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刻木为偶,以偶做戏。福建漳州的木偶大师徐竹初说,木偶不单是木头,还应该是“人”。一个在舞台上嬉笑怒骂、收放自如的“人”。几十年间,他用心血慢慢地为木头注入灵魂,任凭时光流逝,青春不在。木偶始终是他一世的情怀和追求,是他终生不解的缘。  相似文献   

2.
正我读了意大利卡洛·科洛迪先生的《木偶奇遇记》,它在带给我引人入胜情节的同时,也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木偶奇遇记》主要写调皮捣蛋、好吃懒做、爱撒谎的匹诺曹,经过许多艰难困苦,最后接受教训,变成一个勤劳、诚实、热爱学习的好孩子的故事。匹诺曹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照见了自己。说句老实话,他的有些毛病在我身上也同样存在。所以,我就特别留心,到底是哪些重要的因素使得木偶一步一步变好。我觉得在匹诺曹变好的过程中,会说话的蟋蟀给他的几次诤言很重要,爸爸盖比都的慈爱很重要,青头发小仙女对他从不放弃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07,(8):30-30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剧形式,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个瑰宝。东莞木偶戏演的是粤剧。清光绪年间,大朗木偶剧团远近闻名。二三十年代,组成“新世界木偶班”长期在广州先施公司等演出。“新世界”的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早上,孩子们陆续地来到了幼儿园。"老师,早上好!"一个响亮的声音传了过来,我掉头一看,是朱睿。只见他来到了语言区,选择了昨天老师刚投放进去的毛绒绒的小动物木偶。按照常规,我要求孩子们选择哪个区域游戏材料后,就必须在哪个区域内的桌子上玩。可我发现今天的朱睿不太对劲,一会儿手里拿着木偶趴在地  相似文献   

5.
吴若峰 《旅游》2006,(5):60-65
黄清辉拿起一个还没打光的雷公头,手指往里一插,那木偶头上的眼、嘴、耳抖动了起来,真是惹人喜爱。接下又从展示柜里拿出一个龙头,手腕轻轻一动,龙眼立刻突出, 龙嘴张开,使我想起木偶剧里看到的蛟龙腾空喷火的景象。虽然他很忙,也很累,可整天与这些木偶戏曲人物呆在一起,心里仍是乐滋滋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泉州木偶戏与木偶大师黄奕缺简介泉州木偶戏分提线木偶和掌中木偶两种,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民间俗称"嘉礼",乃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泉州提线木偶戏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戏种,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数百出传统剧目。在木偶制作中居最重要地位的是木偶头的雕  相似文献   

7.
《福建史志》2023,(1):94-96
<正>木偶头雕刻的北派传承在漳州的各种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中,衍自傀儡戏的木偶戏表演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漳州木偶头雕刻也由此不断传承和发展。随着木偶头雕刻艺人的艺术创作与创新发展。木偶头雕刻逐渐脱离了木偶道具的标签,具备独立展示的条件和社会需求,慢慢形成了一门工艺独特、意蕴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  相似文献   

8.
<正>挑灯夜战为汇演对于泉州、晋汀和漳州木偶剧团的第一印象,记者都是从观看三个剧团紧张的汇演节目排练产生的。剧场中锣鼓声一齐奏响,三米高台上的十来个演员排成一列,俯身操纵着各自的提线木偶,自如地在高台上逆时针走动。在他们身下灯光照亮的舞台上.小木偶们从两侧幕布后鱼贯而出,手舞足蹈。台上正在排练的是重新编排的传统剧目《卢俊义》,泉州市木偶剧团打算以此剧目参加马上来临的福建省文艺汇演。在同一时间,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和漳州市木偶剧团也在排练着各自的剧目,晋江已经排练完毕,开始练最后的谢幕,而漳州则在最后打磨一些技术和音乐细节。  相似文献   

9.
赖展 《文史月刊》2013,(10):68-71
木偶行话云:"傀儡木偶,南有泉州,北有温州。" 所谓温州木偶,其实即平阳木偶。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的木偶戏(傀儡戏、木头戏),有"中国戏剧鼻祖"之称,是流行在浙南地区的民间艺术之一,在温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2月6日,"匠心传承—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300余件(组)徐竹初、徐强创作的木偶艺术作品,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头雕刻"的艺术神韵与文化内涵。漳州木偶雕刻及制作是以师徒相继的形式流传,尤其以家族传承为主,其中徐氏木偶作品以福建"北派"布袋木偶为主,兼及提线木偶、铁枝木偶,表情丰富细腻,衣饰精致  相似文献   

11.
高原 《神州民俗》2007,(9):44-45
中国的木偶戏艺术源远流长,影响遍及中华大地,温州平阳是木偶戏发展的一片沃土,至今平阳的木偶戏艺人及其木偶艺术仍活跃于表演舞台。平阳木偶戏在信仰、传承方式、器物以及题材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传承保护平阳木偶艺术,使之活化发展成为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千百年来,木偶戏总少不了神灵气息的包围。小则以木、大则以石来雕刻形象,应该是原始社会就产生的人类活动。在远古时代,人类用木偶、石像来让自己想象出来的神灵具象化,因此木偶最初是宗教仪式中使用的道具,大休应该没错。至今宫斗剧中还时不时让木偶、布偶亮个相,浑身插满小针,用来诅咒对手早下地狱。及至后来,木偶在保留神秘色彩的同时,又成为欢娱大众的玩偶,小木偶载歌载舞,登堂^室,传遍天下。木偶戏成为种从宫廷到民间都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正>泉州提线木偶的来龙去脉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偶和皮影门类里,提线木偶戏应该是最古老的一类。追溯到源头,最早的提线木偶不是作为表演艺术,而是作为宗教形式存在的,带有很浓的神秘色彩。木偶既像人又不是人,既像神又不是神,既像鬼又不是鬼,既像动物又不是动物。它是介于人和神灵、灵异动物之间的一种桥梁。在汉代以前,木偶叫做"丧家乐",是宗教仪式性的道具。  相似文献   

14.
我把他比做一只蜜蜂,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蜂——这就是原省政协常委、省劳动模范、著名养蜂专家刘继宗,人们都尊称他刘技师。算起来,他离开我们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但时间愈长,他那质朴勤劳的身影,在我眼前却越觉清晰,更加明朗。我们的初次相识,是在1975年。这一年,人们大都已经看清了“四人帮”的丑恶嘴脸,对‘文化大革命”已普遍表示厌倦,我蹲的“准牛棚”已经撤除,便成了无人监管的“逍遥派”。因为家母欠安,我向单位的掌权者请了个假,匆匆回到家乡正安县。每次回家,家乡的业余文学爱好者都要邀我座谈,要我讲授些文学创作的…  相似文献   

15.
徐竹初、徐强父子,正是漳州木偶雕刻工艺的两代传承人,一件件面部刻画精细、表情丰富、堪称艺术瑰宝的木偶作品就出自他们之手。  相似文献   

16.
教授站在讲台上,他拿起一盒鹅卵石倒出来放到桌面上,然后他拿起一只瓦罐打开,瓦罐里面有一些高尔夫球,他把鹅卵石也放进瓦罐里,把瓦罐装满后让学生们看,瓦罐已经装满了。  相似文献   

17.
康君 《民俗研究》2009,(3):178-183
本文以浙西古镇廿八都民俗文化为背景,试图以浙西廿八都木偶为例,通过对廿八都木偶艺术的起源背景、传承发展、艺术特色以及传承现状的研究,以对这一古老文化的艺术形态与在当代社会中的变化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18.
孙颢 《神州》2013,(7):228-228
中国木偶戏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早期备受老百姓喜爱的一种剧种,尤其是小朋友。木偶戏通过"以物象人"的独特表现手法,使木偶模仿人类的活动,期间需要将操控着遮挡起来,从而形成木偶戏舞台的特殊结构。文章从如何木偶戏舞台艺术发展入手,重点论述了木偶戏舞台艺术的创新与探索,希望可以为木偶艺术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只鼎,一只铸于商代、如今披着一身铜绿的鼎,正端坐在博物馆幽暗的展厅中。这只鼎便是我。透过玻璃我看见前来参观的人们正围在一只雕刻精美的玉瓶周围惊叹着。唉,没有人会注意我这只满身绿斑的铜鼎了。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对满头银发的老夫妇看见了我,慢慢地向我走来。他们在橱窗前注视了好久。我注意到老先生的眼睛有些湿。他手扶着橱窗,喃喃地说:“这只鼎已经有几千年了,”他回过头,对身边的老伴  相似文献   

20.
海南公仔戏     
廖云新 《文史月刊》2009,(11):73-73
海南的群众对用木头、石头、泥土雕塑的人物偶像,习惯称为“公仔”,故称木偶戏为“公仔戏”。木偶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剧种,目前经常演出的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等品种。而海南岛临高县的公仔戏,人偶同演,风格独特,是我国稀有的木偶戏种,堪称木偶戏艺术的一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