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淦生 《南京史志》2022,(36):66-68
<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有理由为璀璨的中华文明而自豪,有理由对传统文化满怀信心。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转型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大海中看得桅杆的帆船,是喷薄而出的一轮朝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质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在全球化进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珍视民族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基础和前提。全球化与民族化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全球化的一个内在矛盾便是民族藩篱的打破与民族主  相似文献   

3.
李文鹏  杨宏民 《神州》2020,(5):17-17,1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血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的,是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积累和遵循,是中华民族亲身实践得来的。所以,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具有本能的信任和运用,这就是文化的自信。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激荡、碰撞、融合、衍生和发展,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如果只停留在本能的自信上,恐有被激荡的潮流淹没消亡的危险。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必须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强化中华民族对自己文化的本能自信,同时,反观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文化有哪些理由可以自信,这样,才可能把对文化的盲目自信、从众自信转化为自觉自信、坚定自信。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完全有理由自信。  相似文献   

4.
新书微讯     
正《天下中华:广土巨族与定居文明》内容简介本书以充满激情而又理性的笔墨,为我们勾勒了中华文明这一独特的天下型定居文明的伟大诞生、艰难成长、自我锻造、与其他文明的冲撞融合以及一百多年来的维新与重生的5000年发展历程,证明了中华民族这一广土巨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的渊源,证明了中华文明可以浴火重生走向伟大复兴的不可阻挡的"中国逻辑"。从文明演化史的角度,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文明自信,提供了全新的学术基础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既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又是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延续至今的伟大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基础之上的,“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明的起源,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历来为史学界同仁所关注。现在,我们一般称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一称谓,从时间上讲,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已故先贤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一书中指出:“二里头文化同较晚的文化相比,是直接与二里冈文化,间接与小屯殷代文化,都有前后承继关系。所以,我们认为至少它的晚期够得上称为文明,而又有中国文明的一些特征。它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在神州大地上,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兼容并包,不断吸取各族文明以及外来文明的养分,多元共存、和谐发展,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可以说,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统一体。本期《中华遗产》刊出的专题——澳门文化,正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多元共存、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演进与创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其古老而又具旺盛生命力的文明中,蕴含着各民族极具智慧的文化创造.其中,少数民族的文字,五彩斑斓,意蕴深厚,承载着每个民族的历史沧桑,共同铸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满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满文的创造是满族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壮举,洵为满族在崛起进程中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满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满文的改革和规范.满文,作为东方文明的一朵奇葩,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大放异彩.浩如烟海的满文文献,堪称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满族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从对世情、国情、党情和中国近代历史的深刻把握中,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国家要走在时代前列、党要保持持久活力,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必须依靠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由此提出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高度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地方志工作者应从提供智慧、依法治志、有为有位、确保质量等方面树立地方志事业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地上地下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国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以及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保护好这些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素质和综合国力的象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各种文明融合与竞争中,保护好这些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几个大的文明系统中 ,中华文明是独树一帜的。她的独创性、持续性、包容性和东方特色 ,历史和文化的密切关联 ,显著区别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文明 ,历经几千年 ,在世界的东方铸造辉煌。中华民族经历近代的劫难而没有沉沦 ,中华文明深厚的精神内涵是重要的原因。至于这个文明系统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学者以为 ,自商周的古典社会转变为秦汉的统一导致对全民族全方位的影响 ,是基本因素 ;而经过魏晋南北朝动荡与民族、文化融合以后的唐王朝 ,又把这一文明系统在当时世界文明交织过程中推到最高点。由此而联缀成的文明脉络 ,不能…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贵州代表团,与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历来有很强的文化自豪感,只是到了鸦片战争时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离不开江河湖海的孕育。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起源与黄河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珠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起源区域;珠江流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郑州地处黄河中下游,位居“天地之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滥觞之地。郑州地区的文明起源和发展离不开黄河和黄河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独立起源的古老文明之一,在其数千年发展过程中从未被割断传统,不仅独树一帜,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作过巨大的贡献。因此其起源问题的研究,为世瞩目。关于文明起源的含义,各说不一,至少应包括城市与祭祀中心的出现,国家制度的起源,文字的起源,在我国还有独特的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这些,都需要专题叙述;本文所着重讨论的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中华民族,在当代包括汉族与55个兄弟民族。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世世代代共同创造的结晶。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应是这56个民族起源的总体研究;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  相似文献   

17.
艾娣雅 《丝绸之路》2009,(10):19-21
在人类古文明发展史上,由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亚述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地中海的希腊—罗马文明等构成的古文明文化圈上,千年来贯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这条文化交流之路在古西域这个枢纽、交汇地带与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绿洲文化等本土多元文化发生了交流、融会,书写出灿烂的西域文化篇章,为后世留存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维吾尔木卡姆便是其中绚丽的东方奇葩。本文结合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就维吾尔木卡姆及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原地区有着完整的文化发展谱系,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单是一个地域文化,也是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主体,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和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特别是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时期,中原在多元一体的史前文化格局中,起着核心作用并率先进入文明社会。这种文明的地位是建立在吸收和借鉴周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玉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这种整合形态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1))中华文明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的统一性突出体现在中华各民族交融发展,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明驱散蒙昧野蛮。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和文明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伟大号召,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