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名胜》2016,(1):150-151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正是养生的好时候.日前,长三角旅游全媒体联盟筹备会议在萧山正式举行.不妨随着媒体采风之行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冬季的萧山哪里养生度假最有『趣. 天域·开元:逃离都市,做一天隐士 杭州天域·开元是一家位于国家生态镇杭州进化镇的山顶民居文化主题酒店.这座隐匿在山林顶端的江南村落别院,座落于越王勾践父亲允常的行官遗址,是吴越文化的保留地. 酒店掩映在茂密的山林里,环湖而建,有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身临其境之感.酒店共有60间傍山别墅及57间楼阁套房,整体建筑风格采用江南村落的别院设计,开放的庭院和门厅将酒店和自然山景巧妙相融.  相似文献   

2.
浙江萧山前山窑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10月,为配合03省道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萧山博物馆对浙江萧山前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前山窑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邵家塔村的一座山坡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文物调查时,在进化镇及附近的绍兴富盛地区发现了大量春秋战国时代的窑址。进化镇为浙江省较为集中的春秋战国时代窑址群所在地,前山窑址即是该窑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发掘的面积为152平方米(图一),揭露龙窑两条,获得了大量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标本。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地层堆积本次发掘布探沟两条,编号为T1、T2。T1保存较好,现以T1北壁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海波  黄滢 《环球人物》2013,(15):38-40
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手段,是酿成冤案的直接原因1975年出生的田伟冬中等个子,举止稳重,乍看上去,一点不像是蒙冤度过10余年牢狱之灾、刚刚出狱的人。"我在监狱中看了不少书,《周易》、《奇门遁甲》,还有武打小说、穿越小说。我自学了五官科、内科、护理科,还拿了监狱系统中的行医资格。"在浙江杭州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老家的四层小楼  相似文献   

4.
江玥 《风景名胜》2014,(9):168-170
如果你想要暂时远离现实的世界,走进缤纷的童话故事王国,感受世外桃源般的文化庄园及五光十色的极地海洋世界,这片位于人间天堂城市杭州东南面的萧山之地,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如果你去过萧山湘湖,去过杭州乐园,去过极地海洋公园,去过东方文化园,在湘湖之畔沉醉于两岸的风景,在风情大道匕体验过城市景致风情……就会知道踏萧山这块旅游宝地上,那种满满的幸福感与欢愉感就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5.
康健 《风景名胜》2021,(4):0068-0068
当下乡村田园景观结合了自然风景与人文元素。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缺乏独特的艺术美感,没有表现出城市应有的独特文化,且艺术设计水平低。现阶段,随着人们对美学的热爱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设计师开始尝试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民国期间萧山修有两部县志,这两部县志存在差异:纂修机制不同,一为官修,一为私修;门类的划分有别;记述内容侧重不同。两部志稿于今仍有巨大的价值和启示。两部民国《萧山县志稿》是萧山本土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为社会主义两轮修志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资料;有些优点当代修志值得借鉴;志书编修要形成政府主持修志与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需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无可否认,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本文的研究内容是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乡村旅游项目在武汉市的发展现状以及不足之处。乡村旅游的资源是优美的自然风景,淳朴的乡村文化,特色的礼仪风俗。众所周知,乡村旅游是一种没有生态破坏,以村庄和户外为旅游地点的村野旅游形式。它满足了城市人们对返璞归真,重返自然的渴求,旅游者可以在乡村游玩,学习,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体验纯正的乡村生活。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它并不是近年来才兴  相似文献   

8.
陈李剑  杨君 《旅游纵览》2016,(4):152-153,155
本文主要依托深甽镇优美的自然和乡村景观建设,通过创新生态农业文化发展形势,让乡村旅游时参与结合城镇旅游产业发展,践行美丽新农村的建设中实现农村一体化的生产加工模式,更推进农村产业化旅游进程发展。乡村旅游,主要依托乡村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带动城镇局面的旅游热情,由于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自然风光已经被现代化的钢筋和水泥所取代,因而乡村中的很多自然风光更能吸引城镇局面观光和旅行,享受自然风景和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借助感  相似文献   

9.
周详 《风景名胜》2016,(3):154-156
民俗狂欢节 河南浚县,古称黎阳,隶属鹤壁市管辖,是该省八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景,人杰地灵,先民居住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六千年前,更重要的是在浚县历史文化和风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让人们在观赏自然景观的时候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0.
游客通过乡村旅游寻找"乡愁"。本研究以望城区2041条旅游网站评论为样本,运用ROST CM6.0进行分析,得出游客乡愁体验的3个维度,揭示游客乡愁体验构成的主要动机和影响因素,发现长沙望城区旅游地整体风貌、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风等会影响游客的地方性感知;游客参与旅游活动会显著影响其乡愁体验;靖港古镇真实性感知较差,情感记忆会影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游客情感性感知强烈,地方性感知和真实性感知都会影响其情感性感知,而乡愁感知会影响游客满意度。基于此,提出完善乡愁景观设计、提升乡愁体验项目、注重乡村生活的保护和延续等乡愁体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元末到明初的地方社会,是一个乡豪权力支配的社会。明朝把地方势力纳入帝国的权力体系,培养起新兴的士大夫势力,在乡村中推行教化,逐渐形成士大夫文化主导的社会秩序。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士人对于先世历史的叙述,无论是实录还是虚构,都反映出地方历史演变之真实趋势,成为明代以后士大夫对地方历史的一种集体记忆。明代著名学者黄佐所撰《自叙先世行状》就是其中代表性的著作。从这类模式化的历史记忆中揭示其文化意义,有助于了解明代中期以后社会转型之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诱人的景观不一定就在山水名胜、文化古迹中。你到过浙江萧山吗?你参观过刚刚落成并开始试营业的中外合资的萧山国际酒店吗?那是一座方塔式的巨厦,在楼林之中拔起直刺青天。这座高达109米,地面建筑28层的四星级中外合资豪华大酒店,是萧山最高的,也是最壮观的,它被萧山人称为标志性建筑,既增添了萧山的美丽,又体现了萧山人敢于领先、抢抓机遇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它是萧山人精神和风貌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唐银莹 《风景名胜》2021,(4):0033-0033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乡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家的相关部门也愈发地重视乡村景观的设计。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地区由于各自的传统 文化以及历史发展背景不同,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如今的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将地域文化充分地融入,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在实际的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对于地域文化没有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得乡村景观出现了间质化的现象。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地域文化以及乡村景观的相关论述、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策略等,以期能够促进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桥啊桥     
我是走黄土路长大的. 后来,告别乡村,来到城市,开始在柏油马路上混生活了.这是1996年考上大学的事,从家乡杨家岘来到省城兰州,负笈求学,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大的转折.后来,回天水工作,家乡杨家岘渐渐成了我偶尔探亲、扫墓、踏访土塬民俗的地方.世事流转,谁也不知道你明天会去哪里,就像我当年穿行在天水的街巷时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迁居南方,走过一座又一座桥. 前几年在萧山,走得最多的桥,是城河上的六座桥.无事可干的时候,心情郁闷的时候,就会一座座地去走,顺着城河看两岸的市井生活,还特意写过一篇《城河;六座桥》的散文,收录到《客居萧山》的集子里.2015年初夏,我迁居吴中,我的生活还是离不开桥.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与旅游及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湘湖是萧山人民的母亲湖。在湘湖旅游文化的开发中,地方政府可根据萧山旧志、新志的记载,复建消失景观,彰显湘湖景区的文化底蕴;演绎历史情境,激活湘湖景点的文化氛围;开发名土特产,强化湘湖旅游商品的文化特色;打造精品线路,提升旅游产品文化档次;展示民风民俗,诠释湘湖旅游节庆文化渊源;融入古籍典故,丰富导游词文化内涵。这也是修志为用、服务经济社会特别是旅游业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乡村多功能性及景观重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阐述了基于乡村发展多功能性和景观功能的概念。乡村多功能概念的兴起,为重新审视乡村地域自力发展带来一种机会,而乡村景观多功能可能是塑造乡村地域多功能的潜在动力和机制。构建乡村景观多功能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以维持生物多样性之生态功能和作为旅游和特色文化场所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传承历史之文化功能。对于现阶段转型中的乡村,应该妥善规划和运用并积极重塑景观的多重功能。通过乡村多功能和景观重塑之讨论,可以为乡村地域景观重塑规划实践策略提供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广东潮州地区的东凤村原本是一个杂姓聚居的村落 ,后来逐渐演变为单姓陈氏村落。借助于实地调查所得之口述传说和族谱、方志等文献 ,再现东凤村宗族整合的历史过程和与之相关的庙宇活动方式 ,并由此讨论在乡村社会史研究中 ,理解口述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若干方法论问题。如果可以将乡村故事视为乡民的“历史记忆” ,那是因为它们对于理解和解释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乡村生活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乡村社会的格局和乡民的生活方式 ,自然又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积淀的结果 ,因而 ,对乡村故事的解析 ,实际上也可视为重新建构乡村历史的过程。“口述资料”和本地人的记述 ,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乡村历史的“事实”和内在脉络。  相似文献   

18.
走进历史     
正有人说,走进历史,就走进一卷卷残破的书页,走进一种荒凉,走进人类回不去的过往。我们说,走进历史,就走进波澜壮阔的先辈遗迹,走进一种阅享,走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迷惘。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历史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抉择和未来。"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虚,均于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国,未有不重其史者也。"从洪荒世纪的钻木取火开始,山西便与中华历史文化的血肉脊骨融为一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学界对樟树市吴城遗址的考古学挖掘与文化考察较为集中,而对于永修县江西古代名镇吴城镇的历史考察涉及较少,主要有梁洪生的《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一文。吴城镇是古代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明清时期,吴城镇常驻人口近十万之巨,商贾遍布,人声鼎沸,商业繁荣,位列江西四大名镇之首。近代以来,历史名镇吴城经济却发展渐次滞后,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块“短板”,挖掘吴城历史文化,梳理吴城镇历史源流,探究名镇吴城商贸会馆往昔荣光,揭示古代江西名镇吴城地方发展主要路径,建构吴城地方社会新发展,助推吴城镇的乡村振兴,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正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20.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也为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描绘了美好愿景。在浙江省正在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古建筑存量并不丰富的嘉兴,另辟蹊径,通过把握农村地域特质,结合乡村的历史文化、生态自然、农业生产、特色习俗、村落格局和村庄建设现状,去实现对江南水乡特色风貌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护的是一种比质的生活方式,村落增加了生命力,居民也因此从"美丽乡村建设"中受益,客观上让文化遗产成为了推动乡村建设的良性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