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志宏 《文博》2011,(2):69-73,96
契丹人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其建立的契丹王朝(后改名辽)长达二百多年。辽代文物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既有草原文化的特色,又受中原地区唐宋文化的影响。本文所述的辽代文物对研究辽代历史、文化以及唐代金银器的发展和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辽代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我国古代金银器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辽代金银器汲取隋唐时期繁荣发展的营养,在吸收中原文化、西方文化和周邻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更加灿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银器风格,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瑰丽的艺术造型代表了古代北方契丹民族金银器制作的巅峰,在草原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1976年,宁夏灵武石坝出土了一批银器,为研究西夏金银器以及度量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结合考古发现的古代金银器实物和有关文献资料可知,灵武石坝出土的3件墨书西夏文重量的银碗,除了作为上层社会饮食器具外,依然是西夏社会政治身份和等级的象征,还被用作奖励军功和政绩的赏赐品。此外,从标记重量和出土经济文书来看,在商品交易中,银碗有时还被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衡量其他交易物品的价值。由此可见,无论从形制,还是社会功能,西夏的金银器文化与唐宋时期的金银器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
西夏乐舞是西夏王朝时期的乐舞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文明,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西夏乐舞中的舞蹈部分,集中展现了西夏王朝的文化发展,反映了党项人民的日常生活、劳动景象和精神信仰,是西夏文字流动着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西夏舞蹈的历史遗迹和古籍文献进行探究,简要阐述其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匈奴和鲜卑族金银器的动物纹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被人们称为“马背民族”的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党项和蒙古等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们创造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在草原金银器艺术上,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6.
西夏陵     
《世界遗产》2014,(1):104-105
西夏文明是11—13世纪兴盛于中国北方农、牧区交界地带以党项族为主体具有鲜明特征的少数民族文明,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西夏陵作为西夏王朝帝王墓葬群遗址,是西夏文明留存至今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存,为具有非凡适应性及突出文化多元融合性,且业已消逝的西夏文明提供了特殊见证。  相似文献   

7.
中国境内出土带铭文的波斯和中亚银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研究历来受到海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对此作了有益的探讨,我们今天能对中国古代金银器有如此丰富的知识首先应感谢他们的研究。古代中国本不以金银为容器,王公贵族后来用金银制器明显受北方游牧民族或西方文化影响。中国境内出土的金银器有些原本就是外来之物,因而为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标本。中亚、西亚诸国和欧亚草原游牧人很早就开始在金银器制作工艺方面进行技术交流。单凭器物类型或纹饰,有时难以确定其文化属性。所以那些带有铭文,尤其是带  相似文献   

8.
略论怪异动物纹样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陆续发现少数民族文化遗存,特别是相当于东周至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有较多发现,为研究古代北方诸族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根据目前发表的资料,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遗存中以丰富多彩的青铜器及金银器最具特色。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装饰各种动物纹样,其中以各种姿态的动物及动物相斗、猫科猛兽捕捉食草动物的题材为大宗,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以往,人们将这类青铜器称  相似文献   

9.
黄雪寅 《收藏家》2008,(11):19-22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把金银器当作富贵和寓意天长地久的珍贵物品,从埃及法老到印度国王,从罗马教皇到中国皇帝,都在生前和死后大量使用、随葬金银器。内蒙古古代北方草原民族,也十分喜欢用金银器作为装饰品,比之其他民族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契丹族金银器动物纹饰的研究 ,深入阐述了它的种类和特点 ,并将契丹金银器的动物纹饰与匈奴、鲜卑、突厥金银器动物纹饰进行对比 ,论证了契丹族金银器动物纹饰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揭示出草原文明鼎盛时期的契丹族在文化上所占据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蒙古民族在13世纪崛起于蒙古北方草原。在其向西部军事扩张的过程中,蒙古民族接触了源自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文化。从13世纪中叶起,广大藏区纳入中原王朝版图,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而在文化上,蒙古人则完全接受了藏传佛教文化,开此后700余年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文化东来的先河。本文着重从藏传佛教与西夏、蒙藏关系的正式确立,元代藏传佛教僧人在大都以及元代大都的藏传佛教寺院等几个方面,对蒙藏关系确立及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相关史事加以考述研究。  相似文献   

12.
西夏王陵的选址基于三点考量:一是背山面水,依附帝都,得形势之利;二是地势高亢,绵延不绝,显帝王威仪;三是避风趋阳,坚固高敞,佑圣体平安。西夏陵园的特点是规模较小、结构单纯、观念独特、建筑不同、葬俗奇异。这既体现了西夏在王陵规划上对中原王朝帝陵设计的认同性,又保留了北方民族的文化特征,在规模上也与西夏对辽、宋、金称臣的政治地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正>汉唐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物古迹,成为当时中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中国古代本不以金银为容器,王公贵族们使用的金银器明显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或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境内出土的金银器有些原本就是外来之物,因而为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中亚、西亚诸国和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很早就开始在金银制作工艺方面进行技术  相似文献   

14.
扬之水 《收藏家》2010,(11):61-68
辽代金银器是近年学界涉及比较多的话题,相关的著述与图录数量也不算太少,显示着由考古新发现所带来的研究成果。辽代金银器中,颇有一部分带着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尤其是马具、带具和丧葬用器中的各种装饰用具,这是学界关注和讨论比较多的部分,也是辽代金银器最具特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试论武威在西夏王朝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戚是西夏时期的陪都,是保障西夏京畿地区的西部门户,是西夏的军需民用物资的供给后方,也是西夏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巾心,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转站。本文对武威在西夏王朝兴亡中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辽朝虽是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但与中原王朝一样,佛教在辽境亦大为盛行,其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佛教相关的纹饰与造型,如龙戏火焰珠纹、双凤火焰珠纹、迦陵频伽、飞天、佛像等等,被广泛地使用于辽代的工艺品,特别是金银器、玉器之上。这些纹饰与造型既有对唐代的继承、受宋朝的影响,亦有自身的创新。从中可见融中原文化、草原文化、佛教文化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辽文化之一斑。  相似文献   

17.
杜静薇 《丝绸之路》2014,(10):20-21
西夏王朝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游牧民族党项族建立的政权。20世纪后半叶,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陆续发现了多处西夏遗址和窑址,出土了大量西夏瓷器,对进一步研究西夏瓷器的特点、生产工艺、烧造技术、装饰手法以及西夏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物资料。出土西夏瓷器的烧造工艺和装饰技法深受宋代中原磁州窑和耀州窑的影响,体现了西北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的传统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喀喇汗王朝祖先传说的历史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1世纪70年代,喀喇汗王室将自己的祖先与波斯传说人物阿甫剌西牙卜联系在一起,借助阿甫剌西牙卜的“突厥化”,通过与这位“突厥语部族英雄”的血缘联系,抛弃了北方草原突厥语部族原有的如狼祖先和树祖先传说的文化传统,以新的显赫身份,推动了突厥语部族的文化转型,从而形成与高昌回鹘和萨曼王朝—哥疾宁王朝—塞尔柱王朝的对抗。这一“历史失忆”的行动,可以解释国内外学术界对喀喇汗王朝早期历史的一些争论。  相似文献   

19.
陈静薇 《丝绸之路》2014,(18):13-15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路线之一,自开通以来,沿线地区在物产和文化上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宁夏作为丝绸之路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多元文化。党项人在宁夏建立了西夏王朝,垄断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神秘国度。西夏王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利用丝绸之路这一平台,发展西夏王陵旅游,可以提升宁夏的知名度,进而对发展宁夏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隋唐时期,在北方草原地区活动的民族有突厥、回纥(回鹘)、契丹、室韦、奚、袜羯等,以突厥和回纥为主,在他们的遗迹遗物中,金银器占有一定的数量。这一时期,随着草原丝绸之路的逐渐繁盛,中西文化、南北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并在金银制品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