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玉军 《丝绸之路》2013,(22):60-61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河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各种文化在这里融会贯通,其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引起广大学者的高度重视。历史时期,各种文化艺术积淀为河西地区的艺术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尤其河西地区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为其绘画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对河西地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佛教石窟艺术、历史文化积淀等方面可开发利用的潜在绘画资源进行探究,通过分析艺术家对于河西地区绘画资源的关注角度,进一步凸显河西地区绘画资源发展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2.
虽然西夏时期的文化在当时并不是很发达,但其表现出来的绘画艺术却相当突出,出现了很多著名绘画艺术家,绘画风格也与传统有所不同。例如战争的出现,使西夏本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艺术文化相互碰撞而产生了与众不同、新颖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使两者的艺术文化不再单一化、封闭化,融合之后的西夏文化变得越来越精彩。本文主要从绘画艺术的发展、形成原因、特征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对西夏的绘画艺术风格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3.
谢敏 《神州》2014,(18):196-196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不断改变的"视觉方式"有关的历史,由此产生的不断在视觉领域的变革,不是针对大众而是针对艺术和艺术家的。正是由于这种不断的自我否定和改造,才使得社会能不断进步,才使得我们今天的人类能够更加充分和全面地利用和信任我们的双眼。我们试想如果没有立体主义艺术家揭示我们的双眼所不能看到却又存在的"四维空间",哪里会有今日的现代建筑和我们对不可视事物所作的相对判断?如果没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启发我们进入那个潜在  相似文献   

4.
杨亚洲 《风景名胜》2021,(5):0376-0376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艺术?就以著名的贡布里希的说法来看,他直接指出 :“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 , 只有艺术家而已”。否定了艺术的存在,既然是不存在的事物,那不就也失去了定义的必要。那我们不仅要问那艺术家又是什么?谈到艺术家,要想了解他们,特别是对于已经融入艺术历史长河中一部分的艺术家们。对于早已逝世的他们,我们是无法直接交谈询问,那么能做的无非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其创作的艺术作品上切入;第二,从艺术家的传记去了解;第三,依靠各种有关艺术家的传闻。  相似文献   

5.
秦佳梓 《神州》2020,(5):50-50
自然环境对于文化的塑造至关重要,作为一个被海洋包围的岛国,海洋影响着英国人和英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了绘画艺术。17世纪查理二世统治期间到19世纪初,这个阶段的海洋主题的绘画通常描述的是海战,被当作是记录战争的图像资料,或者对于胜利加以夸张达到宣传的目的。正是对于海事的关注促使了艺术家对海洋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张峰 《丝绸之路》2011,(10):87-89
在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吴冠中是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性画家。他博采中西、融通古今,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以其一生的不懈追求和丰硕成果,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当代美术界成就卓著、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大师,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本文主要就吴先生的艺术人生及其艺术成就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7.
写意性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是传统艺术的精华,传神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质,是古今艺术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本文对武艺绘画作品的写意性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朱明月 《风景名胜》2021,(6):0139-0139,0141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艺术的发展依附于当时的文化背景,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是其艺术的根源所在 , 是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基础 , 离开了文化背景艺术就不会再有任何的意义 , 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形式体现出了事物的相应本质及其历史史实的相关逻辑 , 所以艺术和文化自始至终都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艺术家吴冠中先生的绘画风格,从他一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展开阐述,分析了他的代表性著作和绘画作品,从中总结出吴冠中绘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当今中西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韩丽侠 《神州》2013,(36):276-276
文化意识是绘画艺术整体发展的背景。中西方属于两个不同的文明系统,自然有着不同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不同的价值追求。这就使得中西方绘画艺术在拥有普遍意义上的共性的同时,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体系和成熟技法,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只有全面了解中西绘画艺术的共性与差异,才能更好地领会中国绘画的气韵与感性诉求和西方绘画的写实与理性精神,感受东西方文化形态差异导致各自绘画艺术在发展中的风采异呈。  相似文献   

11.
耶稣会士郎世宁于1715年至1766年供职于清廷内务府期间,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文化融合在一起:欧洲艺术风格是这位艺术家所受的基础训练,中国艺术风格则促成了他的职业成就。本文在分析郎世宁意大利基础训练及绘画知识的同时,也分析了其在清廷的代表作品,以提供这位画家在中国进行文化融合的基本框架。郎世宁的文化融合证明,他所接受的意大利基础训练与其后来作为宫廷画家所取得的成就之间,有着深远的联系。本文讨论了郎世宁全部绘画作品中不同元素之间相互关联的动态系统。这些相互关联的元素主要包含三方面的背景:绘画的、政治的以及感性的,分别与三种绘画流派有关——风景画、肖像画以及通景画,这一点对于理解郎世宁的事业至关重要。从更广义的角度讲,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展示郎世宁的艺术生涯,有助于我们勾勒出18世纪促成中国与欧洲文化艺术碰撞中的联结点。  相似文献   

12.
徐江月先生是湛江市遂溪籍人,一位集雕刻、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家。他六岁学画,学书法,兼玩雕刻,数十年来从不问断。即使有段时间他曾下海经商而且得心应手,也不放弃对书画和雕刻艺术的追求。后来,他为了他酷爱的文化艺术,毅然辞去了曾经拥有的经商辉煌业绩和优厚舒适生活,再次醉入文化艺术的园地。  相似文献   

13.
王欣 《丝绸之路》2011,(22):102-1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中国面临着强势西方文化的挑战和被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艺术观念、展览策划观念、解读方式牵着走的危险。因此,中国油画家们应该从自己的历史经验和生存智慧及美学传统中汲取营养。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以中国文化背景或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来经营自己的创作策略,在这种情势下,重视本土文化的价值,开创当代中国艺术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态势,将会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敦煌壁画艺术是多方面艺术流派和多种艺术手法交流融合的结晶。敦煌艺术家有着魏晋以来河西走廊及敦煌一带本土艺术的深厚根基,又受到我国中原地区广博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滋养,同时大胆吸收了印度等外国和西域各地东传过来的绘画艺术手法。在这样一种融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绘画风貌和独立的艺术体系。它既不同于外来的艺术,又不是中原艺术的翻版,也不是本土艺术的重复,但它的的确确是中华民族的艺术。这种独特艺术体系的形成是古代敦煌艺术家既勇于大胆吸收外来艺术手法,同时又敢于大刀阔斧地改造外来艺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张勇 《神州》2011,(9X):17-18
在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继承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它不仅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思想和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中国人文化艺术审美方式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精神、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传统绘画的古典精神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唐卡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化的特殊载体,它见证了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具极高的艺术研究和历史、保存价值。唐卡是藏区特有的藏传佛敦的绘画艺术,在我国绘画历史遗产中占有一个极为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绘画艺术和风格,赋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恪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宗教、绘画、自然科学和社会习俗,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王丽丽 《风景名胜》2021,(7):0207-0207,0209
20 世纪 80 年代,新启蒙运动迅速促生了实验(前卫)艺术的东渐及其在中国本土的创造性转化和蔓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中国艺术将何去何从? 80-90 年代,结合国情的发展和世界大环境的影响,中国艺术家也开始反思和寻求中国当代艺术的特殊语境。  相似文献   

18.
林明 《神州》2013,(2):193-194,196
凡·高受苦的一生与他身后享有的盛名的经历早已告诉我们:伟大的艺术一定出自特殊历史环境及艺术家呕心沥血的努力。如今,我们除了能到美术馆观看已故大师们的原作,向他们去学习来解决绘画语言与形式问题,除了明确艺术家应具备过人天赋与创造精神外,学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强的意志和理智地躲开与追求艺术终极目标无关的琐事,形成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艺术态度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考虑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9.
黄丽华 《神州》2011,(9):106-109
Preface巴渝民居拥有独特的外观造型和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以及它自身的象征寓意,使其成为当今不少画家的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本文在简述巴渝民居审美表现的基础上对相关绘画作品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探讨出巴渝民居的艺术文化内涵,这也是对其审美文化的深层理解。巴渝民居审美表现绘画作品艺术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孙雪 《神州》2013,(4):184-184
当今世界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个各方面都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中西绘画由于文化和地理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差异,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先前发展,不断充实着世界艺术。近现代以来,文化的交流,使西方绘画不断融入到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为我国的绘画领域增加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我们应该在吸收和借鉴的同时,注意本民族传统绘画语言的保留和发展,建立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