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读     
正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反对"四人帮"、否定"文革"的群众性非暴力反抗革命运动,开启了"四人帮"反党集团的覆灭之路。党史专家李海文拨云见日,为我们再现天安门事件的前前后后,见证了人心向背。天安门事件实际上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天安门广场,到中南海红  相似文献   

2.
《百年潮》1998,(2)
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是“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最重大政治事件之一,是亿万人民积怒在胸的一次总爆发,终于导致了“四人帮”的垮台。事隔二十多年,1976年天安门事件的来龙去脉,人们知道得并不具体、详细;“四人帮”及其控制下的人民日报,在这一事件中做  相似文献   

3.
张爱茹 《纵横》2011,(1):61-64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随着对“四人帮”的揭发批判的日益深入,党内外广大干部和群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种种错误,彻底查清和摧毁“四人帮”的反革命帮派体系,对包括“天安门事件”在内的一大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希望在全党、全国享有崇高威望的邓小平等同志尽快出来参加中央的领导工作,把党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傅颐 《百年潮》2003,(9):12-20
1976年广大人民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四五运动,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理应迅速得到平反。但是,这一重大事件的平反,一直拖至1978年11月,其中的许多情况一直不为人知。 作者傅颐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寻找当事人采访笔录,终于写成《北京市委与天安门事件的平反》一文,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平反过程娓娓道来,为我们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历史资料。文章分析了平反最初受阻的客观背景,叙述了“揭开盖子”的群众来信以及北京市委在决策中的犹豫与突破。本刊将分两期刊出这篇长文,下期将继续介绍北京市委最终决定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决策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
四五运动又称“天安门事件”。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无限悲痛。5月下旬起,全国各大城市群众冲破“四人帮”的禁令,纷纷举行悼念活动。与此同时,北京人民也自发地汇集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4月4日,到天安门广场悼念的群众达二百万人次。5日,群众与部分民兵、警察和战士发生严重冲突,遭到殴打和逮捕。随后群众的革命行动被诬为“反革命政治事件”。这个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  相似文献   

6.
于光远 《文史博览》2013,(11):46-47
1978年11月15日新华社发出一条新闻稿,第二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在头版头条刊出。这条新闻稿的标题,主要是“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在“四人帮”被粉碎后,许多同志为争取“天安门事件”平反做出了很大努力。从1976年10月起,到1978年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达两年的过程。上述新闻的发出,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然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这标志着人们奋斗的目标得到了实现,并为国内外所周知。  相似文献   

7.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悲痛。为悼念周总理,清明节首都人民纷纷到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周总理敬献花圈、诗词,表达哀思,遭到了"四人帮"的镇压,被打成"天安门广场反革命政治事件"。"四人帮"粉碎后两年被平反,宣布是"革命行动"。我是天安门事件的  相似文献   

8.
吴雪晴 《百年潮》2002,(8):18-24
1976年的4月5日,北京爆发了"天安门事件",这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强大的抗议运动.对于这场斗争的来龙去脉及内幕情况,已有不少史料披露,但对于"天安门事件"之前的"南京事件",人们却知之不多.实际上,"南京事件"是全国最早的反对"四人帮"的斗争之一,它在某些方面甚至影响了北京的"天安门事件".  相似文献   

9.
《文物》1976,(9)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九月十八日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剐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在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上致悼词,全文如下: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首都党政军机关、工农兵以及各界群众的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极其沉痛地悼念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几天来,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都为毛泽东主席逝世感到无限的悲痛。伟大领袖毛主席毕生的事业,是同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长期受压迫受剥削  相似文献   

10.
陈云在"四人帮"倒台后及时提出了"天安门事件"的真相问题   发生在1976年春天的"天安门事件",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人民反对"四人帮"极"左"做法和政策的一次民众的觉醒.这次抗议运动虽然当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为"天安门事件"平反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党内"左"倾思想还严重存在的情况下, "天安门事件"的平反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陈云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74年10月17日以“风庆轮事件”为导火索,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引起了一场风波,邓小平与江青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次日王洪文即悄然直飞长沙面见毛泽东主席“告状”。特别法庭1980年11月对“四人帮”审判时就此事进行了调查,欲将此事作为审判的突破口。但是这次审判成为特别法庭的一次“失误”。随着史实逐步解密,“失误”内情得以披露。其来龙去脉请看《未能定罪的“四人帮”长沙告状事件》一文。  相似文献   

12.
四五运动又称"天安门事件"。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无限悲痛。3月下旬起,全国各大城市群众冲破"四人帮"的禁令,纷纷举行悼念活动。与此同时,北京人民也自发地汇集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4月4日,到天安门广场悼念的群众达二百万人次。5日,群众与部分民兵、警察和战士发生严重冲突,遭到殴打和逮捕。随后群众的革命行动被诬为"反革命政治事件"。这个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  相似文献   

13.
1978年,改革开放的隐隐雷声,怎样悄然触动中国人的心灵?这是我22岁时的日记片断.内容涉及“真理标准讨论”“天安门事件平反”“‘七二〇事件’平反”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有思考又有迷惘、有欢欣又有疑问,记录了一位普通青年对一个伟大时代的感应。  相似文献   

14.
1978年11月-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为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当初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呼吁的政协委员却经历过一次令人难忘的“追查”风波。《政协委员为1976年天安门事件平反呼吁纪实》事实地再现了当时的一幕。  相似文献   

15.
影像站     
《文史天地》2012,(5):90-93
“四五”运动 “四五”运动,是指1976年4月5日前后发生的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纪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全国性的群众运动。这场运动为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十年动乱,拨乱反正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四五”运动再一次证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16.
百年潮     
《百年潮》2000,(7)
对拨乱反正时期的珍贵回忆今年第3期,我们刊发了冯兰瑞同志关于国务院政研室的回忆后,颇得读者好评。现再发一篇于光远同志的回忆。它详细叙述了这一机构的由来和在邓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下的工作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年反对“四人帮”,整顿“文革”混乱状况的艰难斗争;文中回忆的小平同志的多次谈话尤为珍贵。一个历史事件能否在历史著作中得到真实再现,既要依靠档案文献,又要依靠  相似文献   

17.
贾克 《炎黄春秋》2004,(11):45-48
《三上桃峰》事件已经过去二十六个年头了,我一直保持缄默,许多同志都想听听我这个“炮制者”的声音,我也有责任澄清社会上一些误传。“四人帮”制造的这起“政治事件”其背景及内幕复杂,事件牵连的人也多,不是我们这等人能够知根知底了解清楚的,只能仅将我所经过和了解的一些情况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所了解的陈毅追悼会始末刘岩陈毅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6年了。1972年1月10日举行的陈毅追悼会,由于毛泽东主席出人意料地穿着睡袍出现在八宝山的追悼会场,所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和兴趣。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内许多报刊书籍,纷纷刊载有关毛主席出席陈毅...  相似文献   

19.
百团大战应充分肯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是一起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这一事件的功过是非,曾经引起人们长达几十年之久的争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林彪、“四人帮”竟把它说成了罪恶。今天,党中央号召我们,以实践做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地总结党史中的经验教训,因此,重新讨论和评价百团大  相似文献   

20.
1974年10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毛泽东主席的亲自过问下,我自林彪、江青一伙炮制出台“杨余傅事件”冤案,被送往沈阳丧失自由7年之久后终于回到北京。1975年4月,中央军委任命我为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使我重新获得为党工作的机会,也因此获得了一个从领导高层的角度参与和目击我们党和国家如何度过1976年前后的非常时期,以及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最终得以实现伟大转折的宝贵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