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列强借助武力迫使清政府签署为数众多的不平等条约,从而在华攫取各种经济特权,日益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得中国民族商人和企业在封建专制制度和帝国主义压迫下艰难维生。郑观应作为一名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同时又是一名具有爱国情感的民族资本家,其从多年的商务实践出发,将发展工商业看作富强的基本手段,主张清政府“重商”、“护商”,通过“商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较长短。  相似文献   

2.
郑观应的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他批判残害女性的陋习,认为女子和男子一样应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主张兴办女学,学习内容以传统女学为主,兼备西学.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郑观应始终无法跳出旧有思想的桎梏,对女子教育思想的认识上还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3.
郑观应社会慈善思想,即社会救助。一方面是郑观应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弱势群体包括流民、女婴、妇女;另一方面是叙述郑观应赈灾救荒的思想,介绍郑观应在对待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方面的看法及其社会慈善思想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国内外矛盾的不断激化,在内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外有西方列强动辄发动战争,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的双重危机之下,清政  相似文献   

5.
汪菁华 《安徽史学》2001,(3):45-48,95
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郑观应理性地提出中国必须摈弃陈腐的天朝理念及宗藩体制 ,接受《国际公法》的基本准则 ,实行以国家地位平等为原则的近代外交方式。他既反对盲目主战 ,也痛斥一味求和 ,主张和战相济 ,并运用均势策略 ,积极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 ,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6.
管林 《岭南文史》2001,(3):33-35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以魏源为代表的一批地主阶级有识人士,从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出发,要求改革吏治和向西方学习,萌发了最初的改良主义思想。洋务运动的兴起,把向西方学习从口号变成了实际行动。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逐步发展。这期间,通过京师同文馆等机构出版翻译著作,驻外使节、出访考察使团、留学生等介绍情况,使有些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所加深,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到了中国同西方的一些差距。他们提出在不改革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对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而形成了以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郑观应防灾备荒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1842-1922年)所处的时代正是晚清民国交替时期,封建社会日趋腐朽没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他忧国忧民,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经济政治制度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9.
郑观应(1841—1920)是近代史上比较复杂的人物,当过洋行的买办。兼任洋务官僚,又是民族资本家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他曾先后在英国的太古公司和洋务派举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担任要职,长期“客游四方,日与异国人相接,较早接触西方法律文化,实现了法律意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意识到:徒袭西方“皮毛”的洋务运动难以富国强兵。他以爱国自强为基础,以西法为参照系,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改良思想,并且开始涉及对传统政治法律制度进行改良的根本性问题,促进了西方法律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清末修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郑观应(1842—1922)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等。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维新派思想家,中年在澳门定居。曾当过买办,历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轮船招商局会办,汉阳铁厂和粤汉铁路公司总办等。创办过贸易、航运等企业。主张“商战”,发展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力主君主立宪,实行君民共主的西方上下两院的议会制。其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学习原则,设立“议院”。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早年在湖南韶山家乡时读了很多书,但他那个年代,即二十世纪初期,所读的极大多数的仍是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相似文献   

12.
张磊 《岭南文史》2012,(3):32-36
在19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堪称“两异性相搏、相射、短兵紧接而新陈嬗代之时也”[1]。郑观应同孙中山有过颇为密切的交往,相互切磋探讨“救国之策”。他们的交往和友谊虽然未能持续长久,但却含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他们的交往和友谊并不是偶发的。两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郑观应出生于兼具传统文化与近代商业经营的家族,幼习八股,应童子试落第,旋即“赴沪学商务”[2]。孙中山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3],  相似文献   

13.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人,是19世纪后期具有经营近代工商业实践经验的民族资本家,也是一位立志改革的有影响的进步思想家。关于他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学术界有很多论述,人才思想则很少论及,本文就郑观应的人才思想作初步探索。 “人才众则百事兴”,倡言人才对国家之重要 郑观应立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不仅从道器本末、体用的哲学高度阐述了中学和西学、人才与国家兴衰的关系,他说“从来讲备边者必先利器,而既有利器,则必有用此利器之人。器者,末也;人者,本也”;“今我苟欲发愤自强,必自留意人才始”(1),而且较早地认识到国家…  相似文献   

14.
郑观应的卒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观应的卒年王学庄郑观应卒年,旧有数说,自夏东元氏《郑观应传》出版,1922年说似成定论。夏氏之说,系采用郑子润。的回忆,但郑氏卒于1922年5月哪一天,郑子亦无法确定。这一情况,对于一位距今不远的著名人物的传记来说,是一缺憾。在文献浩瀚的现代,在文...  相似文献   

15.
郑观应(1842—1992)同近代许多著名的买办商人及改革派人物如唐景星、徐润、孙中山、容闳一样,都是广东香山人,这是中国近代最早与西方接触的地区之一。郑观应幼读诗书,且曾一度参加考试,惟“年十七,小试不售,即奉严命赴沪学贾,从家叔秀山学英语”。秀山为一买办,观应旋入英商宝顺洋行供职,宝顺倒歇后,仍留沪经商,历任和生茶栈、和生祥茶栈、公正轮船、荣泰驳船公司等职,皆与洋行业务有关。  相似文献   

16.
郑观应的著作中,除关于那一时代中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外,还有许多关于他的家庭、家族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供我们研究作为儿子、兄长、丈夫和父亲的家族关系、家庭关系的私生活中的郑观应。通过这种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历史研究中已有的成功的买办商人、洋务民用工业企业的积极参与者、创办者和近代著名的改良思想家的郑观应的形象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以下一些问题:如郑观应未成长为近代完全意义上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7.
正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轮船招商局则是当时中国航运业的翘楚。本文主要揭示郑观应在轮船招商局任职期间对于外资企业、外国管理与技术的态度与对策。一郑观应在进轮船招商局之前,就已经从外资企业那里积累了不少相关企业管理与商战的经验。1859年,郑观应通过他的姻亲曾寄圃和世交徐钰亭、徐润等人的关系,被介绍到当时第一流大洋行——上海宝顺洋行工作。1873年太古洋行创办  相似文献   

18.
郑观应的妇女观是郑观应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体上包括了"劝戒溺女","禁止缠足"和"兴办女学"三项基本内容.郑观应的妇女观虽然谈不上成熟,但是对于了解当时历史条件下社会妇女状况和妇女解放的思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郑观应的妇女观的阐析,探讨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郑观应别署罗浮待鹤山人,其诗集亦以《罗浮待鹤山人诗草》命名。罗浮,道教名山也;山人,郑氏自谓也;待鹤,等待仙鹤飞来驾之而去也。郑氏笃信道教,甚望得道成仙,故有此名号,复以此名为诗集名。另有《罗浮待鹤山房谈玄诗草》一集。两诗集虽然基本同名,但主旨却大异其趣。古人谓“诗言志”。两诗集皆言志,前者言入世之志,即“治国平天下”之道;后者言出世之志,即修行炼仙之道。  相似文献   

20.
郑观应(1842-1921)是我国近代史上主张“富强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的著名实业家,也是较早宣扬维新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其代表作《盛世危言》集中地反映了他的人生体验和求索精神。然而,作为一位诗人,他却几乎被后人遗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