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上海田子坊所在里弄初为石库门建筑与里弄工厂共生的街区。进入21世纪后,其居住功能逐步弱化,演变为居住、商业、文创、休闲等多种功能互相交融的状态。在这期间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合力角逐,政府、开发商、艺术家、居民等各利益相关方不断进行博弈,最终使该街区得以完整保留,并呈现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多元价值相互交织的特点。田子坊是近百年来上海城市更新与发展的缩影,其同类城市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更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综合而复杂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2.
钟晓华 《世界遗产》2014,(5):107-107
田子坊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南起泰康路,北至建国中路,东临思南路,西至瑞金二路,占地约7.2公顷。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租界时期,地处华洋两界的过渡地区,是一个保留着花园洋房,新老里弄,里弄工厂等丰富建筑形态的社区,原名志成坊。  相似文献   

3.
刘思朔 《旅游纵览》2011,(3):156-156
<正>上海老房子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里弄住宅。沿着上海城市发展的轨迹探寻,就会发现里弄是上海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里弄是什么?就是上海人通常所说的弄堂。说起上海弄堂的诞生,不得不提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它的签订让英国用炮火轰开了满  相似文献   

4.
1958年,上海市进行城市人民公社的试验,里弄公共食堂应运而生。"大跃进"时期的里弄公共食堂旨在解放妇女劳动力,服务于工业生产。从1959年开始,为应对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上海市大量关停经营不善、浪费严重的工厂食堂,里弄公共食堂的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调节粮食供给的工具。由于自身的经营困境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上海里弄公共食堂在经济困难时期结束后逐渐解散。诞生于特殊时期的上海里弄公共食堂体现了人民政府组织发展生产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积极尝试,在社会动员、资源分配和协调社群关系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解放前,山西的城市建设、住宅建筑、公民用建筑十分落后。在近代化的工厂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很少,大多沿用砖木结构,一些中小企业则因陋就简,利用庙宇、架棚进行生产。到1949年山西建制恢复时,城乡居民的住宿条件远比南方城乡居民差,住宅建筑仍保持着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面临保护、修缮的问题,而且还面临受侵蚀区域的改造、更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相关宪章与法令的解读,对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与设计中真实性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具体实践项目,分析了动态的真实性原则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和设计对区内历史文物建筑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令,遵循历史真实性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历史建筑的合理使用、新建筑的使用安排适合历史文化街区性质、新建筑的空间形式与历史建筑环境相协调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生活能够具有活力,并对城市生活也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环球明信片     
《中国国家旅游》2012,(11):16-21
田子坊"对话" 拍摄故事:在田子坊,上海的摩登情调和弄堂的市井味道和谐地杂糅在一起。弄堂里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最多的就是各式咖啡馆。  相似文献   

8.
浅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上海田子坊地区的空间重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翔  钱俊杰 《人文地理》2011,26(3):46-50
本文以对上海田子坊地区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初步探索产业活动变迁对地方文化形象和社会关系重塑的影响机制。论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进入不仅改善了田子坊的地方文化形象,也使当地原本简单的社会关系趋于复杂。资本的话语权愈加明显,而弱势群体的利益则常被忽视。但就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促成了田子坊从一个传统的、地方性的、私密的、低收入群体为主的空间向一个时尚的、国际化的、开放的、高收入群体为主的空间的再生产,因而具有深远的价值;有效协调田子坊区域内各类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各类社会群体长期、和谐共处将是田子坊地区持久繁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鲜明的空间格局和独特的建筑风貌,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忽视街区原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必将造成街区灵魂的失落,那些承载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势必变成布景式的景区。在历史街区保护中,文化保护规划是历史街区保护的前提;文化传承是历史街区保护的本质;文化元素提炼是历史街区保护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成志芬  周尚意 《人文地理》2021,36(2):127-135
历史文化街区存在建筑实体要素保护好,蕴含文化意义传承差的现象.本文从新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将街区作为景观,分析建筑使用形式和使用者变化后,景观意义的传承情况.本文以北京西四历史文化街区为景观对象,采用表征、非表征理论,调查当地居民对建筑实体体现意义的理解,及其具身的、实践的文化意义.研究结果显示:第一,该区表征文化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再见洛杉矶     
雷蒙德2了街区17号住宅坐落在亚当斯一诺曼底辖区,洛杉矶警方的326号报告区。  相似文献   

12.
季国良 《民俗研究》2015,(2):155-160
在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住宅,其中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占有重要地位。它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稳定的构成模式、持续而广泛存在的住民,并有特有的生活气息,这些方面足以使它成为上海文化的象征。但同时,受城市化影响,其发展过程中有突出的商品化特征,而且伦理性、宗教性淡化,商业色彩浓郁。  相似文献   

13.
济南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属于济南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该街区拥有较多历史文化建筑,且大部分保存相对完好,属于能集中体现济南传统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该街区目前仍存在种种问题,威胁着街区的完整性与延续性,导致街区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为恢复街区原有活力以及促使街区能够较好地保存下去,通过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街区景观、街区居民、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对街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街区活力复兴的因素,从而提出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再生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肖娜 《旅游纵览》2023,(4):48-51
历史街区是城市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良好的街区记忆有助于增加游客的旅游认同感,而旅游的发展则可以加深、唤醒和延续记忆,有助于街区记忆的传承。本文以上海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游客发布于网络空间的游客评论为研究数据,运用Python编程中的TF-IDF算法提取评论中的热词并计算热词的热度,并结合内容分析法,提取游客较为关注的上海历史街区记忆要素,获得游客关注情况。结果表明:(1)上海历史街区记忆要素可以归纳为街区道路、重要景点、设施与服务、历史建筑、景观风貌、街区氛围、城市印象、美食节庆等8个类别;(2) 8类记忆要素的关注情况不同,城市印象、街区道路、设施与服务、重要景点等4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较高,景观风貌、街区氛围及历史建筑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较低,美食节庆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最低;(3)根据历史街区记忆要素关注情况的不同,在开发历史街区旅游时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开发和记忆要素提升策略。研究结论对于获得游客的关注偏好,明确上海历史街区保护和旅游开发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萍 《旅游纵览》2023,(7):48-51
历史街区是城市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良好的街区记忆有助于增加游客的旅游认同感,而旅游的发展则可以加深、唤醒和延续记忆,有助于街区记忆的传承。本文以上海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游客发布于网络空间的游客评论为研究数据,运用Python编程中的TF-IDF算法提取评论中的热词并计算热词的热度,并结合内容分析法,提取游客较为关注的上海历史街区记忆要素,获得游客关注情况。结果表明:(1)上海历史街区记忆要素可以归纳为街区道路、重要景点、设施与服务、历史建筑、景观风貌、街区氛围、城市印象、美食节庆等8个类别;(2) 8类记忆要素的关注情况不同,城市印象、街区道路、设施与服务、重要景点等4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较高,景观风貌、街区氛围及历史建筑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较低,美食节庆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最低;(3)根据历史街区记忆要素关注情况的不同,在开发历史街区旅游时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开发和记忆要素提升策略。研究结论对于获得游客的关注偏好,明确上海历史街区保护和旅游开发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锡市政府今年出台第70号政府令———《无市历史街区保护办法》。用政府令的方式保护史街区,这在我省各市中还是第一次。无锡市出台政府令保护的历史街区,是指古建筑、近现代代表性建筑比较集中,能够基本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的古镇、街巷或地段”。无锡市受该政府令保护街区目前有7处:“惠山古镇”、“荣巷民国建筑条街”、“清明桥沿河街区”、“小娄巷书香门第条街”、“荡口古镇”、“四眼井街区”、“丁蜀镇”。无锡用政府令保护历史街区@江锡民  相似文献   

17.
资讯     
《西藏人文地理》2010,(3):156-157
拉萨为主要街区建筑进行藏式风格改造 拉萨市主要街区藏式风格改造工程正在加紧进行,第一期工程将于5月完工。拉萨市自2009年开始,计划3年内对连接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以及各大景点的22条市政主干道进行藏式风格改造。这次改造包括临街建筑的外观.市政设施以及公共设施。  相似文献   

18.
向小园  陶钧 《中华遗产》2010,(5):118-125
张爱玲曾十分喜爱公寓楼的“逃世”功能,除此之外,与老式里弄相比。新的居住形式,给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穿上了一件燕尾服,使他们在心理上进入了“士绅”阶层。上海的公寓楼已经成为如今中国居民住宅的典范样式,那么早期公寓楼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9.
人们松散地聚集在这里,城市拉合尔,更像是一个模糊的街区联盟,无论是从功效上还是建筑上,这些街区都能完整连贯地展现这座城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60多年前,两万五千名“二战”中的欧洲犹太难民在逃亡中来到上海。他们和中国邻居们在虹口区提篮桥的里弄中共同写下了一段传奇般的历史。今天,许多当年的犹太难民回到了这块绝望中的希望之地,感慨万千。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片见证了战乱中人类温情的历史街区在新世纪的开发大潮中险些被拆除。在有识之士们振臂疾呼下,这一处没有屠刀、鲜血和弹片的战争遗产终于被保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