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的风潮,为了在大是大非面前及时表明中共的立场和态度,毛泽东主持起草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提出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命题;正确评价了斯大林的是非功过,实事求是地对待共产党人所犯错误和工作中的失误;提出建立一定的制度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防止个人突出和个人崇拜现象发生;根据苏联  相似文献   

2.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登了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该文把历史学家吴晗于1960年写成的《海瑞罢官》与1961年的所谓“单干风”、“翻案风”联系在一起,说《海瑞罢官》“美化地主阶级”,“宣传阶级调和论”;代表地富反坏右“同无产阶级专政对抗,为他们鸣不平,为他们‘翻案’,使他们再上台执政”;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一株大毒草。  相似文献   

3.
1956年前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对于党的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和后来八大路线的中断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认真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我们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1956年前后的国际共运对中共八大的影响1956年前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中共八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是:第一,苏共二十大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解放,中共开始“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其基本思想成为指导八大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时期所搞的大清洗成为苏联历史永远的痛,也是苏共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炎黄春秋》2014年第3期刊登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大镇压事件复查委员会的简要报告》,是1988年12月25日苏共政治镇压受害者平反委员会提交的,  相似文献   

5.
1956年苏共二十大在英国共产党内产生强烈反响,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要求英国共产党领导层以苏为鉴,在党内讨论苏共二十大揭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党内民主改革。但是,英国共产党领导层极力压制党内的讨论,不愿进行改革。英共领导的立场最终迫使史学家小组中部分成员退党。这一事件之后,这些历史学家摆脱了教条式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做法的束缚,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与实证主义的历史研究相结合,形成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或称新社会史学派)。  相似文献   

6.
史其 《百年潮》2005,(6):76-78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是上世纪中共在国际斗争中的名篇.当时发表时,作者署名为"人民日报编辑部",并注明"这篇文章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写成的".  相似文献   

7.
长期担任毛泽东政治秘书的胡乔木,执笔撰写过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建国初期的《共同纲领》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及《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等重要文件、文章;又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要职,是我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之一。于1992年9月去世,享年80岁。作家叶永烈根据胡乔木同志亲属及有关人士提供的丰富素林,查证了大量文献资料,写出本文后又经其审阅认可。本刊征得有关方面同意,选发部分精采篇章,让读者了解这位人们久知其名却少知其事的…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时,《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  相似文献   

9.
发表在一九八○年第二期《中国社会科学》上冯建辉同志的文章《我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考察》(以下简称《冯文》)和五月六日《光明日报》史学栏上金再及、刘志强同志的文章《关于南昌起义和实行土地革命》(以下简称《金文》),对南昌起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这对于扫除林彪、“四人邦”涂抹在南昌起义史页上的污秽,恢复南昌起义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0.
沈志华 《百年潮》2004,(11):4-10
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苏共二十大的最初反应并非论战时所说的那样,从一开始就持反对和否定态度,而是有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1958年3月10日,《人民日报》采用异乎寻常的方式将"李世农反党集团"一案公之于世。一版头条刊登社论《对敌人必须专政到底——论安徽省委揭露李世农反党集团的巨大胜利》,刊登通讯《肃清无产阶级专政取消论——从李世农反党集团手中夺回了专政职能的刀把子》;二版用整版刊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在安  相似文献   

12.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20,(6)
正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第一次对党  相似文献   

13.
再评陈独秀的《论国民政府之北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评陈独秀的《论国民政府之北伐》郭盈宏1926年7月7日,正当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兵北伐的时候,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上发表了《论国民政府之北伐》一文①(以下简称《北伐》。该文认为,这次北伐仅仅是“讨伐北洋军阀的一种军事行动,而不能代表...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文献》、《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及本刊发表的文章不含在内)史学理论唯物史观对中国历史研究的价值意义(张艳国)中国史研究2018.2历史合力论再检视(李红岩)史学理论研究2018.2祛除形而上学历史观的三重教条——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罗银胜 《纵横》2008,(10):36-39
一1982年9月,孙冶方抱病参加了中共十二大,并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他在病床上写的最后一篇文章《二十年翻两番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保证,兼论"基数大,速度低"不是规律》,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83年2月22日,孙冶方溘然长逝。  相似文献   

16.
梁星彭先生在《考古》1998年4期发表了《从郑家坡遗址谈地层学在考古分期断代研究中对于类型学的主导作用》一文,对拙作《再论郑家坡遗址的分期与年代》)1(以下简称《再论》)、《郑家坡文化与刘家文化的分期及其性质》2(以下简称《郑家坡与刘家》)以及牵涉到的《陕西武功郑家坡先周遗址发掘简报》3,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并指出了拙作不够严谨乃至错误之处。对此,我深表欢迎和感谢。不过,梁文涉及到一些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地层学与类型学的关系诸问题,却不敢苟同,趁此机会愿与梁先生讨论,并求教于其他考古同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  相似文献   

17.
陈新 《世界历史》2001,1(1):78-89
法兰西学士院院士费尔南·布罗代尔 (Fernand Braudel,190 2— 1985 )是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领袖。其主要论著有 :《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以下简称《地中海》) 1、《15— 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以下简称《物质文明》)、《法兰西的特性》、《历史与社会科学 :长时段》(以下简称《长时段》) ,他还与拉布鲁斯 (Ernest L abrousse)共同主编了《法国经济与社会史》。布罗代尔提出的地理历史结构主义与历史时间的多元化思想 ,对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高度的启发性。然而 ,他的思想中包含的保守主义成分招致了人…  相似文献   

18.
从1957年到60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进行了大论战。在这场斗争中,邓小平展示了他卓越的外交才华。“和平过渡”之争1957年11月,邓小平随同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邓小平的主要任务是代表中共中央主持起草《莫斯科宣言》。邓小平一行到达莫斯科后,苏共中央将他们起草的《莫斯科宣言》交给了中共代表团。邓小平一看,感到失望,因为自苏共二十大以来,中苏两党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其中,主要分歧是关于和平过渡问题。苏共强调,由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完全有可能通过合法的议…  相似文献   

19.
《史学理论研究》2000,(3):148-148
《史学万象丛书》从今年起将陆续分辑出版。每辑的内容主要有 :关于中外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信息 ,有价值的和新解密的档案史料 ,译文 ,资料 ,中外史家访谈 ,专题综述 ,历史事件真相和内幕 ,历史人物、历史思潮、历史流派评析 ,历史知识 ,新书评介 ,史学研究前沿课题论述 ,书讯、简讯等等。第一辑即将于今年上半年出版 ,内容包括有 :朱可夫回忆录中的被删章节、苏共二十大台前幕后、克林顿弹劾案始末、耶苏其人其事、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遇刺之谜、纽约的发现、纳粹大屠杀、非洲华人华侨史研究、后现代历史理论评析、新书介绍等等。《史…  相似文献   

20.
计正山同志的《项羽究竟死于何地》(载《光明日报》1985年2月13日《史学》版。下简称《何地》),断论“项羽自杀于乌江”是“历史上的讹误”,“民间传闻”;“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