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洛阳哀成叔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6年5月,我馆配合洛阳玻璃厂的基建工程,发掘清理了十余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其中439号墓出土一套青铜器较为重要,特报告于下。 439号墓位于洛阳玻璃厂的东南部,南距洛阳中州路100多米,西距东周王城约一公里。墓室呈口大底小的长方形竖穴,方向为北偏东10度。墓口长3.4、宽1.9米;墓底长3.2、宽1.8米;深6.4米。墓室四壁整齐平滑。墓圹内填五花土,并经夯打。葬具为一椁一棺,从残存灰痕看,棺椁为木板造。椁长3.12、宽1.72、板厚0.1米。  相似文献   

2.
哀成叔鼎铭中,"君既安,叀亦弗其■錅获嘉"句应以"叀"字属下读、"嘉"字属上读为断。"嘉"为作器者之名;"叀"释为"主",是嘉对哀成叔的敬称;"君"指康公之后嗣位之君。嘉为哀成叔之家臣而升为公臣者,其作器随葬哀成叔,是希望哀成叔在冥界亦能保持贵族生活的礼仪,以继续侍奉康公。  相似文献   

3.
哀成叔鼎的铭文与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洛阳发掘的一座东周墓葬出土一套青铜礼器(详本期简报),其中一件有铭文的铜鼎,圆鼓腹,圜底,蹄足,附耳,有盖,与洛阳中州路东周第四期(战国早期)墓葬的第2717号墓出土铜鼎形制一致。兹就铜鼎的铭文及年代作一讨论。一铭文试释鼎腹内壁有铭文八行,前五行每行六字,后三行字数略有增加,第六行重文三字,计五十七字。铭文如下: 正月庚午,嘉曰: "余(?)(郑)邦之产,少去母父,乍(作)铸飤器黄(?)(镬)。君既安,  相似文献   

4.
关于眉县大鼎铭辞考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陕西省博物馆史言同志《眉县杨家村大鼎》一文,我阅读了原稿。鼎确是周成王时器,无论从形制、花纹、铭辞、字迹来看(图版伍),都当属于周初。史言同志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关于铭辞的考释,我有点不  相似文献   

5.
叔矢方鼎铭文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侯墓地发掘清理的西周早期114号晋侯墓中出土了一件方鼎(M114∶217),上面有铭文8行48字。铭文讲述的是某年十四月,王在成周举行盛大祭典,礼毕,王会见与会臣下贵族,王对叔矢进行赏赐,叔矢为纪念铸造了这件铜鼎。铜鼎铭文中的王应是成王,叔矢则可能是晋国的始封君唐叔虞。这件方鼎是迄今所知惟一一件晋国第一代封君自作的铜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楚伺哀弋考释尤仁德1982年3月,笔者在山东曲阜参加全国玉器高级班学习时,得学友惠赠一残戈拓本。它是湖北省武汉市文物商店在废品部门捡选所得。戈残长13.6、宽6.9厘米,内部凿刻铭文2行13字(见图)。从其铭文字体风格及内容看,该戈属战国楚器。今将铭...  相似文献   

7.
一弭叔簋隹(唯)五月初吉甲戌,王才(在)蒡(丰),各(格)于太室,即立(位)中廷.井叔内(入)右师察.王乎(呼)尹氏册命师察:易(锡)女(汝)赤舄攸勒用楚弭白(伯)师察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乍(作)朕文且(祖)宝?(簋).弭叔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上弭叔簋近时出土于陕西蓝田县,今藏西安陕西省博物馆.据段绍嘉"蓝田出土弭叔等彝器简介"云:"1959年6月间,蓝田县城南约五华里寺坡村北沟道中,陆续发现一批西周青铜彝器,据初步了解共有十六件.计鬲六、?六、盨二(一残缺仅存破盖)、壶一、钟一.其中四鬲、四?、二盨、一壶......现存省博物馆.其余二鬲、二?,存蓝田县  相似文献   

8.
洛阳发现战国晚期的成君鼎,作器者"成君"与《战国策》、《史记》所载周报王时的"成君"当是一人。鼎铭筮数《剥》卦是商周互体卦的珍贵资料.也是我国古代"制器尚像"习俗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容庚 《文物》1960,(Z1)
前读文物1960年第2期郭老"弭叔簋及訇簋考释"一文,颇有疑义;近复承段绍嘉同志以拓本寄赠,附函云"并盼示复"盛意可感,勉抒鄙见以答:弭叔簋甲子之甲,金文皆作十,此簋独作田,为他器所无.甲骨文上甲之甲作田,金文?作父甲鼎、甲鼎、兮甲盘之甲皆作田,尽属人名,与甲子之甲不同.故知此器乃属西周晚期,开混合使用之始,甲字是由此转变而来的.莽字吴大澂说文古籀补收入附录( -),说:"窃疑古镐京字必非从金从高之字.许氏说'镐温器也,从金高声.武王所都,在长安西上林苑中,字亦如此'.丰多丰草,镐  相似文献   

10.
神女成公智琼的传说,始於魏晋年间,因其事写成《神女赋》及记录其事为传记者是谁,文献有不同的记载,本文探究故事的本源及其演变。传说流行之後,人们又将妇女画眉以及梅花加上智琼的名字,本文试勾稽其源流。神话在民间的衍变,此亦一例。  相似文献   

11.
新出《殷周金文集成》第五册100页载有"廿三年槀朝鼎"铭二,分别编号为2693·1、2693·2,当为盖铭与器铭。鼎藏上海博物馆,器形未见。铭文旧也未见著录,此为首次刊布,少数字迹不清,但铭意可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第4期《中国历史文物》刊载蔡运章先生《战国成君鼎铭及相关问题》一文(原刊第44—48页,第65页)。该文著录洛阳新近征集的1件战国晚期铜鼎,铭文有4字,蔡先生释为"成君七六六六"。首2字,拓本不清,但从摹本看蔡先生释为"成君",是正确的。后2字拓本清晰,作(?)。  相似文献   

13.
14.
1998年10月,洛阳火车站西南金谷园村发现战国有铭铜鼎一件。本文谨就这件铜鼎铭文的释读及其相关问题,略作考述。这件铜鼎是金谷园村居民在村西南挖排水沟时,距地表约4.5米处发现的。同时出土  相似文献   

15.
1973年,陕西省凤翔县长青公社马道口出土西汉铜鼎一件,上有铭文三组,分别记载了此鼎当时被移用的情况,为研究汉代郊祀和右扶风古地名、宫名等提供的实物和文字资料。《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刊登王光永《凤翔县发现羽阳宫铜鼎》一文,已作了报导和考释。这里再对器铭试作考辨。一、器铭内容及排列先后三组铭文都刻于鼎腹上部。联两附耳为界,分鼎为前后两面,其刻于前后一侧的有“郡邸鼎”和“羽阳宫鼎”两组铭文。刻于后面一侧的有“高唐”一组铭文。现按原铭行次释文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虎鼎》铭记时清楚,为西周宣王十八年十三月既生霸丙戌。一般认为宣王时已有确切纪年,因此,宣王纪年的准确定点,宣王时诸器依吴虎鼎而校正相关纪年,就有了可依凭的重要根据。西周宣王元年我们可依据三个学术观点而取两个值,依此二值来测吴虎鼎纪时是否准确。我们的研究月相从四分说。第一个观点,无共和纪年,共和执政之事件在宣工积年之中,宣王元年即相当于人们所说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士1年(下称A值)。查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合朔满月表》(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以下各值均取校于本表),吴虎鼎取值B.C825…  相似文献   

17.
吴虎鼎铭座谈纪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辉:近时长安县申店乡徐家寨村出土吴虎鼎,器形、纹饰皆有西周晚期特点。铭文中有"厉王",是截至目前最明确无误的宣王时铜器。历日为"十又八年十又三月既生霸丙戌",对研究周历法、王年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铭文记周宣王授予吴虎土地,由重要官员参预勘界,由史等记录,也是研究西周晚期土地制度的珍贵资料。本刊本期刊发长安县文管会穆晓军的简报,尽快报导了这一材料;李学勤先生的研究文章,则作了深人的考释。今天,编辑部邀请西安地区的几位学者座谈,对铭文进一步加以探讨。下面请大家发言。张懋:吴虎鼎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反映的…  相似文献   

18.
1930年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辽道宗永福陵出土的契丹小字《辽道宗皇帝哀册》,册盖刻篆书契丹小字原字6行,每行6字,共计原字36个,册石刻楷书及行书契丹小字哀册文37行,每行字数不等,共计1330余字。 自从这个哀册出土之后,我国首先进行考释的有王静如、罗福成、厉鼎煃三人,而以罗福成、王静如二人所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罗氏考释者见《辽陵石刻集录》卷四,王氏所考释者见《辽道宗及宣懿皇后契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清理的湖南桃源三元村一号墓,简报已在《湖南考古辑刊》第4集发表。这是一座小型木椁墓,发掘者推定为战国中期偏晚。所出器物多为楚国风格,而其I式戈显属巴蜀,内上有巴蜀文字;I式剑窄格上有错金鸟书,又似越物。墓主的族属,是很有兴趣的问题。该墓2号鼎,附耳,细高足,器子口外侧有横刻竖行铭文,摹本见简报图六,拓本见图八、3,原释为:“□十年(?)土命  相似文献   

20.
■方鼎,器主名■,■字,郭沫若在《■■铭》末认作“从臼,从土,再声”.器口呈长方形,纵16、横21.2、高6.8厘米.器身.“四面都是一对大鸟.每一面的两鸟是尾对尾的,头向器角,所以此面的鸟喙与邻面的鸟喙相交於器角,其喙伸出角(纟泉)之外,成为扉.四足各为扁形之鸟,喙亦伸出,与扉相应.”该器来历,谭戒甫云:“相传1924年,军阀党玉崑在陕西省凤翔县西边20公里的灵山盗掘古墓,获青铜器数百件,此鼎或是其中之一.这可能就是出于凤翔秦文公墓”.按:陕西考古队曾多次在灵山找古墓,均无所获.据文献载,“文公葬西山”,文公时秦都在平阳(今宝鸡县阳平镇一带),西山当指平阳西某高地,肯定不会在凤翔西之灵山.出土灵山云云,疑为党的托词.党玉崑1926至1927年间,在宝鸡、凤翔、岐山、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