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世界遗产》2014,(1):58-59
牛河梁遗址、红山后遗址和魏家窝铺遗址是红山文化的重要代表,可追溯到6000至5000年以前。红山文化根据红山后遗址命名。牛河梁遗址属于中国红山文化晚期,与其他两处红山文化遗址相比,其范围最广、保存最好、出土的文物也最多。  相似文献   

2.
论"文明的曙光"和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发现和"文明曙光"的提出,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女神庙"遗迹属于史前时期红山文化的范畴.但这里的石冢群却包括不同时代的遗存,如作为红山文化的玉器和"冶炼遗存及铜饰"都与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时代上考察,前后相距一千余年,两者不可混淆,更不可能把牛河梁遗址的全部,都作为红山文化或"文明曙光"来对待.  相似文献   

3.
红山文化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之后,虽陆续有红山文化的玉器出土,如1971年著名的三星他拉玉龙的发现,然真正引起学术界和收藏界对红山文化玉器产生浓厚兴趣的应为1983年开始在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发掘。在牛河梁遗址,不仅发现了大型的女神庙,还发掘了一批红山文化的墓葬,出土了不少精美的玉器,并由此对以往在燕山山脉以北出土的红山文化  相似文献   

4.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辽西老哈河流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祭祀遗址,也是中国文明起源史上重要的祭祀遗存。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文物》1997,(8)
辽宁省的朝阳、建平、凌源三市县交界处的东山嘴、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以其“坛、庙、冢”的独特结构和出土精美莹润的玉器而闻名于世。近10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这一范围广阔的遗址群内又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本期刊发了3篇他们在牛河梁遗址发掘的有代表性的3类5座墓葬的简报:第五地点一号冢M1为该冢的中心大墓;第二地点一号冢M21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中随葬玉器最多的墓葬,具有浓厚的宗教祭祀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4,(7)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型玉雕人兽像,有学者提出属红山文化作品,并称之为"红山文化玉祖神"。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牛河梁遗址群中没有与这件玉雕人兽像同类题材的玉器及其他器物,就连玉雕人兽像上的一些主题纹饰,也不见于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群中。通过对这件玉雕人兽像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其不属红山文化玉器,而应是距今4000~3400年间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一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 ,是我国东北发现的重要史前遗址之一。自 1 983年开始发掘以来 ,以“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的发现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 986年由于考古学家发表的众多讲话和传媒的互动配合 ,形成了一个热点。以红山文化为基础而提出了“文明的曙光”的观点 ,把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导入了一定的误区。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 ,特别是牛河梁遗址又陆续出现许多新的论据 ,从考古学实证的角度来考察 ,使我们不得不去重新认识。这里可以牛河梁遗址及其新发现的事例 ,作为继续讨论的参考。二自牛河梁遗址开始发掘以来 ,通过发掘简报的公布和…  相似文献   

8.
《文物》2021,(6)
正辽宁的三大考古——金牛山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和姜女石秦行宫遗址的发现,提高了辽宁省的历史地位。郭大顺先生很长一段时间是以东北地区考古、辽宁考古,特别是红山文化作为他的研究重点。本书收录他历年来在辽西山地、渤海沿岸考察学习的考古随笔,对考古学界各位师长的回忆文章,海外见闻以及关于辽宁、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考古学学术研究著作的序言文章50余篇。  相似文献   

9.
牛河梁玉器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河梁遗址自80年代初发现以来,通过不同地点的发掘工作,基本上搞清了分布范围和总体布局。在牛河梁遗址第Ⅱ、Ⅲ、Ⅴ、ⅩⅥ号地点的积石冢内,相继清理出一批层位关系明确的石棺墓,墓中随葬品以玉器为主,陶、石器比较少见。这批玉器种类齐全,组合关系完备,特别是多数石棺墓保存状况较好,且经过正式发掘,玉器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十分明确,对于认识红山文化晚期的琢玉水平、用玉制度、玉礼制成因及内涵等  相似文献   

10.
徐琳 《收藏家》2010,(4):35-38
红山文化是史前北方燕辽地区一个重要的考古文化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距今约6500-4800年,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出现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约为5500-4800年。本文评述重点是红山重器的三件玉雕人像。第一件是考古发掘品。2002年,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四号墓人骨骼的左侧骨盆外侧出土了一件玉人  相似文献   

11.
牛河梁冶铜炉壁残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宁省凌源县与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近年因发现和发掘大型红山文化遗址群而闻名。80年代中期,在牛河梁一人工堆积而成的金字塔形(转山子)顶部和一自然山丘(小福山)顶部分别发现了炉壁残片(当时称为“坩埚片”)。1987年,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对转山子进行了发掘。发掘期间,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及材料史研究所承发掘单位的热情邀请,对转山子发掘出土的炉壁残片进行了考  相似文献   

12.
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牛河梁遗址的红山文化墓葬有许多引人瞩目的特点。只葬玉器,不葬或基本不葬陶、石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牛河梁遗址已正式发掘的积石冢共4个地点,它们是第二、三、五和十六地点。牛河梁第二地点(编号牛2)为多冢组合,东西一线铺开四冢一坛,一、二、四号冢都出有多座墓葬。一号冢(Z1)已发掘墓葬26座,它们的随葬品出土情况是:只随葬玉器墓14座,随葬玉器同时随葬石器墓1座(石器为石钺1件),无随葬品墓11座。未见有随葬  相似文献   

13.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存是在1981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的。1983年,经试掘进一步确认这一遗存的石棺墓地为积石冢性质,在附近山上调查时又发现一处"女神庙"遗址,随即开始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工作。现将1983—1985年的发掘成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1983年苏秉琦先生亲赴辽西主持燕山南北地区考古学术座谈会起,到1987年他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察,苏先生曾连续4年到辽宁指导工作。在《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2期为庆祝苏先生考古五十五年编辑的专栏里,我曾以《苏秉琦先生与辽宁文物考古工作》为题,记录了先生那  相似文献   

15.
试论红山文化墓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山文化发现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遗址已达百处之多。但是几十年来,却一直没有发现红山文化的墓葬。从70年代开始,才相继发现并发掘了阜新县胡头沟、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和凌源与建平两县交界地带的牛河梁3处红山文化的墓地。特别是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孙丹 《南方文物》2023,(6):244-248
<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一直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东山嘴遗址红山文化祭坛以及牛河梁祭祀遗址群的发现,使辽西地区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地区之一。李新伟先生的专著《仪式圣地的兴衰——辽西史前社会的独特文明化进程》即着重讨论了史前时期辽西地区是否存在独特的发展道路,以及在相互作用圈的视角下辽西地区的发展道路如何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牛河梁之行的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红山文化祭祀遗存发现以来,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对其中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今发表于志耿同志参观牛河梁遗存之后和孙守道同志的通信,希望对红山文化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9年秋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工作站在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二地点积石冢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座较大型墓葬,遂即做了清理,墓葬顺序编号为89N Ⅱ Z1M21。  相似文献   

19.
目次一牛河梁与西水泉遗址的分组研究二其他遗址出土遗存的组别与年代三红山文化的阶段划分与年代判定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结果来看,红山文化的起始年代约为公元前4500年,结束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在这前后历时约1500年的时间跨度里,红山文化本身到底应该划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学术界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以年代先后为序,可将以往观点归纳总结如下。1985年,郭大顺、马沙从当时新发现的各遗址材料间的差  相似文献   

20.
熊增珑  叶晓红  樊圣英 《文物》2020,(3):82-91,F0003
半拉山墓地位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大杖子村北600米的山坡上,西南距牛河梁遗址80公里。经过考古发掘,确认该墓地的时代为红山文化晚期[1]。除发现北部祭祀遗迹外,还出土了140余件玉器,其中,璧是除环、镯之外最常见的玉器。本文拟从类型、材质、加工工艺等方面对该墓地出土的玉璧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