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标 《文博》2010,(6):66-70
仙游地区的清代"乐善好施"坊,是地方官吏奉旨为捐资兴学、修桥、铺路的清代巨商陈天高构建的表彰性牌坊,它是福建省迄今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雕刻工艺最精湛的清代功德坊建筑。作为地方有影响力的历史建筑,其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传统的慈善文化己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并世代传承下去。因此,"乐善好施"坊的作用已超出建筑本身,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研究地方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传统的慈善文化等诸多领域方面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有重建损毁建筑之传统,或因表达文化传承之精神,或因地方记忆再现之需要。近代以来,由于对建筑遗产历史价值的强调,基于历史真实性的考虑,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将"重建"视为一种不可接受的遗产保护行为,明确反对建筑遗产的重建。然而,"重建"部分承载了地方文化记忆的建筑遗产,客观上具有复兴地方文明、延续文化记忆之意义。特别是随着人类文化视野的逐渐开阔,基于文化多样性及遗产文化价值再现的目的,"重建"已逐渐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讨论的热点,《奈良文件》的达成,表明遗产真实性应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予以思考。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语境下,重建部分已毁的标志性建筑对于民族文化之传承、城市精神之弘扬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在厦门市博物馆门前广场东侧陈列着一件珍贵的大型文物,它就是"鹭江"号游艇。"鹭江"号游艇作为入藏厦门市博物馆的现代文物,见证了厦门改革开放的历史,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上具有极其特殊的价值。一"鹭江"号游艇为钢质、横骨架式全焊接结构、前倾式艏柱、方艉、双螺旋浆、双舵、双柴油机推进的专用交通艇,艇身总长24.6、总高9.8、设计水线长23.2、型宽5.6、设计水线宽5.3、型深2.4、吃水1.3米,总吨  相似文献   

4.
章深 《岭南文史》2001,(3):11-14
最近,由广东省历史学会、广州地方史学会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与会者包括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历史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考古研究所、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参加的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座谈会,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会议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界定;如何评价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以及市舶司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5.
"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项目名称,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涉及许多专题,但尚无探讨其名称悖论的研究成果。本文先以认可其名称为前提,阐述了"考古遗址公园"的名称与译名、性质与功能、保护与规划。然后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案例,分析"考古遗址公园"的名称悖论,并指出了由名称悖论导致的"遗址"(保护区)变质为"公园"(休闲区)的严峻问题,与文化遗产的研究者与管理者商榷。  相似文献   

6.
正"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却是一个德国人的"发明",他的名字叫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33-1905)。在1860年到1872年间,李希霍芬曾在亚洲许多地方旅行,并在中国做了7次远征。1873年,李希霍芬回国,先后出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等职。他用  相似文献   

7.
正广州市近代有两位教育家,为人所敬佩。一位是金曾澄先生,一位是许崇清先生。两位先生同住一条街,同在广东教育园地上耕耘数十载。原来金许两家是广州市高弟街聚居的望族。金氏聚居之处称"金第",许氏聚居之处称"许第"。金曾澄与许崇清两先生自幼结邻,以品学互励。及入师徒,迭为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和中山大学校长。数十年间,公私交往,协和无间,廉洁奉公,对广东教育事业贡献良多,堪称一对"芳邻"。  相似文献   

8.
刘铭  徐传武 《民俗研究》2010,(2):104-113
"七七"丧俗是中国传统丧葬风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源头,应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数字七的崇拜和由之而来的儒家的"七虞之礼"。另外,渊源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道教的"七七"奠和佛教的"七七"斋对该丧俗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影响。三者之间相互融会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而又影响深远的"七七"丧俗。  相似文献   

9.
释“北洋”     
"北洋",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习见名词,内涵数变。其源头古意仅是地域名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转成官职概念。北洋大臣的设置是清朝外交从地方到中央的转变,从南到北位移的过渡,在李鸿章之手,天津的屏障外交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到袁世凯的"北洋",含义再变,前此侧重外交和洋务的意味淡去,而更多地具有了军事政治派系的命意,进而成为中国主要统治集团的称谓。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培养侨乡研究领域的年轻学术骨干,培育高质量侨乡研究学术成果的主旨,由五邑大学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台湾海外华人研究会、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和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6首届侨乡研究工作坊"于2016年8月23日—26日在江门举办。本届工作坊的主题是"侨乡社会治理",邀请厦门大学的李明欢和郑振满、中山大学的刘志伟、台北市立大学的徐荣崇、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的张秀明和五邑大学的张国雄等诸位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表现。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从文化意义上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活力、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定有序、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何京 《文物春秋》2009,(2):24-29
在山西太原东郊发掘的徐显秀墓,其壁画内容和绘画风格包含着较多的域外文化因素,特别是该墓石门扇上部所见的"羽翼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瑞禽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加之后世的讹传误注,使其自身面目幻化不清。分析可知,徐显秀壁画墓石门扇上部所见神兽,既非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中的"獬豸"、"枭羊"、"飞廉",亦非外来宗教文化观念中的"塞穆鲁",它应该是由不同的动物混搭出双翼形象的"羽翼兽",是广袤的欧亚大陆上各类文化交织互动的融合产物,在欧亚各古代文明中均有表现。"羽翼兽"这一重要元素可能是贯穿这一历史时期的一个艺术主题,亦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互见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人文地理》2004,19(4):F002-F002
“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教育研讨会”于2004年5月27日至29日在广州市中山大学召开。召开本次会议的原由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82~1983年,中山大学许学强教授在香港大学合作研究一年,期间和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郭彦弘、叶嘉安教授商讨,觉得中国城市规划及教育刚恢复,西方许多经验值得借鉴,有必要召开一次以介绍西方规划教育为主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城市建筑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的历史形成独有的城市文化,与城市景观相互作用,产生了独特的城市形象,对于实现城市居民的地方认同感、延续地方历史文脉有积极作用。中国文化地理学者创立的地域"景观基因"理念正是解释这一现象的一个新方法,本文采用地域"景观基因"的理念,第一次以古城西安作为研究对象,对西安古城格局、标志性建筑物、传统民居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深刻认识古城西安的文化空间认知结构。研究表明:1)西安市的城市建筑文化空间布局深受"风水"文化因子的影响;2)城市布局中轴对称的特点明显;3)西安古城建筑风格的地域文化构成受皇家文化和黄土文化两种景观基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功夫熊猫》成功获得了巨大票房。"功夫"和"熊猫"的结合不仅有着明显的中国符号性特征,在解读中国文化方面也渐渐深入。文化的"出口转内销"让一些中国人心理不平衡了。作为"熊猫"和"功夫"原有和原创者的中国人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与其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束之高阁,还不如送出去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6.
杨哲 《民俗研究》2006,(2):268-269
20世纪20年代中山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俗学会,“调查、搜索及研究本国之各地方、各种族之民俗”,出版刊物和丛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民俗学的摇篮”。现在,中山大学校友、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先生,著名民俗学家、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叶春生教授亲自率中山大学民俗学专业师生对广东民俗进行考察、对文献资料进行搜索整理,编写了《广东民俗大典》,并于2005年9月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对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传统的极好继承,也是奉献给文化大省建设的力作。  相似文献   

17.
一个城市的名称,就是这个城市的记忆,它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解开地方历史谜团、接通地方历史文脉、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众向心力、培养人才、发展经济、建设当地先进文化的重要一环。所以,无论古今中外,也无论官方和民间,都十分重视城市(含乡、镇、村、江、河、湖、渠、沟、  相似文献   

18.
傅斯年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两句话,充分表现儒家文化的阶级性,而且由于儒家经典对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日渐失去实际的引导力量,使得地方社会在统治、思想、文化等层面上都出现了空虚的状态,亦即他所谓的"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层"。探讨"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层"时,首先要承认我们对"地方"了解的层次不够深。如果从不同的视角、注意力、主词、意向入手,我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将会有所转变。还应注意地方与全国舞台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地方社会与全国舞台之间存在着许多链接性人物,他们将核心地区的活动、信息扩散到地方,进而改变了地方社会的思想氛围。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与知识的流动方式,除了由上而下的渗透之外,也有向上扩散的力量。另外,地方社会往往也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历史研究者可以透过常民生活中的象征行动,和一系列的"寓意/比喻系统"来探究其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集体心态的变化。这类象征系统犹如地方社会中的"精神货币",维系着一个不可见的世界,使得地方社会在道德、秩序、文化和心灵层面能够维持一定的运作。静默的地方社会中,有一套无所不在的"传讯机制"在运作着,"道德镇守使"便是这不可见世界的维护者。常民生活的地方社会虽不常书写,但是透过各式各样的评价行动表现了他们的集体意见。若只注重整体的历史大框架,往往会忽略地方社会的多元性和独特性,但也不能拘限于地方之见,两者之间应该周流反复地观看,才能丰富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六次大会开会的时候,向忠发、陈绍禹(王明)等,逢人便说:"中山大学,问题大得很,里面有一个国民党的江浙同乡会的小组织,参加的达一百五十多人。"他们认为清除这些江浙同乡会分子,是一件重要的事。向忠发回国时,还郑重其事地要求我(张国  相似文献   

20.
中东铁路"附属地"这一名称不是汉语所原有,是从俄语翻译过来的。从广义来看,中东铁路"附属地"同近代列强在中国建立的租界、租借地有相似之处,它们属于一个类型。从狭义来看,中东铁路"附属地"同租界、租借地之间又存在本质的区别。中东铁路"附属地"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政治经济概念,其出现是近代俄国向中国势力扩张的结果,但中国并没有丧失法律上的主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殖民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