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舀鱼     
三峡舀鱼○覃昌年世上有钓鱼,有叉鱼,有捞鱼,你知道三峡舀鱼吗?北大荒有“棒打狍子瓢舀鱼”之说,说的是冬天,河中结冰,敲一个窟窿,鱼都挤出来看稀奇,用水瓢舀,想吃几条就舀几条。三峡舀鱼甚奇,有一个简单的舀网,舀杆长约一丈,顶端分叉,系网,如昆虫学家捕蜻...  相似文献   

2.
历史角色的嬗变──“鱼龙化”考释吴效群在汉民族的民间信仰中,鱼与龙有着极为密切的现实关系。在功能上,鱼、龙均为水生,都能行天降雨,同为乞雨的对象和引导人、魂升迁腾达的神物;鱼、龙因其水生,在传说中同为佐助大禹治水的重要帮手;鱼、龙同为多子之物,都是古...  相似文献   

3.
郭晓 《神州》2012,(2):14+16-14,16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受海洋影响其“鱼文化”独树一帜。独特的“鱼文化”也给文化载体的日语带来了丰富的营养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日本的文字、词汇、谚语成语、隐语、诗歌文学作品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鱼文化”对日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罗桑吃鱼(随笔)益西单增许多人认为西藏人不吃鱼。因为鱼是神,所以不吃鱼;因为信佛教,所以不吃鱼;因为有来生来世观念──灵魂不灭和转嫁,所以不吃鱼;因为忌杀生,不能吃鱼。还有一些不吃鱼的的理田和说法,如鱼是小动物,吃了它死后你要变成鱼,鱼变成人来吃你!...  相似文献   

5.
名胜与名鱼     
名胜与名鱼我国各地的许多名山大川中都生长着不少名贵鱼类,其中一些名鱼还与历史名人沾亲带故,留传着许多生动优美的故事,给游人的旅途平添了无穷乐趣。庐山石鱼江西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旅游胜地。这里的林壑泉水中生长有一种美味佳品——石鱼。石鱼,栖游于飞瀑深...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认为西藏人不吃鱼。因为鱼是神,所以不吃鱼;因为信佛教,所以不吃鱼;因为有再生来世观念——灵魂不灭和转嫁,所以不吃鱼;因为忌杀生,不能吃鱼。还有一些不吃鱼的理由和说法,如鱼是小动物,吃了它死后你要变成鱼,鱼变成人来吃你! “我喜欢吃鱼,就是将来变成鱼,让鱼来吃我,我也不怕!”这是地道的西藏庄稼人罗桑说的,他本来是个不吃鱼的干将,为吃鱼还跟人家打过架。  相似文献   

7.
《神州民俗》2010,(9):16-19
装泥鱼是斗门区乾务镇极富地方特色的一项传统生产技艺,最早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孙致弥神鱼出水砚张晓玲孙致弥神鱼出水砚是河北省文物总店所藏端砚之一。此砚长方形,长15.9厘米,宽9.8厘米,厚2.6厘米。石质细腻滋润,色泽黑紫。砚石之间有一条10──14厘米宽的黄色天然带状斑纹,自砚上侧起,向砚背方向环绕过砚的一侧,直至砚面墨池...  相似文献   

9.
魏海贞 《神州》2012,(12):62-63
教师要从“讲师”变为“导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汉画像石中有很多"鱼车图",很多学者认为是河伯出行图,但笔者认为"鱼车图"和文献记载的河伯出行形象不符。琴高骑鲤鱼升仙的故事在汉代已很流行,"鱼车图"应当是模仿这一故事。坐在鱼车上的尊者应当是墓主人,驾鱼车而升仙。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古代鱼形器在俄罗斯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有较多的发现,国内仅在嫩江流域肇源县小拉哈遗址和牡丹江流域的海林市细鳞河遗址和鹰嘴峰遗址见到。本文通过对已发表的东北亚古代鱼形器材料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演变过程,确定其使用功能为诱鱼器,探讨出土鱼形器考古遗存之间的关系和生业方式。西伯利亚现代民族学中使用鱼形器捕鱼的资料可以证明,从贝加尔湖沿岸新石器时代晚开始出现的鱼形器,是在冬季冰窟窿捕鱼时使用的一种诱鱼器,既是钩坠,又是诱饵。这种诱鱼工具的发明说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就出现冬季捕鱼业,鱼类成为东北亚地区漫长冬季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昂嗤鱼     
在南京第一次听到这种鱼。同事邀我去他家屹饭,说,给你做个昂嗤鱼!这是什么鱼?同事说应叫“昂刺鱼”,因为鱼背上有根刺。字面上好像说得通。某天读到汪曾祺的书.说这种鱼捉它时会发出“嗤嗤”叫声,所以叫“昂嗤鱼”。端十桌才看清,十公分长,两公分宽,头大且扁,表皮黄色,  相似文献   

13.
清风三虾     
江南水乡,一年四季鱼虾不断。吃鱼虾也讲究时令,菜花塘鳢鱼,小暑黄鳝赛人参,闻木樨香、品鲍肺汤等等。江南人食虾,以黄梅时节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考眼力     
《南京史志》2014,(2):111-111
姐姐第一次杀鱼,犹豫了半天也不敢下手。 过了一会,再去看时,只见她两手握着鱼,把鱼按在水底,我问她要干嘛?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资料,发现一个现象:文人和美食家,偏爱吃鱼。宋代诗人苏轼,就是鱼粉。研究者说,"在历代文人当中,苏轼可谓是对鱼最情有独钟的一个。在其诗作当中,以《鱼》为题者就有16首,诗中提及‘鱼’的更多达133首。"(滕新贤《古代文人作品中鱼文化的哲学与美学内涵》)又说,苏轼是"我国古代鱼文化的宗师之一。"(朱振东《苏东坡的鱼文化》)陆文夫亦然,写鱼的文字最多。一篇《吃喝之外》,将湖边吃鱼的闲情逸致,写成了绝唱;一篇  相似文献   

16.
声音     
《中华遗产》2010,(9):8-8
“九寨沟的老百姓信奉苯教,不杀生也不吃鱼,他们认为河里的鱼都是神仙。九寨沟这才有了不曾遭受污染的水,有了千万年来留存下来的人间仙境。”  相似文献   

17.
最近,海洋里的小动物都不敢随便出门。因为不久前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海龟妈妈路过海底森林时,碰见了一条只有头没有身子的怪物鱼,吓得海龟妈妈赶紧去海洋侦探所报了案。“我才不相信有怪物,一定是妈妈看错了!”胆大的小海龟和小海蛇来到了海底森林。“我也不相信!”小海蛇也摇摇头。“唰!”一个黑影突然在岩洞口闪了一下。“谁在那里啊?”小海蛇和小海龟吓了一跳。它们小心翼翼地游了过去。“哗!”只见一条只有头没有身子的鱼出现在它们面前。“啊!”它们两个吓得尖叫了起来。怪物鱼的眼神也充满了惊恐,一转身就逃走了。“我们快去…  相似文献   

18.
未来     
《华夏人文地理》2014,(4):32-33
鮟鱇鱼是贪婪的掠食者,同时也是美国东北部最具商业价值的鱼类之一。尽管这种鱼十分重要,但是研究人员对它的关键性细节并不了解,包括它们是不是分群而居.  相似文献   

19.
<正>石首鱼,因鱼头有骨如白石而得名。白石在鱼的耳朵里,又称耳石。很多鱼都有耳石,用于平衡身体。这种鱼特别鲜美,耳石像荞麦粒,莹白如玉,从前甚至有人将它作为酒筹(饮酒时计数的骰子)。任何一种事物出名久了,都难免被赋予传奇。《述异记》载:"吴郡鱼城城下,水中有石首鱼,至秋化为凫,凫顶中尚有石。"明代杨慎《异鱼图赞》也说:"娄县石首鱼,至秋化为凫。鱼凫之名义,溯此可求诸。"鱼凫,也就是水老鸹、鱼鹰,是一种捕鱼的水鸟。石首鱼会化为水鸟,显然是不真实的,但可以看出人们对它的推崇。  相似文献   

20.
电影《大鱼海棠》讲述在人类世界的大海深处,生活着掌管人类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神仙,并以福建土楼为原型,打造了海洋深处神仙的住所,讲述了神仙化作鱼、游历人间等故事。故事引用了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句子,给男主人公取名“鲲”。鲲生前为人,死后为鱼。鱼作为可以穿越仙界和人间的形象出现多次,现实生活中的鱼被赋予了通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