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2月,淮阴城南乡韩城村发现一元代瓷器窑藏,出土瓷器14件.主要是元代磁州窑和龙泉窑的产品.据农民反映:出土时小件瓷器均放在大盆内,出土地点距古韩城城墙脚不远.这批瓷器中,尤以磁州窑鱼藻纹孔雀绿釉大盆和龙泉窑刻花莲瓣碗及龙泉窑盏托最为精美.现分别介绍于后:磁州窑小碗 5件.四大一小,形制相同.  相似文献   

2.
正瓷器作为元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商品,呈现出沿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分布的趋势,元代贸易瓷在亚非欧地区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现,从目前已知的海外考古发现证明,龙泉窑瓷器的数量占比最高,其次是景德镇窑青花、青白瓷,以及福建地区窑场产品也占有一  相似文献   

3.
龙泉窑青瓷在南宋时期达到巅峰,而元代瓷器依然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本文介绍丽水市博物馆收藏的元代器物中比较完整且具有较高代表性的荷叶盖罐、兽足炉、双鱼纹杯等。这几件藏品虽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元代瓷器丰富的器物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元代龙泉窑青瓷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三)元代景德镇瓷器简述过去人们对于元代瓷器,多认为粗糙而不加重视,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元代瓷器一般说来,可以说是"粗者甚粗,精者颇精"。这种情况和宋代瓷器粗精并存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北方一些地方窑的产品,象白地黑花、白釉及黑釉器皿很少有过去那样精美,但是南方的景德镇窑和龙泉窑等不仅未断烧造,而且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特别是景德镇窑在当时没有受到很大的破坏,同时又集中了各地的工匠,在技术上更加全面。产品中以青花、釉里红、纯  相似文献   

5.
中坝窖藏是一处重要的瓷器窖藏遗迹,出土了包括瓷器在内的众多遗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中坝窖藏出土瓷器为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和重庆本地窑口的产品,相对年代集中在元代中晚期。结合川渝地区元代窖藏出土状况,中坝窖藏埋藏成因应与元末明玉珍入川战争有关,绝对年代应在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初前后。分析中坝窖藏出土瓷器,上述窑口产品以及器型上以碗、盘、盏、碟为主的日常饮食器具是川渝地区元代中晚期人们日常生活所用器具组合的客观反映,为探讨外来窑口产品在川渝地区的内销状况以及重庆本地制瓷业在该时期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1998年1月21日,中江县桥亭街城北中学教师职工宿舍发现一处元时期窖藏。窖藏文物有瓷器、铁器和铜器。以瓷器为主,属元代龙泉窑系列青瓷器,不乏精品。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德清各地,曾发现过2处宋代墓葬、1处元代遗存,共出土了3批瓷器,包括龙泉窑、景德镇窑、定窑等窑系的产品,丰富了宋元时期瓷器及墓葬研究的实物资料,也对研究德清当时的人文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高茂松 《东南文化》2011,(2):50-54,彩插三
1975年,江苏溧水县永阳镇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了以青花瓷、哥窑瓷、龙泉窑瓷及枢府瓷等瓷器为主的19件文物。比较发现,窖藏瓷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均为元代晚期器物,为研究元代制瓷技术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窖藏形成原因可能与元末溧水的战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申浚 《考古与文物》2016,(6):110-117
龙泉窑瓷器是销往非洲的大宗商品之一。主要发现于靠近红海的北非和临近印度洋的东非,尤其是中世纪贸易港口城市及其距离不远的内陆城市的宫殿、清真寺、贵族邸宅和柱墓以及城市废弃物等。发现元代龙泉窑瓷器的数量和器类大大超过明代,以碗、盘、罐为最多。其用途除了饮食器之外,还用于宫殿、贵族邸宅、清真寺、柱墓等建筑表面的装饰或室内陈设。根据考古发掘,在非洲出土龙泉窑瓷器的年代为北宋至明代中期,元至明代早期的龙泉青瓷占出土中国外销瓷器数量的首位。明代随着青花瓷的发展,龙泉窑瓷器逐渐被江西景德镇和福建等南方窑场生产的青花瓷所取代,明中期以后基本不见。  相似文献   

10.
方淑香 《丝绸之路》2014,(14):36-37
作为我国古代瓷器的经典代表,龙泉窑瓷器在出土文物中多有发现。龙泉窑瓷器质地精美,经历了宋、元、明三代的辉煌发展,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本文就新疆博物馆馆藏的几件龙泉窑瓷器进行探究,并对其埋藏原因和时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物》2017,(8)
本文通过对龙泉窑青瓷的出土品及传世品与宋元金银器对比,发现龙泉窑仿金银器青瓷的器形元代种类大增,龙泉窑元代新增器形的金银器原型早见于宋代,而龙泉青瓷对其追模却集中出现于元代而非宋代,表现出不同步性,反映出金银器在元代地位的相对上升。元代龙泉窑引入金银器元素,丰富了自身的造型、装饰形式,为龙泉窑在元代的大发展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烧造瓷器的国家,中国瓷器的起源就在浙江。早在东汉时期,越窑便已经能够烧造成熟青瓷,自那时起,浙江便一直都是中国青瓷的生产中心,越窑和龙泉窑是浙江最重要的两个青瓷窑场。北宋时期越窑衰落,龙泉窑开始崛起,取代越窑成为全国的青瓷生产中心。考古调查工作表明,早在三国西晋时期,龙泉地区就已经开始烧造瓷器,但直到北宋时期,才开始生产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龙泉窑风格的瓷器。宋代是龙泉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北宋时期,龙泉窑受越窑、瓯窑等周边  相似文献   

13.
《文博》2016,(6)
2015年3~7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宁乡冲天湾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遗址中部清理了一处瓷器窖藏坑,出土了一批保存完好的瓷器。其中青瓷、青白瓷分别产自龙泉窑和羊舞岭窑,埋藏年代大致为为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可能是因某种祭祀情况所遗留下的窖藏坑。  相似文献   

14.
明代是龙泉窑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在过去的研究中,明代龙泉窑仅寥寥数笔,本文着眼于明代龙泉窑的分期研究,以纪年墓出土器物、传世纪年瓷器为主要对象,将明代龙泉窑分为三期,即洪武—宣德、正统—正德、嘉靖—崇祯,并分别论述三个时期龙泉窑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5.
荷叶盖罐是宋元瓷器中一种造型较为特殊的器物,北宋开始出现,元代流行,龙泉窑、磁州窑、钧窑和景德镇窑都有烧造。壁画墓资料显示,宋元时期的这类大罐多为酒具,兼具储器和盛器的功能,盖做荷叶形是时人喜爱荷花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王冬媚 《收藏家》2014,(9):25-28
青瓷,是中国瓷器的始祖,浙江的龙泉窑是中国古陶瓷史上的一个青瓷名窑。龙泉窑,窑场众多,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区,分布范围很广,以龙泉为盛。龙泉窑瓷器,以其典雅的造型、浑厚如玉的釉色、精巧的装饰大放异彩,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吉林省博物院所收藏保管的龙泉窑瓷器200余件,现从中选取几件予以介绍,以飨读者。北宋龙泉窑刻花带盖五管瓶1959年上海文管会调拨。口径7.5、足径11、通高32.9厘米。  相似文献   

17.
常州博物馆典藏的龙泉窑青瓷器,基本反映出龙泉窑从初创到兴盛、发展、衰弱直至终止的全部过程,是研究龙泉窑工艺成就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8.
粉青厚釉瓷器以其莹润如玉的质地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成为了龙泉窑的代表。这类产品所使用的厚釉技术正是龙泉窑结合南北、融会官民窑业技术的创新成果。至于这一技术和这类产品的创烧年代,学界普遍认为始于南宋中晚期。本文追溯了龙泉窑粉青厚釉产品的历史背景,对龙泉窑白胎、黑胎类粉青厚釉产品的纪年材料分别进行了例证,并以其他窑口的窑业技术为间接证据,对这类产品的始烧年代进行了综合推定,最终认为其创烧时间应不晚于南宋早期。  相似文献   

19.
杭州南宋遗址中出土了诸多不同窑口的瓷器,属于南宋宫廷用瓷的范畴,除了极少量的汝窑、磁州窑、耀州窑瓷器为北宋时期,余姚官窑、郊坛下官窑、景德镇窑和龙泉窑的产品为南宋时期外,人们亦把定窑及建窑的瓷器视作南宋时期的产品。通过对器物的观察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作者认为杭州南宋遗址出土的定窑及建窑瓷器应为北宋产品,是宋室南迁时带到杭州来的。  相似文献   

20.
江西地区发掘的十处1436—1464年间纪年墓,出土遗物中的瓷器以青花瓷为主,兼有青釉、白釉、黑酱釉、釉里红、青白釉等品种,这些瓷器的产地以景德镇窑最多,龙泉窑次之。江西地区的瓷器流通情况,反映了15世纪中叶的瓷器消费市场由单色釉器开始向青花瓷器转变,印证了景德镇瓷器,尤其是民窑瓷器生产在空白期得到极大的发展,透射出龙泉窑瓷器在江西地区的影响,以及在明代早期繁荣之后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