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杭州的一些文人出于各种原因参与治生或经商,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这些文人治生的途径和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授徒、谋职于书院、卖文、出售书画、刻书、医卜、游幕、业农、经商等方面。他们多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采用一种或两种乃至多种治生手段,以达到自己的治生目的。促使他们从事治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因家贫、厌倦或失意于科举仕途、去职后生活所迫等。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苏州的一些文人出于各种原因参与教育市场,并多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从事治生活动,主要集中在授徒、就职于书院、卖文、刻书和撰稿等几个领域,其中一部分官员在去职后,也加入了治生队伍的行列.一部分文人获利不菲,亦有许多文人仅能维持生计.文人治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与当时的环境、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唐寅虽一直享有才子之名,但他因出身于"屠酤"之家,又受到科举弊案的牵连,失去了仕进之路,不得不从事治生。先是到宁王朱宸濠府上做门客,不过时间较短,其后长期以出售书画为生。唐寅由于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对下层文士生活状况的了解,十分重视文人治生,认为文人读书不如先治生。他认为出售书画是一种可行的治生之道,应依靠自己的才能进行治生,反对赚昧心钱。  相似文献   

4.
名门不是豪门,名门注重的是文化修养。从外公陶希圣身上,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这种文化修养的绵厚深远。不论涉足政坛多深,外公首先是个成功的学者,一个传统的文人  相似文献   

5.
晚明清初江浙一带一些持才善绘的女性进入了当时文人、书画史家和鉴藏家的视野,在同时期的诗文、笔记或书画著录中留下了有关其事略的直接记述,如作品的递藏、题跋或品评等情况。针对这一美术史现象,本文拟从女画家作品进入当时鉴藏领域的方式和收藏家对女画家艺术的品评两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人是否都有这些不同于常人的怪呢?正是这些怪,不知害了多少有才的文人。愿我们的社会,对文人的这些怪多一些宽容吧。上世纪三十年代正值国难当头,抗日的烽火将许多向往光明的知识分子指向了红都延安,王实味、萧军、塞克和冼星海,四位个性张扬而又才华横溢的人被时代的大力聚到了一起。他们或行事乖张,或恃才傲物,在严酷  相似文献   

7.
在梳理并肯定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许多第一手资料,对邵齐焘等九位清代文人的生年或卒年作了进一步考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8.
晚唐五代的文学家牛希济力主作文以“治化”为要务,其古文创作契合了此种理论主张,被视为一代之鸿文。牛希济亦以词名世,其词纵悱恻温厚,却与他的文学主张不尽相合。结合其时的社会情状及文人普遍的心态,或可对此加以阐释,同时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五代文人。  相似文献   

9.
小荷 《神州》2012,(13):92-95
文人雅集,古代文人的一种文本生活。以文会友、扬才露己、诗酒唱酬、尽觞赋诗,"或十日一会,或月一寻盟",择日而不失时机地雅聚幽会,或磔砺节操或表露情怀抑或怡情寓乐。一年三季,文人们不消说少不了游山玩水的不亦乐乎,然而,漫漫严冬,交游渐少,名流雅士的闲情雅兴该如何寄放呢?据史载,文人们从冬至这天开始举行诗酒会,并非为冬祭,只是每逢九日都有规模不一的雅聚,且人数必取"明九"与"暗九"(如十八、二十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人结为群体,形成流派,自古有之,如汉代之建安七子,晋代之竹林七贤,唐代之大历十才子,宋代之苏门四学士,明代之吴门画派。有些文人在世时未必有交往,但由于风格相近,或门类相同,或地域相邻,或时代相接,后世也将他们视为一群,予以各种合称,如屈贾、班马、三谢、八大家、前后七子等。清代之文人群体及各种学术、艺术流派远盛于前代,今所知者不下数百种,如思想家有四大儒,经学有扬州派,散文有桐城派,诗坛有江右三大家,词坛有常州派,绘画有娄东派,书法有破帖派,篆刻有西泠八家,等等。这些群体或流派,或以地域名之,或以艺术特色名之,或以代表人物名之  相似文献   

11.
路鑫 《文史天地》2006,(7):27-30
袁克文虽系袁世凯夫妇梦豹而生,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文人。本文叙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风流一生。  相似文献   

12.
刘晓东 《史学月刊》2007,(8):96-102
士作为知识与智能的承载者,其治生类型大致可概括为本业治生与异业治生两种。明代士人的异业治生,主要包括耕读传家、医卜杂艺、工贾自食三种方式。由于本业治生途径的狭窄、收益低下与不稳定,中国传统社会的士人形成了"重异轻本"的治生理念。这一理念随着明代社会的变迁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渐趋深化,并呈现出由重"耕"向重"贾"的演变趋势。这种演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士人的生存能力,促动了其社会人格的相对独立。但与此同时,也加深了士人对异业治生的依赖程度,导致其经济人格的渐趋软弱与社会人格独立的相对有限,并成为影响近世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到统治中国的一代帝皇,呼风唤雨的一朝权贵,小到洁身自傲的文人骚客,庸庸碌碌的黎民百姓,即使谈不上死后永留青史,却要都做到事死如生、慎终追远而厚葬之。  相似文献   

14.
正"以文为业砚为田"的中国传统社会,书屋是供文人藏书、读书用的房子或书斋,是文人怡情翰墨、醉意诗书的精神乐园。他们致力营造书屋的文化氛围,或读书著文、授徒课子,或弈棋抚琴、吟诗唱和、陶然心醉。在回味旧时书屋遗韵时,寄希望我们多保留一些这样的书屋,因为它们是武汉文化底蕴的无言见证者。讲究的书屋题名文人的书屋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展示了书屋主人不同的文化心态和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5.
胡旭 《中华文史论丛》2011,(3):369-388,396
"飲中八仙"是天寶初期形成的文人羣體,嗜酒、狂放、風神、才藝等共同特徵,是該羣體得以形成的關鍵因素。其存在時間從天寶元年秋末到天寶三年春初,只有一年又三個月。"飲中八仙"中,除了李適之確實與李林甫有政治上的交鋒外,目前尚無證據表明賀知章、李璡、李白、崔宗之等人參與了李適之與李林甫的鬥爭。但是,"飲中八仙"的交往,使他們陷入了微妙的政治猜忌,最終被迫解體。"飲中八仙"的解體,對天寶文學的發展走向産生了深刻影響,具體表現爲三個方面:一,開元以來統治集團的尚文傳統在天寶時期逐漸失落。二,文人聚集方式發生了變化,天寶時期普通文人與執政的宰輔大臣之間相當疏離,他們更多散落在各地,形成大小不一、數量衆多的文學羣落。三,天寶文學的内容和題材與此前相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相似文献   

16.
<正>生长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本无所谓孰优孰劣,只不过经过文人的一番描绘后,便成为了各种情感的寄托,如兰草象征了优雅的气质、芦荻传达了浓浓的哀愁……而农田及园艺场所漫生的杂草,常常因为喧宾夺主而令人烦恼。这不禁让人提出一个疑惑:杂草真的一无是处吗?  相似文献   

17.
正明代中期,商品经济长足发展,江南地区的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不仅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也因人文荟萃而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明初"政治高压"逐渐减弱,文人意识逐渐苏醒,书法创作不再是"台阁"的专利,文人书风开始重新崛起。为了纠正明代早期书法之弊病,当时的一些文人书家纷纷转向取法唐宋之人,重点瞄准"尚意"的"宋四家",希望从中获益并以为变法之根源。  相似文献   

18.
汪扬 《北京文史》2004,(2):41-41
明清时期,北京作为封建皇朝的首都,是王侯公卿达官贵人的聚居之地,到处是豪门大宅。但是与豪门大宅形成强烈反差的却也有不少低矮窄小的房屋,特别是在北京城的边缘地带,如几座城门外的沿河地方,还有着一种被称为“鸡毛房”的破破烂烂的小屋。  相似文献   

19.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许多新派文人纷纷脱离旧婚姻,或见诸报端,或与前妻协议。尽管招来父母以及社会上的非议,但他们还是勇敢地向前迈出了一步,推动了婚姻观念的变革,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20.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许多新派文人纷纷脱离旧婚姻,或见诸报端,或与前妻协议。尽管招来父母以及社会上的非议,但他们还是勇敢地向前迈出了一步,推动了婚姻观念的变革,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