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件奴婢买卖文书看唐代的阶级压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2,(12)
敦煌文物研究所收藏的唐代奴婢买卖文书,是敦煌遗书中一件少见的历史文物。文书现状,头残尾缺,现存部分也已割裂为二:前半段纵23厘米,横14厘米,9行,第1行上下全缺,其余各行只缺上部,但下部模糊不可辨;后半段纵19厘米(下部已残缺),横15厘米,6行,除第一行缺4字外,余均完好。(原件见插图)  相似文献   

2.
《文献》2017,(1)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已在国图馆藏范围内对部分敦煌文献进行了局部缀合,有的缀合存在误缀的问题。本文选取该书已缀合的93组《大般若经》写本为考察对象,从内容、行款、残字、书风书迹等方面加以综合检验,将《国图》误缀的五组归纳为四类,揭示误缀的原因,并就敦煌残卷缀合的方法试作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马德 《收藏家》2009,(1):53-54
敦煌唐人草书写本《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下》(编号LAL.Ol,以下简称“写本”),长303、高28.2厘米,卷轴装,卷尾有原装木轴一根;草书,以8纸粘接,首一纸长36、末一纸长27厘米,其余六纸平均长度为40厘米,每纸28行,总计210行(末二行残),行18至30字不等;起自“勤勇俱故无痴闻用慧为性”至“此地正翻名数取趣,  相似文献   

4.
敦煌书英藏S.681V,定名为《具注历日[乙巳岁(945)]》,图版收在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英藏敦煌献》(汉佛经以外部分)第二卷第114—115页。该卷前、后、下部残,共存字64行,如下:  相似文献   

5.
敦煌文书英藏S.681V,定名为《具注历日[乙巳岁(945)]》,图版收在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二卷第114-115页.该卷前、后、下部残,共存文字64行,如下:  相似文献   

6.
天水市博物馆现藏清宋琬主持摹刻《少陵流寓诗》原石共三块,其中一块已碎为四部分。现简要介绍如下。残石均为陕西富平产石灰岩石质,质极坚细。每块纵36厘米,横48厘米,厚8~11厘米。细线刻横框,纵24厘米。每块石右侧有编号,用小真书标志该石所在顺序。残石一,行草书。为全部《少陵流寓诗》之第七,内容为《秦州杂诗》第十六首后二十二字、第十七首、第十八首、第十九首前十七字。  相似文献   

7.
朱磊  张耘  燕燕燕 《文物》2012,(4):71-74
1996年秋,山东枣庄滕州市汉画像石馆在滕州市龙阳镇征集到一块北斗星象画像石。该石呈三角形,一角残。底部边长121厘米,其他两边一边残长64厘米,另一边残长61厘米,厚26厘米(图一)。该画像石浅浮雕。画面中心刻北斗七星,斗口向下。斗魁下是相互交叉的斧头与环首刀,刀左下角的图案似为蛇形。  相似文献   

8.
《文物》2008,(12)
1990~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3年对敦煌悬泉置遗址进行发掘,获得大批汉代简牍。考古工作者已陆续发表了发掘简报和部分简牍释文,还出版了《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为研究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要讨论的悬泉汉简建除占"失"残文,其释文最先见于何双全《汉简〈日书〉丛释》一文(以下简称"何文"),经胡平生、张德芳校核后又收入《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以下简称"《释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省博物馆藏敦煌莫高窟出"北宋淳化二年(991年)"款绢画《报父母恩重经变》,高182厘米,宽127厘米,绢质,以蓝色和绿色为衬底,施以红色及石青、白粉、金粉等近十种颜料而绘,除表现内容情节的110多个人物形象外,配以日月、山水、建筑、花草等,画幅宽大,内容丰富,运笔流畅,色彩绚丽,是敦煌莫高窟所出佛教题材美术作品中,现存国内的不可多得的珍品。《报父母恩重经变相》画面内容自上而下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画面的最上面为一排七身结跏坐佛像,  相似文献   

10.
山东平度发现战国“”刀钱范1990年4月,山东省平度市新华书店干部李忠茂同志向该市博物馆捐献了一件罕见的战国时期刀钱范。此范系一泥制砖范,现已残缺不全,尚存刀首与刀身部分。钱范残长7、宽13、最厚处为2.9厘米,重435克。范上刻有钱模5枚,钱模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敦煌至安西境内的几条丝路古道作了简要的考证,并就三危山旱峡南口建筑遗址进行的抢救性发掘、所出土的彩塑残件作了断代叙述,以期为佛教艺术由敦煌向中原的传播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2.
1989年9月,清丰县文化馆和濮阳市文化局在清丰县大屯乡炉里村调查冶铁遗址时,在地下发现一批大周时期石刻造像。这些汉白玉残佛像,体态丰满、圆润,雕刻精细,充分显示了当时的审美观点和精湛的石雕艺术。其中一尊残高45厘米,须弥式基座。束腰部分正面为“坐部伎”三人歌舞演奏浮雕,  相似文献   

13.
<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件过去征集的文物:球腹,细直颈,颈上部有出沿的相轮,相轮上部应为口,已残,肩部旁出一个朝上的碗形口。它残高22.8厘米,顶部残口直径1.5厘米,肩部碗形口直径3.37厘米,底径7.17厘米,重1.06千克(腹内有包含物,晃动的时候,包含物也跟随滚动,似为球体)。这件文物在几十年以前入库登记的名字为"净瓶",观察它的器型,该类净瓶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军持。  相似文献   

14.
1983年12月,合川县城关基建工地出土铜印一方,柄纽,印面6.7×6.4厘米,通高4.7厘米,印面阳篆“普泽庙印”四字(图一)。出土时铜印置于盝斗形印盘中,盒口径7.6×8厘米,高2厘米。伴随出土的还有铜器三类五件:其一为爵杯三件,形制全同,每件高15.8厘米,有两件完好,另一件1足残;其二为铜勺一件,柄残,现长7.5厘米,其三为铜箸一双,长25.4厘米,径0.6—0.3厘米(图二)。承合川县文管所杨旭德同志见告后,笔者至现场考察。在距地面深约1.4米处发现古代建筑遗址,已揭  相似文献   

15.
1990年4月,山东省平度市新华书店干部李忠茂向该市博物馆捐献了一件“(?)”刀钱范。此范系一陶质砖范,已残缺不全,仅有刀首与刀身部分幸存。钱范残长7,宽13,最厚处为2.9厘米,重435克。范上刻有铸钱印模5枚,钱模残长5.5,最宽处为1.8厘米,刀身处残留“(?)”刻痕,因为范面钱模为阴刻,铸造出来的刀币为阳文,即为“(?)”,所以此应为一“(?)”字。范面遗留有红黄色相间的涂料,它的怍用是使铸出的钱币表面光滑、规整,也能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2月,唐河县公路段在夸子营村西起土时,发现汉、宋墓葬各一座。汉墓在北,宋墓在南,两墓相距约50米,均为单室砖砌墓,且毁坏严重。汉墓的方向为316“,由市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中出土有陶器、银指环和钱币等随葬器物。简述如下:陶灶1件。已残c长方形体,前有火门,后有烟道,均设有隔火墙。灶面上有两釜,长18厘米,宽8.5厘米,通高12.6厘米。陶磨1件。已残。上下分置圆形磨盘,有近方形盘面,下层磨盘呈柱状,凸起于盘面之上,与盘面连为一体。通高8.8厘米,边长约13.4厘米。陶盆1件。完整。敞口,宽平沿,平底,器形…  相似文献   

17.
e ——————回纵厘米,纸本纵百米晚磨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  相似文献   

18.
正《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印度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该经在中国流传甚广,影响极大。从东晋十六国到唐,曾由鸠摩罗什、菩提留支、真谛、玄奘、义净等人先后五次译为汉文,现存译本六种,其中以姚秦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本遗书为鸠摩罗什译本,首脱尾全。现存9纸,181行,计360.3厘米。原状未整修。另附启功题字,题字装以护首、玉池。首部经文起自"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尾全,存尾题。唐楷,"世"字有缺笔。从原件形态考察,确属藏经洞所出敦煌遗书。为7到8世纪唐写本。由周绍良收藏。  相似文献   

19.
敦煌残抄本陶公传授仪校读记@王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100081~~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底,唐河县张店镇白在村群放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一座画像石基,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同唐河县文化馆于1996年元月对该墓进行了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于后。一、墓葬形制该墓位于唐河县张店镇白庄村西约150米。墓为砖石混合结构,共用17块石材和大量的青砖和楔形砖混筑而成。方砖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楔形砖长30厘米、宽15厘米、上部厚5.5厘米、下部厚4厘米,该墓坐西向东,方向93度。墓室平面近正方形,由墓道、墓门、前室、主室门、主室、测室六部分组成。烟一)墓道位于墓室的东部,为长方形斜坡形。残长140厘米、上部宽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