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粮食市场和商品粮数量的估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代粮食市场和商品粮数量的估测郭松义一在清代,随着国家赋税中货币份额的增加,城镇人口和其它非农业人口比重的加大,以及田间经济作物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得粮食商品比的程度也比已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发展。清代国内的粮食贸易,多通过农村集市、中心镇集、地区性集散点...  相似文献   

2.
王阿丽 《沧桑》2010,(6):104-105
清代,以晋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和俄国商人在恰克图展开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茶叶贸易,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山西不产茶,因而在整个茶叶贸易过程中就需要晋商南下购茶,北上贩茶,同时也就伴随着与之相关的人员流动。本文以清代恰克图贸易为视角,通过分析恰克图贸易的规模、路线与形式的变化,探讨在此期间晋商人员流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清代山西的粮食贩运路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坚雅、帕金斯等人倡导的明清时期城市化历史中“经济──地理”的人类学理论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微观个案研究。清代山西贩粮路线的演变历史对此提出反例。对山西粮食运销的考察结果表明,区域性市场需求的扩大是刺激粮食长途贩运的重要原因,粮食的运销也支持了相关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清代晋中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同口外蒙古的垦殖活动有一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山西商人历史虽然悠久,但真正兴盛起来,成为国内一著名地方商帮,则始自明代,更盛于清代.晋商的兴盛,有着诸多因素,重要的是境内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一个地方商帮的兴起,如果境内没有可资推销的商品,它就不可能向外地外省发展,也就不可能有较多资本的积累而成为富商.所以,研究山西商品经济发展对晋商来说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粮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粮食贸易范围遍及地方小市场、商业都会等城乡市场。贩运是粮食贸易的主要方式,同时粮食又作为实物交换媒介大量进入流通领域。和两汉时期一样,在封建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农民、地主和封建国家都与粮食贸易发生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学术界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贸易以土特产品和高档消费品为主的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马伟 《文史月刊》2007,(2):56-60
第三章营销高招山西商人在其鼎盛时期,商业网络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们还是国际贸易的先驱。早在明代,已有山西商人兴贩于海外;清代,山西商人在称雄国内商界的同时,积极向国外拓展市场,始终垄断着恰克图贸易。清朝嘉庆年间,恰克图有山西商人开办的商号60余家。曾经目睹恰  相似文献   

7.
清代茶马贸易作为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的主要手段,存在官营与民营两种基本形式.在官营与民营的博弈中,民营贸易成分逐渐取得优势地位,迫使清朝不得不对茶马贸易制度进行改革,实现了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变迁.因而,清代茶马贸易制度虽然在历史的纵向比较中,促进了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看似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然而由于清朝政府总体制度框架的约束与具体民族政策的影响,终究还是未能满足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的基本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汉藏民族交流.  相似文献   

8.
论清代茶叶贸易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德臣 《史学月刊》2002,2(5):90-95
清代是中国茶叶外销兴盛时期。由于世界茶叶市场的需求拉动和国内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出口量迅速扩大,成为中西贸易的核心商品,获取了丰厚利润。茶叶贸易对发展茶叶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活跃金融、繁荣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并成为外交和军事斗争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9.
晚清常关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美琴 《清史研究》2002,2(4):104-111
清代的税关 ,史称为榷关或“关榷”① ,其税收即为关税或“榷税”② 。而这些税收因为其来源不同 ,又可分为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 ③ 两种。清代的国境关税是指以贸易行为为目的而进出中国国境的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海关税 ;内地关税是指以贸易行为为目的而进出国内各关卡的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常关税。近代海关出现之前 ,榷关税收业务包括海关税与常关税两部分④ ;近代海关建立以后 ,榷关出现分化 ,原来的海关税业务被近代海关接管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近代的海关制度 ;原来的常关税业务及其管理制度仍然保持…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粮食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风波 《史学月刊》2007,(9):117-121
粮食贸易在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粮商及粮商组织、粮食加工和运输、粮食价格、粮食集散和粮食存储等几个方面反映了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粮食市场的基本情况。粮食贸易将大量的基层市场、少量中间市场和几个中心市场联系在一起,粮食价格的趋同性表明这个地区当时存在着完整的粮食贸易体系,但相关市场特征又表明这个市场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1.
雅典粮食产量长久以来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其粮食问题主要依赖进口解决。公元前4世纪初,大王敕令签订之际,雅典粮价飞涨,社会各方面矛盾纷纷显现。其时吕西亚斯发表《控告粮贩》演说,标志着批发商、粮贩以及公民之间的矛盾达到极点。吕西亚斯斥责粮贩的罪行,称其损害雅典公民利益,破坏社会稳定,应受到惩罚。有外国学者对吕西亚斯的演说词进行过系统的梳理,但少有人关注到本篇演说辞背后隐藏的雅典政府的经济调节手段。彼时雅典政府为降低粮价而允许粮贩联合压低批发价,以期能缓解粮食短缺引发的社会矛盾,但由于政府对粮贩管理力度不够,粮贩恣意而行,反而导致了粮价进一步增长。吕西亚斯站在公民的角度上批判粮贩,但其并未发现粮贩的行为受到雅典政府的支持,在政府计划失败之际雅典政府又将所有错误归咎于粮贩。  相似文献   

12.
根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的驿道和铺道信息以及《中国省别全志·直隶省》中的水路运道信息,考察19世纪京津冀地区的水陆交通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钦定户部则例》中的运输成本信息与"清代粮价数据库"和《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两套粮价数据资料,分析19世纪京津冀地区的粮食运输成本与贸易线路。分析结果显示:第一,19世纪的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第二,在传统交通技术水平下,水路交通条件是制约中程(府间)粮食贸易的主要因素,且直接影响了19世纪京津冀地区的粮食贸易线路。  相似文献   

13.
清代湖南城乡活跃着十多个省的商帮商人,其物质基础是湖南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关于清代湖南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详细情况,我已发表过三篇文章,在此不再赘述。清代湖南城乡各地方商人,是商品生产者与商品消费者之间的中介人,清代湖南城乡究竟有哪些外籍商人?各地方商人的经济实力如何?他们又是怎样进行贸易活动的?这是我在这篇文章里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湖南本地商人的情况,我将另文述及。一、江西商人。江西商人又名豫章商人,在明清时代,是我国著名的商帮之一。“(湖南)东界最近江西,商贾者有吉安、临江、抚州三大帮。余相牵引,不可胜数”。③所以,江  相似文献   

14.
宋代粮商的粮食投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锡东 《史学月刊》2000,(2):96-103
宋代商人在发挥调剂余缺功能的同时,还存在严重的投机行为。宋代粮商的投机行为,多见于三个领域:一是向官府贩粜军需粮草过程中,利用各种非法手段,诈取官府钱物;二是在、城市粮食贸易中投机取巧,从城市居民和城郊农民身上攫取暴利;三是乡村中的地主家庭,趁粮食短缺之机,残酷地压榨农民。这些投机活动,既暴露了宋代粮商惟利是图、为富不仁的丑恶嘴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商人的投机性。  相似文献   

15.
清代乡村道德生活是清代公共道德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虽然由于受地理环境、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地域文化、宗教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地区的乡村道德生活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围绕着土地、水、安全等生存资源与乡村控制权、宗族名气和地位等社会资源而展开的。由于清代乡村并非是一个真正自治的社会,因此,清代乡村道德生活就受到了内生道德与外生道德、内生权力与外生权力的共同影响,其目的在于维持乡村正义和乡村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16.
古城奇台昔日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誉.尤其是清王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以后,古城奇台盛极一时.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商品贸易十分活跃,这不但给当时古城奇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给今天留下了丰厚的古钱币遗产。奇台出土的铜钱数以吨计,其中大多数为内地清代的制钱。有了这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17.
晋西吕梁碛口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清代之后,因为内蒙古和山西之间粮食等贸易的需求成为水陆运输都很发达的商业重镇。碛口镇的商业从康乾年间开始一直到清末民初,一直蓬勃发展,在当时的山西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非洲贸易珠     
朱晓丽 《四川文物》2009,(5):104-110
非洲贸易珠(Africa trade beads)是16到19世纪,欧洲殖民扩张时期的贸易商品之一,它兼有货币的功能,被大量贩往西非交换宝石、奴隶等.近年来在西方兴起的收集古代装饰品的风潮中,贸易珠又从非洲被贩回西方市场,这些珠子习惯上被称为"非洲贸易珠",它是欧洲殖民扩张、技术发明、贸易关系的侧影.包括有"千朵花"、"雪佛兰"、"鹅莓"玻璃珠、缠丝玛瑙、捷克凡士林珠子等.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 ,当今引人注目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经历过 1 6世纪中叶至 1 9世纪初的商品贸易全球化 ,和 1 9世纪中叶两次工业革命后的产业经济全球化演进的三个阶段的。新近由日本朋友书店出版关西大学松浦章教授的新著《清代海外贸易史的研究》一书 ,就是反映 1 7- 1 9世纪初商品贸易全球化的佳作。全书分总论、第一部、第二部共九编 34章撰写 ,洋洋 60万字 ,堪称巨著。我们通读本书之后 ,觉得有如下的优点和特点 :一、内容全面而有重点本书按国际贸易的内容规范 ,从中国民间 (私商 )海外贸易的视角 ,对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贸易…  相似文献   

20.
清代中期,上海替代苏州,崛起成为南北洋航运业中心。推原其故,它既是清代前期海洋贸易商品流通政策下的产物,又是全国商品生产大势商品流通格局下的产物,更与江南腹地发达的商品生产基础和特殊的商品生产结构以及上海的地理区位优势大有关系,上海担负着输出入江南腹地大宗商品和转输米豆等商品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