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方志中的自然实体志从继承关系上来源于旧志的山水志。旧志山水志主人文,新方志自然实体志重自然,由于时代不同,其定性定位、记述对象的重点和范围均不相同。可以看成是新方志自然实体志在编修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在整体设计、篇目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有目标地减少旧志中有关人文的容量,以符合新编志书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2.
从稗史的史料价值、入志的意义作用、旧志与上轮志书稗史入志状况、续志稗史内容的选择、写法等方面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旧志艺文占据比重甚大,社会主义首轮志书艺文内容又过少。第二轮县志如何处理艺文内容入志是一个需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从新编县级志书艺文部分应包含哪些内容,旧志与首轮县志艺文入志情况的比较,第二轮县志艺文志内容选择分析、写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经济部类是一个全新的现代术语和概念。旧时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没有现在全面、系统、深刻,反映在旧志里对经济内容的记述很少,所以旧志无经济部类之说。新方志中,经济部类用于综合志书中,或明标,或暗隐。第二轮《河南省志》在首轮省志篇目设置的基础上作了较大改进,并认为省级志书的体式应为篇章节与条目结合体,记述改革开放应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还指出,“三产”、“三农”、市场经济、民营企业等设为专志的条件和对其内容取合的研究还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5.
在历代方志编纂中,民俗都受到了编者的重视,或设编或立目,详加记述。在新方志编纂中,民俗也同样受到了重视。原因在于民俗风情具有资治、教化的作用;民俗的传承演变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需求。但已出版志书在记述民俗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内容或断线或缺项,有失民俗的历史性特征;沿袭旧志,缺乏新意,有失志书的时代性特征;记述欠准确,标题与内容不符,有失志书准确性特征。第二轮民俗志编纂需遵循的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民俗志编纂;与时俱进,提高民俗记述的准确性;详略有致,准确揭示民俗传承、变异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重视民俗摄影图片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方志实体论     
这期方志论坛发表了张乃格的《方志实体论》和朱晓京的《新方志系统结构的优化》两篇文章,都是在议论第一轮新修志书的基础上,提出续修志书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方志实体论》指出:不能舍本逐末“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事物的宏观概括”上,“强调地方志记述的主体是实体性事物”;《新方志系统结构的优化》则分析新修志书系统结构的利弊得失,提出优化志书结构的问题。这两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关系到我们续修志书的编纂决策和编纂质量。同时,首届修志我们只能借鉴旧志,而旧志离我们相对遥远,时代差距较大;续修志书,却不能不吸取首届修志的经验和教训。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对续修志书的研讨,欢迎大家参加议论首届修志的得失和借鉴意义,欢迎大家撰写这样有实例有分析有主张的研讨文章。  相似文献   

7.
姜天裁 《福建史志》2000,(2):28-31,51
篇目,旧志称之为“门类”,是搜集资料和编写志书的提纲,是志书的框架和总体设计,也是成书后的目录。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一部好志书的篇目,应能反映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全貌及历史发展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时代特色。作为一个部门志和专业志的军事志亦然。拟订军事志篇目的要求,与其他志书相同,即要求做到类目全面,领属得体,横不缺项,纵不断限;层次清楚,序列适当,横陈现状,  相似文献   

8.
民国以前方志地图的发展阶段及成就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是传统方志的重要体裁形式,方志地图在我国现存的古代地图中也占有重要位置。旧志地图的发展经历了先秦至秦汉、六朝后期至唐宋、南宋至清末几个阶段,由在志书中居主体而至成为附庸。在这一过程中,从地图比例尺的应用、方位的确定、图符图注的设计与布曷,可以见出志书地图发展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9.
续志体裁种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旧志和首届新编志书采用过述、记、志、传、图、表、录诸种体裁。续修地方志还可广泛运用特记、专记、特载、调查报告、附记、专记、会要、要事纪略、大事提要等体裁,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加强志书的深度、广度、力度。  相似文献   

10.
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动力。钱穆先生认为,司马迁《史记》之纪传体所以成功,乃因“历史上一切动力发生在人,人是历史的中心。历史的主脑。”(《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9页)我国正史和地方志一向重人物.旧志就有“一部志书半人物”之说——虽然有点夸张,但说明对人物的记述是十分重视的。旧志之所以如此重视人物,是因为入志人物有“矜其乡贤,垂范后人”的作用。新编志书继承了修志传统,所编志书都设有人物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