性增强的同时,也使得试期这一"制度时间"面临类型多样与程度各异的扰动,从而使得科举考试在时间维度上潜藏了诸多不稳定元素以及呈现出制度松动与歧变。  相似文献   

16.
毕宝魁 《文献》2001,(3):48-51
科举考试是封建文人出处之大节,李商隐研究专著论文甚多,成果斐然.然而其参加科举考试之始末的情况却含混不清.笔者曾专门考证探讨这一问题,并撰写《李商隐参加科举考试始末考》,在《文献》1998年第2期上发表.  相似文献   

17.
清朝政府为了加强对黔东南"苗疆"的有效管辖,遵循了"治国以教化为先"的思想,并结合黔东南"苗疆"的不知礼义、经济文化落后、"难以汉法治"的实际,对既定的科举制度进行变革与变通,即在黔东南"苗疆"开设"苗科"考试、"设苗籍进取之例"、推行灵活考生户籍资格管理、增加科举考试中儒家经典的内容等地方性科举考试制度。促进了汉族人口的入迁、激发了黔东南"苗疆"民族子弟学习儒学的热情,增强了黔东南"苗疆"人民对中原儒家文化认同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清政府在黔东南"苗疆"的有效统治。  相似文献   

18.
7—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流动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掌握政治权力的精英阶层的循环和流动。中外学者将目光首先投向科举考试所造成的精英循环和社会流动。由于单位选择的差异,学者们对于"家世"在社会流动中的影响有不同的评估,但家族社会地位的维持,最终取决于家族成员在科举考试中所取得的名次以及在官僚体系中的地位。各个时期科举考试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涉及相应历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布、考试录取配额制度等更加广泛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辽、金、元王朝大多维护其本民族上层的特权,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原有的社会流动机制,甚至使社会分层趋于固化,应该通过长时段的研究来评价其对于明初社会流动的影响。进行7—20世纪初中国社会流动的研究,如果能深入挖掘史料,建立数据库,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研究视野从科举之内扩展到科举之外,全面客观地评价社会流动的积极成就与负面效应,则对那一时段中国社会的理解必将得到深入。  相似文献   

19.
敦煌写本类书《语对》是一部类语体类书,其骈体对句的行文体裁满足了科举考试中诗赋创作的对偶需求,精于事典的文本内容多来自正史、《文选》等科考教材,以类相从的编纂体例利于意象的累积与文章的快速生成,这都使得《语对》不再只具有蒙学意义和文学属性,更是科举考试中的利器。《语对》的内容与科举考试所考察的知识之间有着高度统一,《语对》中既收录有科举考试的题目,又有考生在科举考试答卷时可用的典故,起到了对知识的承载和传播作用。《语对》与《策府》同为举业用书,两书所共有的知识是撰者们为迎合科举考试所辑录的先贤治国、齐家、修身的典故,随着这些举业用书的流传和使用,选官所需的廉政爱民、孝悌仁爱、勤学修身等品质也就逐渐成了士子的价值取向,从而潜移默化的实现了对他们的人格塑造和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考试权独立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民主革命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当中,孙中山形成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和考试权分立的五权宪法思想,其中有关考试权独立的思想,后来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考选制度的理论渊源。这种思想是孙中山先生在对西方政治制度进行借鉴、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也吸取了中国传统科举考试制度的合理因素。本文试对孙中山考试权独立主张形成的思想渊源和社会背景做一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