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塘摩崖题刻,地处东径108°55′,北纬30°18′,利川市城北1公里,利(川)──万(万县)公路东侧。1974年考古调查发现,题刻为依崖切削而成的石灰岩碑碣,高5米,宽4.8米,中间竖排楷书阴刻“太平塘”三字。字大0.8米见方,字迹苍劲工整,颇为醒目。右上角阴刻楷书“太平年”三字,字大0.2米见方。经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和鄂西州博物馆鉴定,此题刻为元末农民起义军徐寿辉部所留历史遗迹,距今600多年。是利川市重要文物古迹。现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湖北省地名志》、《鄂西名胜》、《利川市地名志》。题刻上所刻“太平年”,…  相似文献   

2.
在贵州省息烽县鹿窝乡三友村三友民校左侧约七十公尺处、有一座奇异的石碑。碑高一点四米,宽零点八六米,在一块摩不规则的石头上刻着字迹。碑顶额左面刻有“月”字,右面刻有“日”字,每字七公分见方,两字外均刻有一道圆圈。碑正中,竖刻“万古丛林”四字,每字十公分见方。右面竖刻“永乐五年正月盟誓”八字,每字七公分见方。碑顶端和右部有两条二公分宽的裂缝,四周均见残缺。据《息烽县志》记载:“此碑在息烽县西望山  相似文献   

3.
1978年5月,周口地区文物普查队和鹿邑县文化馆在文物普查过程中于鹿邑县枣集发现《商鹿县烈士纪念碑》。该碑通高2.15、宽0.66、厚0.19米。凉亭护顶,翠柏环抱,立于土岗。正面碑额刻有“浩气凌云”四字,碑身刻有四百五十字的楷书碑文。背面碑额竖刻“诸烈士之灵位”六字,横刻“英灵不死”四字,碑身左右两边刻有輓联,上联是“争取民主建设新中国临阵捐驱光荣万古”,  相似文献   

4.
《九莲山平盖治观音寺碑铭》的石碑,现存四川省新津县城南,约7.5公里九莲山麓的观音寺内。碑高2.37米,宽1.24米,厚0.23米。碑帽已失。碑文阴刻楷书,碑额横书,碑文从右至左为直行。正面碑文18行,碑文868字。文曰:“佛始於周朝诞生於西域至东汉而流入中华……新津九莲山平盖治观音寺……”。此碑背面题为《胜迹仙诗种善姓讳刻述碑记》上部为杜光庭(850--933)访吴都崔孝通不遇诗一首“势压长江控八津,吴都仙客此修真。寒江向晚波涛急,深洞无霜草木春。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龙芝凤草非难过,只要诚  相似文献   

5.
《尚书注疏》二十卷,“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明初刻本。半叶八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行二十五字,白口,四周双边,双黑鱼尾,上鱼尾下刻“尚书疏卷第几”。钤“张鈎衡印”等印记。即《择是居丛书》影刻之底本。张钧衡跋云:“今得天一阁藏八行本,与《礼记》行款同,宋椠宋印,字大悦目,即行覆刻,以贻後学。”张氏所谓《礼记》指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八行本《礼记正义》。  相似文献   

6.
1985年9月文物普查时在荣县白庙乡白庙小学内发现名为《义和团碑记》的石碑一方。白庙小学,清末为二圣宫(又名关帝庙),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设小学。据该校老年教师说,原先庙内还立有《义和团团规碑》,文革中佚。《义和团碑记》已为县文管所收藏,立在大佛寺荣州碑园内。该碑高1.45米,宽0.72米,原0.1米。碑额阴刻“义和团碑记”,5字,行文从右至左。碑文竖刻,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翰章 《文博》2001,(2):57-59
陕西乾县西北五华里梁山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有一座形体高大的无字碑,高7.53、宽1.86、厚1.3米,螭首方座,两侧刻有云龙纹,底座刻狮马纹,线条流畅,雕工精美,是一件及其珍贵的盛唐时期石刻。此碑原来未刻一字,金代以后有人在上面刻了十三段题记,最著名的是金天会十二年(公元1135年),用女真文刻的《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记》。  相似文献   

8.
1987年,达县地区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紫云平植茗灵园记》石刻(又名苏家岩石刻)。该石刻位于万源县石窝乡古社坪苏家岩悬崖上,距地面3.8米,题记长2.36米,宽0.84米,从左至右竖行排列,字径0.08×0.05米,字距0.03米,行距0.07米,阴刻楷书,内容为:“窃以丰登,胜记垭洼,号古社之平。从始开  相似文献   

9.
北魏《一千人为孝文帝造九级一躯》碑,1918年被《河朔访古新录》的作者顾(亠爕)光在河南汲县周湾村田间发现,并收录该书和《河朔新碑目》。碑在“文革”中被砸碎而荡然无存。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藏有1921年后拓本。高1.98,宽0.89米。首为弧形,下刻一龛,龛下刻阴文篆书“上为孝文皇帝造九级一躯。”碑文正书28行,行34字有界格。刻于北魏正始元年(504年)正月七日。碑文下端刻隋开皇五年(585年)游妙所刊的移碑记,正书28行,行9字。碑阴题名24列,能辨认的仅存10列,均为杨姓。因为该碑被发现时,它的下半部久埋地下,所以碑的上半部份多损泐,下半部份较清晰。《河朔访古新录》称为《比丘法稚与宗  相似文献   

10.
蒲江县大塘镇洪福村何李氏碑记,碑质为红砂石,高1.23米,宽0.42米,厚0.2米。正面刻“清故显妣何母李氏孺人墓”。左刻“蒲邑文生何培英沐手敬题”;右刻“光绪廿七年仲冬月初十日吉立”。 碑阴刻碑序13行,每行字数不等,全文共442字。通观全序,为何廷玉所述,何培英所书。 序文云:(标点系笔者所加)  相似文献   

11.
邹妍 《旅游纵览》2014,(6):94-97
<正>兰惠泉兰惠泉,字九畹,号惜石。河北省山海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篆刻研究会理事、中国铁路书协会理事,秦皇岛市政协委员、山海关书协副主席。获"书法百家""火车头职工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书、印作品发表近500余件(方)。娴熟各种书体,尤以篆书擅长。应邀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镌刻印章,书法作品刻入多处碑林。已出版《兰惠泉书法篆刻集》《惜石斋印稿》、长城砖刻挂历"山海关行"、《"书刻我心"兰惠泉书法篆刻集》等。  相似文献   

12.
黄鲁直南浦西山勒封院《题记铭》石刻(图一为原石拓本,图二为翻刻本),在今四川省万县(隋至宋称南浦县,属万州)高笋塘之青羊宫(宋称勒封院)门前流杯池旁,铭文刻在拔地高不过1.5、长不到3米,形如一牛心石的崖壁上。铭文篇幅宽2.4、高0.9米,字径约10厘米,共一百七十三字。关于《题记铭》的史迹,宋、明以来记载颇多。黄氏本人在其《山谷内集》中谈到万州太守高仲本约他游岑公洞(万县另一处名胜)事,但没有直接涉及《题记铭》。绍兴时任渊注《山谷内集》云:"山谷有万州西山摩崖题记,载高仲本置酒事……盖建中靖国元年二月辛酉。"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也载有  相似文献   

13.
<正> 位于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唐天护城遗址的天护陀罗尼经幢,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幢高4.7米,全部用青石雕刻累积而成。幢座最下面为一方形石座,每边长1.35米、高0.15米,其上置一八角素面石盘,石盘上为一八角八面扁平石,海面龛内刻交足佛一躯,扁石上为一八角素面石盘,最上面置一圆形覆莲式石座。此为五层幢座。幢身为八角八面石柱,高1.38米,每面遍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首南〔南面〕上部阴刻“为国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十二字。未面经文后刻“大唐国镇州井陉县天护城东禅寺内有……开元十五年岁次丁卯十一月已亥朔八日建”等字,这段刻文为经幢的建造年代提供了确切纪年。幢身上面为雕刻华丽精致的七层幢顶。自下而上第一层为八角八面扁石,  相似文献   

14.
<正>兰惠泉兰惠泉,字九畹,号惜石。河北省山海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篆刻研究会理事、中国铁路书协会理事,秦皇岛市政协委员、山海关书协副主席。获"书法百家""火车头职工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书、印作品发表近500余件(方)。娴熟各种书体,尤以篆书擅长。应邀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镌刻印章,书法作品刻入多处碑林。已出版《兰惠泉书法篆刻集》《惜石斋印稿》、长城砖刻挂历"山海关行"、《"书刻我心"兰惠泉书法篆刻集》等。  相似文献   

15.
蔡副全 《文博》2009,(4):40-47
东汉摩崖《西狭颂》与《都阁颂》、《石门颂》并称“汉三颂”。清末张祖翼提出近拓《西狭颂》笔画肥肿,神气索然,乃吴大敬剜洗所致,是说证据不足。然《西狭颂》摩崖“正文”、“文前题记”及文后第一行“题名”的确有刻洗迹象。《五瑞图》下题名第四行“记”字也系后人重刻,其重刊时间约在嘉庆十七年(1812)至道光二年(1822)间,《西狭颂》剜洗亦或同时。另外,《西狭颂》正文末“时府”二字,字形、刀法、位置均与整篇不和谐,当为摩崖刻竣后补刊。  相似文献   

16.
由黄果树大瀑布沿滇黔公路西行七公里半,便抵关岭自治县断桥乡龙爪树村,村后有座晒甲山,抬眼望去,储红色峰岩遥立天际。这就是“南中第一奇迹”的红岩碑。它与黄果树瀑布并称为黔中两大名胜。山岩西向,长百米,高三十余米,位于偏北处,有一片用铁红色书就的古文字。非镌非刻,非阳非阴,若篆隶,古朴浑成;大者齐人,小者如斗,排列不整,错落参差。据《永宁州志,地理志》载:“其势凡有八行,第一行三字,二行四字,三行二字,四行三字,五行三字,六行三字,七行四字,人行三字,共二十五字”。人们称之为《红岩天书”。文人学士将…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安岳赤云乡箱盖山,有一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华严洞摩岩造像。这里实际上有大小两洞:较大一洞称华严洞,建于后蜀(有说宋代);较小一洞名大般苦洞,造于南宋。二洞相距20余米,仿如一对依偎相伴的姊妹窟。华严洞正壁刻华严三圣,中为毗卢遮那,两旁文殊、普贤。洞左右侧壁各刻菩萨5尊。洞顶中央刻一直径4米的阴线圆圈,圆内刻一字径2米的“字。大般若洞正壁主像的释迦牟尼,佛两旁为造型较小的孔子、老子像。洞左右侧壁均造像三层:上层十大弟子,中层三十三天,下层十八罗汉。洞中央也有一个直径2.3米的阴线圆圈,圆内刻…  相似文献   

18.
1983年9月,云南大理城内一处旧房基下发现一通碑石。碑通高3、宽1.2、厚0.2米。半圆形碑额,高、宽1.2米,正中刻楷书"加封圣诏"四字,周刻双龙捧日浮雕。碑身高1.8、宽1米,四周刻缠枝莲纹,中间刻碑文。文分上、下两段。上段刻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下段刻至大二年(1309年)尚书省据旨行文各地建立加封孔子"圣诏"碑石的文告及刻立碑石职事人员名单(见图)。  相似文献   

19.
《东坡苏公帖》石刻(以下简称“苏帖”),原在杭州西湖畔,高118厘米,宽63厘米,两面刻,按顺序刻有《寄题与可学土洋州园池诗三十首》、《中山松醪赋》、《买田帖》、《阳羡帖》(《阳羡帖》常被称作《楚颂》或《桔颂》。每面文字分作五截刻,第一面第一截前还有文字两行:“久不作小楷,今日忽书此一纸。元丰七年十月六日,宜兴舟中。”紧接此,第三行有“熙宁九年三月四日,东武西斋”十二字,第四行有楷书“东坡苏公帖”五字。除前述两个年款外.《中山松醪赋》后署“元佑九年二月甘三日,中山雪浪斋书”,后有小字“党文宝摸刻”五…  相似文献   

20.
1995年5月17日,宋刻《颜氏干禄碑》(又称《干禄字书》、《干禄碑》)在三台文庙(今三台师范学校)内出土。其碑长方形,截角。高245cm,宽近120cm,厚33cm。其规格大小,与《金石革编》略有出入。这与三台文管所馆藏拓片相符。碑四面皆有刊刻。正面、背面,刻《干禄字书》及“原叙”和“勾跋”。侧面刻“吴跋”等。以上情形也与三台文管所馆藏拓片相符。正面,额镌“颜氏干禄字书”六字,横排,篆书,字大8×6cm。碑身分五层刊刻,纵排,每层35行(《金石革编》记为33行),满行9字,正书,字大3×2cm(夹注小楷字大1.2×1cm)。第五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