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团元 《文史月刊》2010,(12):76-78
<正>于右任,187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17岁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23岁中举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成为国民党重要决策人物之一。诗人,著名书法家。  相似文献   

2.
1934年监察院弹劾时任铁道部部长顾孟余,国民党中政会在汪精卫的力主下出台旨在限制弹劾权的《关于监察院弹劾案等三项办法》,从而引发对中政会权限的争论。在监察院和舆情均对中政会权限提出质疑时,汪、蒋均表示中政会权威应予维持。透视"三项办法"的出台,既是中政会在实际运作中突破"指导"权限的展现,亦是国民党高层政争的结果。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于右任、孙科等人之间复杂的关系、矛盾与相互利用,是导致"顾案"持续发酵的制度外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元春 《文史博览》2010,(2):57-57
<正>舒同是与国民党于右任齐名的书法家,以"舒体"闻名于世,他曾被毛泽东称为"马背书法家",并有"党内一支笔"之称。其辞章功力人所共知,党内许多重要文章、文件都出自他的手。1948年中国共产党准备攻打台湾时,时任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的舒同,是中央和华东局内定的"台湾第一任省委书记",刘格平为副书记。虽然没有正式上任,但舒同以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的身份,直接参与了对台的敌工工作。  相似文献   

4.
1933年秋,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第五届全国运动大会在南京召开。 举行开幕式那天,中山陵体育场内聚集了好几万观众,大会主席台端坐着蒋介石、冯玉祥、于右任、张治中等要人。喇叭里传出了“大会开始”的声音,顿时全场鸦雀无声。24响礼炮放过,接着便是运动员入场。高举彩旗的各省运动健儿列队一一从大会主席台前经过,全场欢声雷动,响起了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5.
黄团元 《文史春秋》2010,(11):50-53
2010年夏,陕西咸阳人卓登于1986年捐献给咸阳市政协的120多件于右任书法作品,20多年后据说下落不明的消息在全国引起轰动。因为据说于有任的书法作品现在价值连城。于右任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6.
在南京市白下区瑞金新村69幢210室里,住着一位操陕西口音精神矍铄的73岁老人,他就是60年前被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今卫岗55号前线歌舞团内)招收进校的最后一名学生。在"遗校"80周年校庆之际,笔者有幸  相似文献   

7.
蒋成彬 《文史天地》2013,(11):59-61
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和左派人物,著名的书法家和诗词家,他早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民呼》《民吁》《民立》等报纸,宣传反帝爱国、反对清王朝等思想,后加入国民党,追随孙中山,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8.
1934年6月,监察院弹劾顾孟余,史称顾案。顾案本质上是孙科与于右任联合反汪的一次尝试。汪精卫利用中政会通过三项办法予以反击。蒋介石迫于国内政治形势的需要,干预顾案,实行袒汪抑于的政策,支持汪精卫。最终,顾孟余不仅免于惩戒,在三项办法存废问题的角力中,三项办法得以保留。顾案的发生及善后,意味着在特定形势与条件下汪很大程度上拥有政策的主导权,蒋反而是处于被动支持的另一种局面。  相似文献   

9.
这些改名,不仅反映了改名者的志向,也彰显了他们的学问。晚清民国时期,江山板荡,国事日衰。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救亡、为图强不懈奋斗,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使人铭记。单看这些民国精英的名字,就令人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0.
许正 《文史月刊》2013,(5):57-61
2013年,适逢宋教仁遇害百年。1913年3月20日晚22时45分许,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启程北上时,在沪宁铁路上海站遭枪击,腰部中弹,随即被送往沪宁铁路医院抢救,22日凌晨不治身亡。对于"刺宋案"幕后凶手,后世史学界大约有三种说法。  相似文献   

11.
1936年2月7日,万家灯火的南京元宵节之夜,年仅56岁的国民政府元老杜羲自投玄武湖身亡,引起举国震惊。杜羲(1880—1936)字仲虑,河北静海(今属天津)人。原籍山西,1887年生于静海县城内朱家胡同。7岁即从名宿刘代耕读。14岁读毕十三经。  相似文献   

12.
1948年5月20日上午10时,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在国民大会堂举行。其后,蒋介石、李宗仁分别偕夫人抵达总统府接受文武官员集体觐贺。参加觐贺的文官为简任以上负责主官,武官为少将以上负单位责任主管共约700余人,冠盖云集,盛极一时。11点40分,总统、副总统夫妇及觐贺官员在总统府子超楼前摄影留念。这张照片实际上是民国政府高级官员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全家福",照片上人物多达186人。第一排就座24人,总统、副总统夫妇四人端坐中间,左右两边各坐十人。主要为五院正、副院长、秘书长及党派、社会贤达、党派领  相似文献   

13.
<正>张匹青生于1878年9月,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八期。在东京他和廖仲凯等同志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了震惊世界的辛亥武昌起义。他追随孙中山先生19个春秋。辛亥革命后旋又参加讨袁等北伐战争,当蒋介石发动4.  相似文献   

14.
<正>由学生运动的总理,到AB团头目,到国民党政府官员,段锡朋的人生轨迹让人深思。生平无缺德,举世失完人这是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写给蔡元培先生的挽联,而有一  相似文献   

15.
1898年的正月二十三,一位眉目英挺的青年走进长沙城里风头最劲的新学堂——时务学堂,要见大名鼎鼎的梁启超。  相似文献   

16.
一、五花八门的助选团在飞机场“抢人” 1948年3月29日,蒋介石要在南京召开“国民代表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全国各地的“国大代表”纷纷提前奔赴南京参加选举。  相似文献   

17.
《渔家天锦——赫哲族鱼皮文化研究》一书,洋洋23万言并配发图片408幅,立意新颖,特色鲜明,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既是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张敏杰研究馆员积十五年的调研心得,用全新的方法撰写的关于赫哲族特色文化遗产——鱼皮文化的著作;又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第一部研究鱼皮文化的学术专著,并填补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为民族文化专题研究开拓了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芝琛 《百年潮》2006,(4):54-55
关于红军长征去陕北的决定,都说是在1935年9月21日,红军主力部队抵达甘肃省哈达铺看到"国民党的报纸"才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一座古城,两个将领,一场事变。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部发动兵变,西安事变爆发。此次事变促使蒋介石抗日,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成为扭转中国危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文革”十年,让全国的中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快乐”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